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一物理第二章检测题《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班级姓名学号说明:1.把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案填写到题后指定的空格内。2.本卷所有题目重力加速度均取g=10m/s2。3.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王广波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一个或几个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物体的速度为0,则其加速度一定为02.自动扶梯在时间t1内把相对于扶梯静止的人送上楼。若持梯静止不动。人沿扶梯上楼所用时间为t2。则人沿运动着的扶梯走上楼所需时间为()A.tttt1212B.21212ttttC.tt12D.()tt12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km/hB.40km/hC.45km/hD.50km/h4.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B.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大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同向,物体速度将越来越大5.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在0~t1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C.在0~t2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D.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6.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距离为S时,速度达到V。当它通过距离为nS时,速度为()A.nVB.n2VC.nVD.nV7.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一秒内与在第二秒内位移之比为S1:S2,在走完第1m时与走完第2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S1:S2=1:3,v1:v2=1:2B.S1:S2=1:3,v1:v2=1:2C.S1:S2=1:4,v1:v2=1:2D.S1:S2=1:4,v1:v2=1:2图4vt甲t1t2o乙8.把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三等分。按先后顺序通过这三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A.1:4:9B.1:3:5C.1:35:D.1:(2-1):(32)9.物体以大小为0.5m/s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何1s内的运动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5m/sB.初速度可能比末速度大0.5m/sC.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是0.5m/sD.平均速度是0.5m/s10.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后立即以大小为a的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整个加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过程中,下列物理量相同的是()A.位移B.加速度C.经历时间D.平均速度11.小球甲在高空处某点无初速释放,经过时间Δt后在同一点无初速释放小球乙。若不计空气阻力,且甲、乙两小球在落地前()A.乙球的速度始终小于甲球的速度B.乙球相对于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乙球相对于甲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乙球相对于甲球的位移为gΔt212.如图5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亦为v。若a1≠a2≠a3,则()A.甲、乙可能同时由A达到CB.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达到CC.甲一定先由A达到C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达到C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6分。)13.以一定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最后静止。已知在前半段位移中平均速度是u,则后半段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14.汽车制动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开始制动到静止通过的距离是S。当它的速度减为初速度的一半时,行驶的距离是________。15.一物体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的最后200m路程所用时间是4s。则物体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是______m,物体下落到地面所用时间是______s。16.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6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判断:0~1s内的加速度为m/s2(填写大小和方向,方向用正、负号表示);0~3s内的位移为m(填写大小和方向,方向用正、负号表示);0~4s内的路程为m。ABC图5t/sv/m·s-1o123-224图617.辆两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且速度也相同。若前面汽车突然刹车,设其以某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它停下来的瞬间,后面汽车立即刹车,以与前面汽车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前面汽车刹车后到停止所前进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汽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碰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18.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如图7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纸带上的各个点均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图中未画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从某点O(O点图中未画出)到A、B、C、D、E各点的距离依次是(单位为cm):3.00、3.30、3.80、4.50、5.40。则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加速度方向是从C点指向点。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三、画图题:(4分)19.图8为一个物体的位移图像,根据它在图9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图像。四、计算题(12分)解题要求:(1)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2)代入数据;(3)凡有数字运算的题目,运算过程和结果都要写明单位。20.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4s内的位移是8m,加速到最后4s内通过的位移是52m,以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的位移是多少?选做题:(另加10分)21.A、B两车由相距10m的两地同时同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车在前,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2m/s2;B车在后,以6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1m/s2。求:ABCDE图702468t/sS/m261014图80图9(1)A、B两车能否相遇?(2)若能相遇,求出相遇时间并说明具体情况;(3)若不能相遇,求出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23456789101112CABCDBDBDBCACDABBD二、填空题答案13.u(21/2-1);14.3S/4;15.245,7;16.2,1,4;17.2S;18.0.2,B,6×10-2。三、画图题:四、计算题20.112.5m。21.(1)能相遇;(2)2s:B追上A;10s:A追上B。(3)若不能相遇,则两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8m。02468t/sS/m261014图80图92468123v/m·s-1t/s
本文标题:高一物理第二章检测题《直线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7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