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讲义
1运算定律第2节乘法运算定律【知识梳理】1.运算定律的发现及验证在实际的计算中,当我们对一个算式进行变形的时候,如交换算式中某两个数字的位置或者给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这时不影响算式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一个通用的运算规律,从而使计算更加简便。我们称这样的规律为运算定律。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在数学中通常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通常用小写字母a,b,c等代表代表算式中的数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能够达到更直观的效果。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如果用a、b分别代表一个因数,那么乘法交换律就可以表示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如果后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一些,就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当我们遇到求两个积的和,而这两个积中正好有相同的因数时,我们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用相同的因数乘其他两个数的和。2【诊断自测】一、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1.填空(1)4×25=25×4,也就是说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积(),这叫(),可以用字母表示为()(2)(25×5)×2=()、25×(5×2)=(),所以(25×5)×2=25×(5×2),像这样三个数连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用字母表示为()。(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不变,这叫乘法(),用字母表示为()。(4)三个数相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用字母表示为()。2.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里填入适当的数。(1)15×16=16×(2)25×7×4=××7(3)(60×25)×=60×(×8)(4)125×(8×)=(125×)×14(5)3×4×8×5=(3×4)×(×)3.应用题学校有教学楼4层,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桌椅?二、乘法分配率1.用竖式计算105×2428×35108×1532.观察算式并填空(4+2)×254×25+2×25=6×25=100+50=150=50计算后发现:(4+2)×25和4×25+2×25的结果是(),也就是说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结果相(),这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可以表示为()。3.判断正误,正确画“√”,错误画“×”56×(19+28)=56×19+28()32×(7×3)=32×7+32×3()64×64+36×64=(64+36)×64()4.用乘法分配律计算16×27+73×1647×15+33×15【考点突破】类型一:加法交换律例1.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参加植树的一共25个小组,每个小组中4人负责挖坑种树,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答案:25×4=100(人)或4×25=100(人)解析:根据已知条件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里有4人挖坑种树,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也就是求25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可发现25×4=4×25,交换因数的位置乘积不变,这是乘法交换律。4例2.计算4×123×25答案:4×123×25=4×25×123=100×123=12300解析:如果我们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去计算这道题,是比较麻烦的,不妨认真观察一下这道题中的数字的特点,会发现4和25相乘是100,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计算变得简便许多,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123和25的位置,先计算4×25再乘123.类型二:乘法结合律例3.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参加植树的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答案:解法一:25×5×2=125×2=250(桶)答:一共要浇250桶水。解法二:25×(5×2)=25×10=250(桶)答:一共要浇250桶水。解析:如果是先求一共植多少棵树在求一共浇多少桶水,则选用方法一,25×5=125(棵),125×2=250(桶);如果是先求每组要浇多少桶水,再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则选用方法二,5×2=10(桶),25×10=250(桶)。相比之下,方法二比方法一计算要简便一些。例4.计算4×6×25×7=4×25×6×7=(4×25)×(6×7)5=100×42=4200类型三:乘法分配律例5.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一共25个小组,每组里4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个人负责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答案:解法一:(4+2)×25=6×25=150(人)答:一共150人参加了此次植树活动。解法二:4×25+2×25=100+50=150(人)答:一共有150人参加了此次植树活动。解析:如果先求出每组多少人再求出植树活动的总人数,可选用第一种方法,4+2=6(人),6×25=150(人)。如果先求出挖坑种树的有多少人,再求出抬水浇树的有多少人,最后求出总人数,则选用第二种方法,4×25=100(人),2×25=50(人),100+50=150(人)。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的计算比较简便。例6.计算36×68+68×6425×(4+40)答案:36×68+68×6425×(4+40)=(36+64)×68=25×4+25×40=100×68=100=1000=6800=1100解析:在计算之前首先要观察题目的特点,然后运用运算律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第一题中,68是相同的因数,36和64相加能凑整百,所用乘法分配律将原式写为“(36+64)×68”在第二题中,40×25和4×25都能凑出整百整千,所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原式改写为“25×4+25×40”6类型四:运算律的综合运用及知识延伸例7.计算86×18+12×21答案:86×18+12×21=86×18+6×2×3×7=86×18+(6×3)×(2×7)=86×18+18×14=18×(86+14)=18×100=1800解析:把12分解成2×6,把21分解成3×7,利用结合律得到14×18,这样就出现了相同因数,再利用分配律求解。例8.计算56×5436×76答案:56×54=(5+1)×5×100+6×4=302436×76=(7×3+6)×100+6×6=2736解析:观察算式“56×54”不难发现,在这个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式中,56和54的十位上的数字都是5,个位上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相加得10,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头同尾合十”,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算式的计算技巧是,用十位数字乘以它加一的和,如5×(5+1)=30,让“30”站千位和百位;用个位上的数字相乘,如“6×4=24”,让“24”占十位和个位,这样得数就是“3024”。观察算式“36×76”不难发现,在这个算式中,36和76两个数个位数字相同,十位数字相加得十,这就是“尾同头合十”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用十位数字相乘再加上各位数字,7得数占千位和百位,如“7×3+6=27”,“27”占得数的千位和百位;用个位数的平方占得数的个位和十位,如“6×6=36”,“36”占得数的个位和十位,所以得数为“2736”。例9.老师让同学们做游戏,四个同学每人一个数字卡,四个数字的乘积是100000,你知道赵冬拿的数字卡片是多少吗?李华张兵赵冬杨兰答案:25×4=100答:赵冬拿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字是4.解析:在已知的三个数中,125×8=1000,则剩下的25应该和一个数相乘得100,这样才能够得到1000×100=100000。例10.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67×2+167×3+167×5=167×28×225-2×225-6×225=×22539×8+6×39-39×4=×答案:167×2+167×3+167×5=167×1028×225-2×225-6×225=20×22539×8+6×39-39×4=39×10解析:乘法分配律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之和与一个数相乘,还可以表示多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其字母表示可以拓展为:a×b±a×c±a×d=a×(b±c±d),题中左边的式子可以转化为167×(2+3+5)、(28-2-6)×225、39×(8+6-4)。【易错精选】1.填空125×18×8=()×()×()825125840×15×25×6=()×()×()×()58×14+42×14=(()+())×14133×99+133=(()+())×()28×52-28×2=(()-())×()45×20-45×4=45×(()-())73×201-73=(()-())×()2.用简便方法计算(180+80)×2525×3236×99265×99+265125×25×32101×8772×1253.应用题(1)修一段公路,甲队每天修240米,乙队每天修的比甲队少60米,两队合修25天,共修多少米?(2)一捆电线长800米,第一次用去120米,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3倍,还剩下多少米?(3)师徒二人共同加工一批机器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52个,徒弟每小时加工50个,两人同时开始工作,8小时后共加工多少个零件?(两种方法解答)【精华提炼】知识点一:乘法交换律(1)计算时要观察算式中有没有相乘等于整十整百的数,运用交换律,先计算这些相乘能9等于整十整百的数,会使计算变得更简便(2)“头同尾合十”与“尾同头合十”例如:56×54,为头同尾合十的情况,计算时可以写为:56×54=(5+1)×100+(6×4)=302465×45,为尾同头合十的情况,计算时可写为:65×45=(6×4+5)×100+5×5=2925知识点二:乘法结合律(1)乘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为:(a×b)×c=a×(b×c)(2)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不限于两个或三个因数相乘,只要是连乘的形式,三个以上的因数也可以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知识点三:常用的特殊值(1)像125×8=1000和25×4=100,50×2=100,25×8=200这样的运算在简便运算中经常用到,需要熟记。知识点四:乘法分配律(1)巧解简便运算的关键在于活用运算律,需要注意的是乘法分配律中只强调了两数之和乘以一个数的情况,其实两数之差乘以一个数的时候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如(40-4)×25=40×25-4×25=1000-100=900,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2)因为乘法具有交换律,所以两数之和乘以一个数和一个数乘以两数之和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有:(a+b)×c=c×(a+b)=a×c+b×c,两数之差的情况也类似。【本节训练】1.判断正误正确画“√”,错误画“×”1)35×16=35×2×8()2)102×49=100×49+2()103)17×91+9=17×100()4)102×23=(100+2)×23=100×23+2×23()5)25×34+25×66=(34+66)×(25+25)()2.用简便方法计算16×125×8×625×10465×99+6535×36+36×6598×56(250+25)×403.应用题(1)学校订了两箱学具,每箱有25包,每包里有4套,共计1200元;你能算出每套学具多少元吗?(2)学校的花圃长30米,宽25米,如果在花圃的四周围上篱笆,需要多少米的篱笆?如果每平方米大约种20棵郁金香,这个花圃可以种多少棵郁金香?4.请根据下表计算出2006年全年有多少天?2015年各月天数统计表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天数312831303130313130313031【基础巩固】1.填空(1)乘法交换律:交换()的位置,()不变,用字母表示为()。(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或者先乘(),()不变。用字母表11示为()。(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与一个数(),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再(),用字母表示为()。2.根据题意列综合算式1)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一共有8个方阵,每个方阵有15行,每行有25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①先算一共有多少行,再算一
本文标题:小学四年级-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5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