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1年万里长城导游词篇好词好句
万里长城导游词30篇_好词好句万里长城导游词30篇万里长城导游词(一):各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当你们导游,我叫郑雨欣,大家能够叫我郑导,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能够来问我。我们这次去的景点就是长城了。大家看,我们今日去的世界着名遗产之一长城像不像一条龙?他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我们此刻站在山脚下,你们看上去,可能仅有几千多里,实际上,他有一万三千多里。我们此刻登上去看一看吧!大家来看,多么气魄雄伟的长城展此刻了我们的眼前,瞧!我们脚下踏着的就是方砖,此刻让我们来扶着墙上的条石,走一段路,大家感觉到了什么?对,以前的劳动人民多么辛苦,她们把自我的智慧和血汗都献给了长城,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此刻的长城,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里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大家明白关于八达岭的故事和长城的传说吗?八达岭的那个故事的题目叫《烽火戏诸侯》:周朝有个国君叫周幽王,他有个美女叫褒姒,她的脾气很怪,总是不笑,幽王就想办法。于是,他点燃了求救信号(烽火),结果,引得诸侯白来一趟,可褒姒却哈哈大笑,幽王也很开心。可是,真有敌人来进攻的时候,幽王点燃了烽火,却不见人来,幽王就被敌人杀死了。长城的传说也很好听,名叫《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胃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此刻,故事和传说都听玩了,我们能够自由玩耍,记住1小时以后,我们在那里集合,注意,不要乱扔垃圾。万里长城导游词(二):大家好!欢迎大家到八达岭景区观光旅游。今日有幸陪同大家一齐参观,我很高兴,期望各位能在八达岭度过一段完美的时光。长城是我们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防御性建筑,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横贯我国北部。婉蜒一万两千多里,故以万里长城闻名于世。并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专家学者们称为世界上最长的防御性城墙。中国最早修建长城是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期,最早修筑长城的国家是楚国。楚国长城在历史文献记载上称作方城,长度近千里。齐国也是诸侯国中修筑长城较早的国家,齐长城西起山东平阴,东入大海。是春秋时期长城中遗址保存最多的。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先修缮了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部分旧长城。并开始以修万里城,筑万里人的代价修建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达7000多千米的长城。从此万里长城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经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西汉初期,为了抵御侵略和保护新开发的丝绸之路。修筑了西起.罗布泊,东到辽东,长达一万多千米的长城。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条长城。明朝建立后,应对蒙古和女真的威胁。从朱元璋开始就派大将徐达北上修筑长城。直到明朝灭亡,先后大修十八次,历时260余年。直到弘治12年,才完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市自治区。全长12700多里的长城。并把长城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域,称为九边九镇。并且还在许多重要关隘地区,异常是北京城的北面,修筑了多重城墙。这些就是我们此刻所看到的八达岭长城了。秦、汉、明三朝在历史上修筑长城的规模,相比其他朝代来讲是最大的。所以说在历史上的三次修筑.就是秦朝、汉朝、明朝。此刻,我就来介绍一下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延庆县,是北京地区长城中保存最完好,工程质量最佳,结构最严谨的一段。这段长城以瓮城为中心,南至七楼,北到十二楼,全长4770米。它是北京地区通向塞外的唯一通道,是居庸关的前沿阵地。由此地东可到永宁、四海,西可到宣化、大同,南可抵京城,北可通延庆,四通八达,所以叫做八达岭。八达岭关城建于1505年,城高7.5米,厚4米。东西两门各有一块牌匾,东为居庸外镇,西为北门锁钥。关城入口处有一尊长2.85米,口径10.5厘米的大炮名叫神威大将军。此刻请大家看八达岭这段长城的城墙。这段城墙上窄下宽,上窄约5.8米,下宽约6.5米。分别由四种基本构造构成。一、城墙,二、城台,三、关隘,四、烽火台。墙内有券门,中间有石梯相连。顶部可容5匹马并行。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狼烟台。它独立于城墙之外,几乎每隔一里就有一座,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报警系统。每当有敌兵进犯的时候,烽火台就燃烽火,传递军情。白天燃烟称烽。夜晚举火称燧。又因为经常用狼粪做燃料,烟飘的高又不易消散,所以也叫做狼烟。并且,在明朝规定。来犯敌兵百余人点一烟放一炮,五百人左右两烟两炮,千余人以上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烟四炮,如果事万人以上,五烟五炮。从八达岭一向向南,就是著名的雄关居庸关了。居庸关是万里长城最有名的关隘之一,为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以秦始皇修长城徙居庸徒于此而得名。也就是说把囚犯、和受过宫刑的人,抓到那里来让他们修长城。并且居住了下来。居庸关在汉朝时叫居庸塞,隋朝叫军都关。到了明朝重新修筑后,成了明长城中最坚固的一段。那里既有军事指挥部、又有行政管理机构。古时的居庸关同样林木葱郁,景致非凡,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指的就是那里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像杨六郎的栓马桩、穆桂英的点将台、游龙戏凤的白凤冢等七十二处名胜。不但如此,并且居庸关中还有一座始建于1345年的汉白玉高台,人称云台。因台上曾建有3座藏式佛塔,台下为券门,故原称过街塔。明初佛塔被毁,后又建泰安寺。清朝前期,寺又被毁,现仅有柱础和望柱。内壁还留有用梵文、藏文、八思巴文等6种文字篆刻的经文,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实物。说了这么多了,下头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来放松一下。故事的名字呢就叫做孟姜女哭长城,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名字,只是具体故事可能不大了解。这说的就是秦始皇修筑长城的事。当时为了加快工程速度,又开始在全国各地抽调民夫。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在新婚不久,也被抽调去充当修长城的民夫了。转眼三年过去了,范杞梁杳无音信,急得孟姜女吃不好睡不香。突然,有一天夜里。孟姜女做梦,梦到他的丈夫饥寒交迫,衣不遮体,还不停的喊我冷啊,我饿呀!孟姜女惊醒后决定去找丈夫,并给他带上了干粮和御寒的衣服。一路沿着长城寻找他的丈夫。她四处打听,走到山海关才明白,为修长城死了很多人,丈夫范杞梁也被累死了,并埋在长城下,尸骨都找不到。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孟姜女顿时就悲痛地痛哭起来,哭得惊天动地,长城一段段的倒塌,足有八百里长。这下可急坏了工程总管,急忙去报告正来此巡查工程进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赶忙派人把孟姜女抓来寻问根由。当见到之后,秦始皇却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为正宫娘娘。孟姜女虽然怒火满腔,但还是压住心头仇恨,灵机一动,将计就计地非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之后才能当正宫娘娘。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体;二要为其丈夫举行国葬;三要秦始皇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听罢孟姜女提的三个条件,思索片刻,为了得到貌美如花的孟姜女,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孟姜女戴着孝拜了为筑城而死的范札梁坟墓后,宿愿已偿,应对滚滚的渤海,纵身一跃,投海自尽了。故事讲完了,开始登长城做好汉吧!万里长城导游词(三):长城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长城参观游览。我是此次XXX的导游员小赵,我很荣幸陪同大家一齐参观游览,下头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长城。此刻我们能看到的明长城经过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它们分别是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长城在中国有很多段,如有山海关长城、嘉峪关长城。长城的基本构造包括:墙体、敌台、墙台、烽火台、关等附属建筑。长城的墙体平均高7.8米。横切面成梯字形,下宽上窄。墙基处平均宽6.5米,墙顶处平均宽5.8米。可容10人并进5马并骑。墙体内是黄土夯筑,外面包砌的花岗岩条石城砖。墙体内侧每隔不远处,修建有一个登城用的券门。用石质台阶与墙顶相连,当时戍边的战士就是从那里上下长城的。墙顶两侧砌有高低不一样城墙,内侧较低,高约1米左右,叫宇墙或者称作女儿墙。外侧是齿轮状的垛墙或者叫雉堞,高约2米,上有望孔,下有射孔。墙顶上还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嘴。吐水嘴做成长长的石槽伸出墙外,以防止雨水冲刷墙体。从这个细微之处,就能够看出古代工匠建筑工程品质之细;墙面严丝合缝,杂草难生,说明建筑工艺水平之高。与墙体相连在同一平面上的平台,叫墙台,又叫马面。它的作用是一个小操场。用于士兵们习武、操练。打仗时士兵能够在平台上巡逻,或者在平台上和敌人进行肉搏战,停战期间还能够在平台上搭建临时的帐篷,供士兵休息。与墙体相连,高出墙体的是敌台。那里要说明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长城上一个一个相连的小房子状的城楼是烽火台。其实不是,它们是敌台。敌台四面开有望孔和箭窗,远处望去就像是一个碉堡。[由整理]里面隔成回字形、工字型、日字型不一样的隔断,用券室相连。分别用于士兵居住,粮草存放,武器弹药等战略物资的贮备,以便打仗之用。烽火台是在长城墙体外侧,独立建筑在山顶处或在长城的拐角处的攻防设施。古时用于传递信号,白天点烟叫烽,夜晚点火叫燧。一旦有敌人来袭,烽火台上便点燃烽燧报信。在天气晴好,能见度高的白天。燃起的狼烟在几公里外,清晰可见。这可是在当时没有电话、传真机等现代通信设备的情景下,战略情报传递最快,战略意图表达最清晰的一种通信手段。使用烽燧传递信号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汉代构成制度,到了明朝长城各段用烽燧传递军事情报就已经十分普遍了。明代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如果敌人人数在百人以上燃一烟点一炮;五百人两烟两炮;千人三烟三炮;五千人四烟四炮;万人五烟五炮。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工程之巨大,耗时之长,动用工匠之多,在世界史上都堪称奇迹。长城的营建在世界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创举。八达岭长城的关城建于明朝中期,呈不规则四方形。因地势而建,所以并不是正南正北的。东西各开一座城门,四周围以城墙,构成了一个瓮城的形制。面积有5000平方米,东西城门间距是约64米。东边城门上写居庸外镇;西边城门上写北门锁钥。关城内墩台高大,关城入口处南侧有一门明崇祯年间铸造的大炮神威大将军。居庸关被此刻人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吕氏春秋》中记载天下九塞,居庸其一。距今至少有2500年的历史。可见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居庸要塞就已经存在,归燕国管理。到了明朝,明长城北京段又有内三关,紫荆关、倒马关和居庸关。居庸关又是其中之一。被称为绝险。居庸关长城是后修的。可在那里有一座云台,是元代遗物。云台用汉白玉砌筑,下大上小,台顶面积310平方米。台上原有三座覆钵式藏传佛塔,但之后毁于战火。云台上的雕饰是藏传佛教的图案与文字。藏传佛教图像有券门四角雕的金刚杵,券门面雕刻的6种动物形象组成的法相装饰。券洞顶部正中平面雕刻5个曼荼罗,券洞顶部斜面两侧雕十方佛,十方佛之间雕千佛,券洞四边雕四大天王,共有佛教造像2215尊。这些雕刻全部都是元代艺术精品。雕刻的文字分布在券门两侧墙壁上,资料分别是用梵文、藏文、八思巴蒙文、西夏文、维吾尔文和汉文6种文字镌刻的陀罗尼心经、十字密言和造塔功德记等。这6种文字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重要资料。所以云台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首先,修筑长城就需要很多的人力。人力来源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军队;二是被强迫征调的民夫;三是发配充军的犯人。早在秦朝时,大将军蒙恬就率领了30万大军北上修筑过长城。其次,就是巧妙的设计和统一的工程管理。长城多采用因地形,用险制塞的方式。把长城修在两山之间的下口,或者是河谷汇合转折处,或是平川往来的必经之地。烽火台修筑在高山之上,用于瞭望观察。同时修建长城时,还多借用山脊、崖壁,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建筑所需要的材料。长城的工程管理,采用的
本文标题:2021年万里长城导游词篇好词好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317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