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抗日战争系列PPT模板【顶级版】
抗日战争胜利周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2周年(1945—2017)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抗日战争(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Sino-JapaneseWar)[1],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创造了弱国打败强国的光辉业绩。日本军国主义自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后,直至占据中国半壁江山,使中国大片国土沦丧,千百万同胞血流成河。图为日寇残杀东北义勇军。东北义勇军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初期以旧军队为基础的自发抗日武装力量,人数最多时曾达三十万人上下。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民国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不含“关东州”,即旅大),以及内蒙古东部、河北省承德市。图为立在山海关角山上的“王道乐土大满洲国”之碑。“伪满洲国”初期为“共和”体制,不久后以溥仪为“元首”,初期称号为“执政”,年号“大同”,溥仪后称“皇帝”,年号“康德”。图为在伪满洲国,日军将被杀害的我同胞首级挂在电线杆上示众。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抗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先,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图为中共参加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周恩来(右三)结束谈判回到延安时的留影。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图为守卫卢沟桥的29军士兵抵抗日军入侵。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在8月13日——11月12日期间,日本侵略军共约28万人,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大举进犯上海。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舰艇约40艘,飞机250架,投入战斗。经过浴血奋战,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多人,坚守上海达3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迷梦。这次战役是我国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这是民族英雄谢晋元(右)领导部属举手宣誓:将生命奉献国家与民族。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图为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南站,炸死候车妇孺200余名。这个满身鲜血的幼儿因伤痛、惊恐和失去母亲而号啕大哭1937年9月13日至11月8日,太原会战。会战过程中,中国军民共毙伤日军2万余人。太原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战绩最显著的会战之一。我129师386旅和115师主力于11月4日,奋勇侧击日军左翼部队,毙伤千余敌人。这是广阳战斗中的115师阵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开始了长达数星期的南京大屠杀。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图为日军在南京活埋我同胞。937年10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8年3月,新四军北上东进抗日,在江苏等地开辟抗日根据地、坚持长江南北的抗日游击战争,对日军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图为刘少奇(左)、陈毅(右)与在新四军工作的奥地利医生罗生特(中)在苏北盐城合影。1937年9月,日本侵略军向我国山西北部平型关等地进攻。我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经过一天的激战,取得抗战开始后第一个大胜仗,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品。图为平型关战斗中敌我肉搏。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后,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造抗日根据地”的口号,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敌后战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日军占领区开辟的战场。图:为了更多地杀伤敌人,地道战与地雷战密切结合,把地雷埋在敌人要经过的路口,等敌人走近就拉导火线。抗日根据地的军民采取游击战术为主的灵活主动战法,运用了“地道战”“伏击战”“袭击战”“破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20余种游击战术。图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军民破袭铁路,切断日寇的补给线。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7日,武汉会战。会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中国军队共毙伤敌人近4万人。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是武汉保卫战中,我军向敌人发射迫击炮。中国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历时3个月的大兵团作战——百团大战。图为1940年8月,我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百团大战,彭德怀亲临前线指挥。1942年,为了增援在缅甸被日军围困的英国军队、避免中国西南通道被掐断,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后改编为中国驻印军,中国西南的陆路生命线被切断。美国志愿航空队“飞虎队”组织者陈纳德建议开通从印度到中国的航线,这条航线山峰连绵起伏,有如驼峰,因此被称为“驼峰航线”。图为飞机在飞越被称作“驼峰”的喜马拉雅山区。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密支那同日军作战然而“驼峰航线”运力有限,而且要飞越喜马拉雅山区,运输成本高。在这种情况下,时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的美国将军约瑟夫-史迪威谋划修建了一条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经过缅甸北部到达中国云南的公路,史称“史迪威公路”,重新建立起陆上运输线。这条从印度源源不断向中国运送军需物资的通道成了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生命线。图为史迪威将军(前左)乘吉普车前往缅甸北部巡视在那里作战的中国军队(约摄于1944年)1944年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左)在中国昆明机场向美国十四航空队的飞行员讲解飞行技术,他是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师我国东北,图为向苏联红军集体缴械投降的日本汽车部队。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已走向末日,中国抗日武装力量也向侵华日军发起了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中国陆军总部参谋长萧毅肃(左四)在湖南芷江前方司令部召见从南京飞抵芷江的日军乞降使今井武夫一行8人,并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指示日军做好投降的各项准备工作。左三为盟军代表麦克鲁。1946年5月,汪伪汉奸林柏生在南京高等法院受审时为自己辩护。林柏生是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政权的重要人物,汪精卫妻子陈璧君的干儿子。汪精卫政权,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由汪精卫等投靠日本的中国国民党党员为首所建立的政权,其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名,实际上则是日本在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之一。1948年上海军事法庭初审日本战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张自忠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张自忠牺牲后,日军感其忠勇,盛殓其尸骨,举行军祭,且置灵牌,准备运往武汉,蒋介石闻之大恸,令冯治安率领33集团军,全力抢回张将军遗体。移灵路上,千万军民迎祭。遗体运到重庆,蒋介石亲率大员接灵,举行国葬,追赠为陆军上将,列忠烈祠首位。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曾专门拜会张将军老母,显示出对壮烈殉国张将军的尊重。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张灵甫将军,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戡乱战争时被共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张灵甫(1903—1947),男,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因杀妻案改名张灵甫,字钟麟。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曾任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1947年5月16日,阵亡于孟良崮战役,终年44岁。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为后来日军复仇制造南京大屠杀埋下了伏笔。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但又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上高战役(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驻南昌的34师团大贺茂因友邻第33师团预定要调到华北,要求33师团走前配合自己扫荡周围的中国军主力,却因两个师团严重不配合导致34师团扎进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是为“上高战役”。中国军队统计击毙日军大佐联队长滨田以下日军15000余人,日军自报伤亡千余人。上高会战在政治和军事上,给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因而具有深远的国际意义。国家公祭日:日军占领南京后,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
本文标题:抗日战争系列PPT模板【顶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22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