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2
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命题人:赵小云说明: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A.细胞内液B.血浆C.组织液D.淋巴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B.在370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C.血液中的Na2CO3过多时,就可能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D.细胞依赖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5.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正电荷B.膜内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B.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C.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D.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7.在下列研究激素的实验中,实验处理不会取得预期结果的是A.注射甲状腺激素使正常幼鼠发育加快B.切除哺乳期雌鼠的垂体使其乳汁分泌减少C.通过研磨鼠的胰腺来获取胰岛素D.给幼年雄鼠喂食含雄激素的食物可使其性早熟8.某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无效,尿中仍然含有葡萄糖,可能的原因是①肾小管、集合管病变,对葡萄糖重吸收功能下降②接受胰岛素刺激的受体细胞功能失常③胰岛B细胞受损④副交感神经传导失灵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9.下表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该表格中共有几处错误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广泛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A.0处B.1处C.2处D.3处10.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人的下丘脑上,是一高级神经中枢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C.下丘脑能够调节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功能D.下丘脑既能合成抗利尿激素也能分泌醛固酮、肾上腺素等激素11.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效应T细胞分泌释放的是A.淋巴因子B.抗体C.白细胞介素D.干扰素13.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的C.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D.具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14.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15.荷兰学者Frits.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D.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16.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A.获得无籽果实B.处理扦插的枝条促进生根C.促进果实成熟D.除杀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17.下面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B.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C.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只有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18.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里的鱼B.一座山上的树C.一个公园里的草地D.一块油菜地里的油菜19.动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的高峰期,今后要增长几十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鹿群数量和密度B.鹿群的年龄结构C.鹿群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20.下图反映了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请据图选择一个最佳选项A.A近期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B的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C.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与C图相似D.该图不能预测种群的变化趋势21.决定着动物种群的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参数)是A.出生率和食物供应B.死亡率和迁移C.死亡率和种群占据的地域面积D.出生率和死亡率22.“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种间关系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寄生23.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应该是A.随机取样B.样方面积为1m2C.样本数量足够大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24.鲢鱼、鳙鱼吃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活在水域上层;草鱼吃水草,生活在水域中层;青鱼吃螺、蚬,生活在水域底层。这些鱼的分布体现出A.种群的水平结构B.种群的垂直结构C.群落的水平结构D.群落的垂直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5.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O2B.H2O、Na+C.C6H12O6、、CO2D.血红蛋白、胃蛋白酶26.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特点表叙正确的是A.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其微少,但对于生命活动是不可或缺的B.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C.激素经靶器官的接受和作用后仍留存于体液中,这也是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其微少的原因D.临床上不能用抽取血液的方法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27.下列生产活动与植物激素有关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B.生产无子番茄C.棉花摘心D.枝条扦插28.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推测其年龄结构应为增长型B.其年龄结构较接近稳定型C.该区的人口将迅速膨胀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29.(7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血液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结合有关内环境及血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如果正常人处于寒冷状态时,血液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⑵血液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如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量增加,通过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使皮肤的__________,也使汗液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⑶春秋季节易发流感,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内的___________细胞可产生相应的抗体。⑷排泄器官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穿过__________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经由____________运送到相关的排泄器官排出体外。⑸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要靠复杂的生理调节过程,属于自动调节。例如,为了维持体内水量的稳定,在体内水量过多时就增加排水量,在体内水量过少时就减少排水量,这种自动调节作用叫________。30.(8分)有位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给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饮用高浓度的糖饮料,在接下来的3h内,每隔30min用专用仪器检查该志愿者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食用糖后的时间/min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g·L-100.85301.45601.20901.001200.851500.851800.85⑴正常人体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_g/L,正常人体在维持血糖平衡的过程中,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主要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⑵机体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激素来调节血糖的平衡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者在维持血糖含量稳定时相互_____________。⑶请利用表中所给数据,在方框中绘制出血液中糖的浓度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图。31.(10分)生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图1图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在进行插条繁殖时,如果在枝条上保留一些正在生长的芽或幼叶,扦插枝条就容易生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1,甲为桃树,乙为龙爪槐,请回答它们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回答A→B或B→A),并解释其原因:①桃树_______________;龙爪槐________________。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农业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喷洒生长有某种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水稻田,结果水稻正常生长,杂草死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图2是突触模式图,①中所包含的化学物质是,这些物质可与[]_________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_。维持神经元细胞Na+与K+浓度在细胞内外的差异,与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⑸动物的体液调节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下丘脑和垂体在其中起重要作用。32.(10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细胞中,其遗传物质RNA逆转录形成的DNA可整合到患者细胞的基因中,这样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产生HIV的工厂,每个被感染的细胞裂解都可释放数百万个HIV。一旦确诊为爱滋病,一般2~3年死于其他疾病或癌症。请回答下列问题:⑴医学研究表明,艾滋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途径传播。⑵在病毒感染人体过程中,则往往是先通过________过程的作用,用来阻止病毒通过___________而播散,再通过__________过程的作用来彻底消灭。⑶曲线ⅠAB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效应T细胞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IV失去藏身之地后,再经________作用,使HIV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⑷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可生存__________年,下列选项不会导致艾滋病传染的途径有()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输入含有HIV的血液C.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D.与艾滋病人拥抱33.(6分)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⑴反射弧是由[]____________、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_________组成。⑵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_____________。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________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___。34.(5分)右图为某种群年龄结构的组成,请回答:⑴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型的种群。⑵此种群中___________个体多,__________个体少。⑶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人口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为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________________政策。35.(5分)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⑴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___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____。⑵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
本文标题:高二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7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