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高三生物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命题人:高三生物组审定人:高三生物组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本试卷共有I、II两卷,40道小题。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填写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54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A.过氧化氢酶B.血红蛋白C.血浆蛋白D.唾液淀粉酶2.下列关于人和高等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传述,正确的是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3.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渴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4.下列前项是内分泌腺、中项是其分泌的激素名称、后项是该激素的作用,错误的一项是:A.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B.肾上腺、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吸钾排钠C.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吸收水分D.甲状腺、甲状腺素、增强机体代谢5.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A.过敏反应增强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C.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6.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中“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7.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8.在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变过程中,光反应过程中由光能转化的电能,其最初去向是A.全部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NADPH中B.全部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C.转变成化学能后,部分储存在NADPH中,部分储存在ATP中D.部分储存在NADPH和ATP中,部分直接进入到糖类等有机物中9.下图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2O是最终电子供体,而NADP+是最终电子受体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完整单位,他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植物细胞内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图中①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图中②上进行的D.图中叶绿体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中去,并参与有氧呼吸要穿过8层生物膜10.下列关于自然界氮循环的反应式与转化作用名称不相符合的是11.甲性状和乙性状为细胞质遗传,下列四种组合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①♀甲×♂乙→F1呈甲性状②♀甲×♂乙→F1呈乙性状③♀乙×♂甲→F1呈甲性状④♀乙×♂甲→F1呈乙性状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2.下列关于基因结构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水稻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B.大豆细胞基因结构中内含子属于非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C.大肠杆菌基因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编码区的下游D.乳酸菌与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13.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14.在一个真核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有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测得一个外显子有150个碱基,另一个外显子有120个碱基,内含子中有36个碱基,那么这个编码区的碱基序列最多能编码的氨基酸个数是A.90B.45C.270D.10015.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D.分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16.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B.所用的技术手段完全相同C.都能形成杂种细胞D.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17.下列四个选项中,肯定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A.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的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杂种植株18.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Y表示胰岛素,则该细胞在血糖浓度过低时的活动加强B.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来的C.若Y表示生长激素,则该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细胞D.若Y表示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是由效应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19.下列关于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的比较,正确的是A.初级代谢产物只在微生物生长初期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在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B.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两者都自始至终产生C.初级代谢产物始终产生,次级代谢产物只是在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D.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两者都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20.在利用谷氨酸捧状杆菌生产谷氨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连续培养可延长培养周期②对数期是采样留种的最佳时期③在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产量④调整期是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右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B.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C.稀释率超过b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D.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22.下列物质或结构具有特异性的有①抗原②限制性内切酶③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⑤细菌菌落⑥tRNA⑦mRNAA.①②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23.某个家庭由于长期饮用蒸馏水,后来家庭成员都患了一种病,下列哪种病最可能是他们患的A.抽搐B.白化病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色盲24.下列关于生命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CB.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C.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D.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类25.下列叙述中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A.肌肉的收缩和舒张B.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浓度C.为人体接种乙肝疫苗D.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6.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体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高,代谢越旺盛B.人体肌肉细胞中,水是含量最高的化合物C.人体衰老的细胞中,水分含量减少D.植物体吸收的水,主要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所利用27.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下列生物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A.葡萄糖的无氧分解B.白化基因的转录C.丙酮酸的氧化分解D.胰岛素的合成28.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29.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B.唾液腺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很发达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不能进行水的吸收D.肝脏细胞中,没有膜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30.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与质壁分离复原相关的细胞器有A.液泡B.线粒体、液泡C.线粒体D.细胞膜、液泡膜31.2005年6月,在四川发生的人-猪链球菌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其病原体是猪链球菌。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猪链球菌内核酸的核苷酸有8种B.猪链球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猪链球菌无核膜、无细胞器D.猪链球菌通常进行有出芽生殖32.下列有关蓝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33.甲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D.抑制细胞质分裂34.在动物的睾丸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Y期;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X、Y、Z的答案正确的是A.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第二次分裂后期D.6、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5.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B.细胞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C.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改变D.细胞表面结构的改变36.下列有关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癌组织中,所有癌细胞都是正常体细胞中原癌基因激活的结果B.癌细胞表面的糖被减少,导致癌细胞易扩散C.常吃含苏丹红的食品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其变异来源是基因突变D.日本广岛的居民癌症患者比例较高,主要是物理致癌因子的作用第Ⅱ卷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6分37.(10分)下图为某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细胞最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_________A.轮藻的叶肉细胞B.燕麦胚芽鞘C.洋葱根的分生区D.蓝藻(2)该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答标号]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3)该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答标号]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④与细胞壁形成有关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都具有膜结构C.⑧可产生02,也可消耗02D.⑦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E.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⑦⑧⑨(5)如果是大肠杆菌细胞,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_______________。[答标号]、38.(14分)如图所示,图1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图2为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图1图2(1)图1细胞中,有染色单体_______个,染色体组_______个。(2)图2中1阶段在细胞核中发生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的___________阶段与图1细胞相对应。(3)若此细胞为哺乳动物体细胞,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目的基因注入此细胞核中,使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则此细胞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4)若此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则不应有图中的[]_______________,它的复制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___阶段39.(10分)下图表示用生物工程制备人抗A抗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的红细胞膜表面有被称为凝集原的特异性受体,从免疫学角度看,这种凝集原是________(2)图中细胞中1是小鼠体内注入人A型血红细胞后而获得的______________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产生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高三生物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57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