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121)
、淋巴瘤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A.肝脾肿大B.长期周期性发热C.盗汗、体重减轻D.无痛性淋巴结肿大E.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并有粘连64、对霍奇金淋巴瘤最具诊断意义的细胞是A.R-S细胞B.霍奇金细胞C.陷窝细胞D.多形性瘤细胞E.嗜酸性细胞65、属于T细胞淋巴瘤的是A.边缘区淋巴瘤B.滤泡性淋巴瘤C.套细胞淋巴瘤D.间变大细胞淋巴瘤E.Brukitt淋巴瘤66、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粒细胞计数绝对值低于A.0.5×109B.1×109C.1.5×109D.2×109E.2.5×10967、属于纤溶异常的实验室检查是A.血vWF测定B.血栓素B2测定C.血FDP测定D.血TAT测定E.血PC测定68、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见于A.维生素K缺乏B.慢性肝病肝功能失代偿C.血友病D.口服双香豆素E.先天性V因子缺乏69、不符合关节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的是A.关节肿胀B.多发生于大关节部位固定,非游走性D.呈反复性发作E.不遗留关节畸形70、双下肢对称性紫癜伴荨麻疹者常见于A.过敏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C.激素性紫癜D.血小板减少E.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71、过敏性紫癜哪种类型最常见A.皮肤型B.腹型C.关节型D.肾型E.中枢神经系统受累72、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外,应首先考虑A.补充水与电解质B.应用抗血小板药物C.积极抗纤溶治疗D.及早应用肝素E.输注全血或血浆73、关于ITP的概念,描述错误的是A.急性型ITP与感染因素有关B.血小板寿命缩短C.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减少D.临床上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E.急性型ITP多见于儿童7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少出现A.肌肉血肿B.鼻出血C.月经过多D.口腔粘膜出血E.皮肤淤点75、ITP做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有无巨核细胞增生B.证明有无幼稚巨核细胞C.证明有无血小板减少D.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E.上述均不是、库存枸橼酸钠血,一般超过几周不宜再用A.3周B.4周C.6周D.8周E.2周77、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A.细菌污染B.致热原C.血型不合D.红细胞破坏E.过敏物质78、不能通过输血传播的病原是A.单纯疱疹病毒B.EB病毒C.巨细胞病毒D.肝炎病毒E.HIV79、麻醉中的手术病人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即出现手术区渗血和低血压,应考虑A.出血倾向B.变态反应C.过敏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E.溶血反应80、不属于有效成分输血优点的是A.一血多用B.提高疗效C.减少输血反应D.降低心脏负荷E.有效改善血容量63、【答案】D【解析】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简称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NHL)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淋巴瘤的细胞形态极其复杂,2008年WHO淋巴瘤新分类中,有80个亚型。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便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或皮肤等。结淋巴组织原发部变多见于NHL。64、【答案】A【解析】R-S细胞见于霍奇金淋巴瘤,是霍奇金淋巴瘤含有的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即细胞(简称R-S细胞)。瘤组织中常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65、【答案】D66、【答案】A67、【答案】C【解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正常范围:定性阴性;定量1~5mg/L。检查介绍: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是测定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试验。68、【答案】C【解析】血友病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包括血友病A(甲)、血友病B(乙)和因子Ⅺ乏症(曾称血友病丙)。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血友病患者血管壁和血小板功能正常因此出血时间(BT)正常,患者有正常的纤维蛋白原和因子Ⅱ、Ⅶ、Ⅴ活性,因此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但是有功能的凝血因子Ⅷ活性或Ⅸ缺乏,使内源性凝血系的试验异常,诊断必须基于体外凝血活性的筛选试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PT)或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比格斯氏TGT)。69、【答案】C【解析】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经数日而愈。不遗留关节畸形。70、【答案】A【解析】过敏性紫癜:皮肤紫癜常为起病时的首先表现,紫癜大小不等,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片,或呈疱疹状、荨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并可伴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偶可发生溃疡和坏死。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和臀部,以下肢和踝、膝等关节处较为明显,呈对称性分批出现,易反复发作。71、【答案】A【解析】(1)单纯型:是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复发生、对称分布,可同时伴发皮肤水肿、荨麻疹。紫癜大小不等,初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躯干极少累及。紫癜常成批反呈深红色,按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形成瘀斑,数日内变成紫色、黄褐色、淡黄色,经7-14日逐渐消退。(2)腹型:除皮肤紫癜外,因消化道粘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而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约2/3患者发生),如:恶心、呕吐、呕血、腹泻及粘液便、便血等。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发作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而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在幼儿可因肠壁水肿、蠕动增强等而致肠套叠。腹部症状、体征多与皮肤紫癜同时出现,偶可发生于紫癜之前。(3)关节型: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约1/2患者有关节症状),多发生于膝、踝、腕、肘等大关节,关节肿胀一般较轻,呈游走性,反复发作,经数日而愈,不遗留关节畸形。(4)肾型:病情最为严重,发生率高达患者12%~40%。除皮肤紫癜外,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炎性反应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肾脏症状可出现于疾病的任何时期,但以紫癜发生后一周多见。一般认为尿变化出现愈早,肾炎的经过愈重,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尿蛋白3.5g/d、低血浆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血脂升高),甚至肾功能衰竭,过敏性紫癜所引起的这些肾脏损害称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5)混合型:除皮肤紫癜外,其他三型中有两型或两型以上合并存在。(6)其它:除以上常见类型外,少数该病患者还可因病变累及眼部、脑及脑膜血管,而出现视神经萎缩、虹膜炎、视网膜出血及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体征。72、【答案】D73、【答案】C【解析】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使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内脏出血,分急性及慢性俩种,急性多见于儿童,慢性多见于成人,以40岁以下女性常见。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象中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为明显,表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变小,胞浆内颗粒减少,幼稚巨核细胞增加;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30%);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74、【答案】A75、【答案】D76、【答案】A【解析】全血不全,丢失了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增加了细胞碎屑、钾离子(21天超过20mmol/L)、乳酸等,保存期内的全血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库存枸橼酸钠血,一般超过3周不宜再用。77、【答案】B【解析】发热非溶血性发热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可达40%以上。其主要表现是输血过程中发热、寒战;暂时终止输血,用解热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处理有效。造成该不良反应的原因有:①血液或血制品中有致热原;②受血者多次受血后产生同种白细胞或(和)血小板抗体。预防该不良反应的常用方法是:输血前过滤去除血液中所含致热原、白细胞及其碎片。78、【答案】A【解析】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是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传染病。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即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脑)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感染。病毒经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损皮肤进入体内,潜居于人体正常粘膜、血液、唾液及感觉神经节细胞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发热、胃肠功能紊乱、月经、妊娠、病灶感染和情绪改变时,体内潜伏的HSV被激活而发病。79、【答案】E【解析】溶血性不良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本身的红细胞被过量破坏,即发生输血相关性溶血。输血相关性溶血分急、慢性两类。80、【答案】E【解析】成分输血就是将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即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进行分离、加工、提纯成各类血液制品,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输注有关血液成分,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输血措施。文/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本文标题: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12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87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