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山东专用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编关键点5现代诗歌考点突破课件
关键点5:现代诗歌考点突破【典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技巧通·制霸考试力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喉咙,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D【教你怎么答】第一步通读全诗,把握大意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喉咙,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第二步分析选项,圈定易错点A项“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B项“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项“隐含献身之意”,D项“而不是指诗人自己”均为易错点。第三步回归原诗,逐项比对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中,“我”是抒情主人公,通读全诗,结合时代背景,我们不难发现,D项诗句中“我”的喻体“鸟”就是诗人自己。A、B、C三项经比对符合诗歌的内容。【解密·满分秘诀】准解诗歌内容理解题“3步骤”【典题2】(艺术特色鉴赏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双桅船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双桅并在,一语双关,暗示了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互相区别的心理。B.“岸”象征着女性渴望的爱情归宿,“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的风云,“灯”则与光明信念编织在一起。C.“船”“岸”“风暴”“灯”等具体意象组成一幅完整的静态的画面,而在它们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D.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C【教你怎么答】第一步审题干,明方向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艺术特色”,要注意在选项中寻找艺术手法,还要特别关注题干要求中的“不正确”字样。第二步读选项,定技巧A项“一语双关”、B项“象征”、C项“意象”、D项“语言自然流畅”等均为“艺术特色”。易错点还有:A项“并立又互相区别”、B项“与光明信念编织在一起”、C项“静态的画面”、D项“开阔的时代情怀”。第三步细分析,准解答结合全诗,分析选项,我们不难发现,C项“组成一幅完整的静态的画面”中的“静态的画面”错误,从诗中“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可以看出这是一幅“动态的画面”。【解密·满分秘诀】快解诗歌艺术特色鉴赏题“3步骤”【典题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树【注】郑敏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像我听见树的声音/当它悲伤,当它忧郁/当它鼓舞,当它多情时的一切声音/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你走过它,也应当像/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当春天来到时/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我从来没有真正感觉过宁静/像我从树的姿态里/所感受到的那样深/无论自哪一个思想里醒来/我的眼睛遇见它/屹立在那同一的姿态里/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在它的注视下细水慢慢流去/在它的胸怀里小鸟来去/而它永远那样祈祷,沉思/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土地上【注】选自诗人诗集《金黄的稻束》,本诗集所收诗歌写于1942—1947年。“树”这个意象有何含义?(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是自然物象,但郑敏通过内心所感受到的是树的声音,树的宁静,这两种“品格”暗示民族力量的新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教你怎么答】第一步审题干,分类型题干中有“意象”“含义”等字样,是考查现代诗歌中的意象的内涵。“树”既是诗歌的题目,也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第二步依环节,找对应①抓关键词语“声音”“宁静”是“树”的特点和品格,全诗紧紧围绕这两个词语展开。对于“树的声音”,可从“封锁在血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来解读分析。②结合作者经历或背景这首诗写于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作者感受到中华大地饱含苦难后的沧桑,她用满怀激情的笔触去呼唤新生的民主力量,寄托着她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③关注思考层次“树”只是一个自然物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它有了声音,鼓荡着激情,成为作者情感抒发的突破口。【备考提醒】1.领会意境,综合分析,整体阅读防片面。现代诗歌鉴赏中,有些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我们的判断。答题时,应整体阅读、把握原诗、看清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领会意境。2.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与否定的矛盾方法进行干扰。因此,应该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3.分析技巧,品味表达,以小见大看本质。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象征或其他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托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的技巧,抓住这些技巧和关键性的诗句,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比较,准确理解,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以小见大,把握全诗的主旨或诗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从而解答关于主旨、诗句这一类考题。模拟练·冲刺双一流一、阅读下面的组诗,完成1~4题。(16分)七子之歌(节选)闻一多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风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与“叫我一声‘澳门’”,表达了澳门对自己新名字的不认同。B.“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这句诗是香港的哭诉与表白,表达了香港面积虽小但是位置重要的自我定位。C.“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这三句诗写出了香港被侵占,被掠夺,被凌辱的历史事实。D.“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这三句诗,既表达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也暗喻了当时祖国母亲积贫积弱的现状。A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A项,“表达了澳门对自己新名字的不认同”以偏概全。“叫我一声‘澳门’”表达的是澳门对祖国母亲的深沉而真挚的爱以及对回归的渴望之情。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澳门》前四句,节奏逐渐加快,语气变得激越,这种变化带有很浓的感情倾向。B.这组诗运用反问、比拟、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诗歌的意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C.这组诗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为时而作,为事而作”,重在叙事,缘事而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D.“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这两句诗既倾诉了澳门被外敌掳走的经历,也与下文中的“三百年来”相照应。C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C项,“重在叙事,缘事而情”分析错误。两首诗重在抒情,情中蕴事。“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等对母亲的深深呼唤,饱含思念祖国,渴望回归的深挚情感。而在抒情之中,蕴含着被侵占欺凌的事实。3.如何理解“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掳去”“肉体”指澳门被列强强占,“保管”“灵魂”是指澳门仍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这句诗以澳门为视角,抒发出了被掳走的酸楚,又弘扬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4.整组诗的尾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凸显本诗的主题。突出了澳门、香港等对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②单看一首诗,“母亲”出现两次,而综合看两首诗,都以这句话结尾,这就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了深切眷恋着祖国母亲的澳门、香港的形象。③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具有强调和一唱三叹的作用。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小题。(16分)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编关键点5现代诗歌考点突破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97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