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下)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B.图线的长度表示质点的路程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在任一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一位移所用的时间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v﹣t图象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B.只要v﹣t图象不和t平行,物体就一定做变速运动C.v﹣t图象只能表示各时刻的速度值,不能求出它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D.v﹣t图象与t轴相交时的速度值为04.一同学从家中出发,沿平直街道以一定的速率走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家中.设出发时方向为正,如图中能描述他的运动情况的是()A.B.C.D.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6.如图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B.2S末质点回到原点C.3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D.4s末质点回到原点7.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的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定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gsinθ,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作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当m>>M时,该解给出a=,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8.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9.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s内的位移是0.2m,第3s内的位移也是0.2m.因此,物体的运动是()A.变速运动B.匀速运动C.加速运动D.可能是匀速运动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和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时(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小车质量和车上砝码质量之和为M,砂及砂桶的总质量为m,分别得出如图甲、乙、丙、丁四条图线,其中图甲、乙、丙是a﹣F图线,图丁是a﹣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远大于mB.丙和丁没有把握好实验条件M远大于mC.甲同学长木板的倾角太小,而乙同学长木板倾角太大D.甲、乙、丙三同学中,丙同学较好地完成了平衡摩擦力的操作二、计算题11.一质量m=0.5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θ=37°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上滑过程中的υ﹣t图象如图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判断滑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若不能返回,求出滑块停在什么位置.12.如图所示,为一个实验室模拟货物传送的装置,A是一个表面绝缘质量为2kg的长板车,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车左端放置一质量为1kg带电量为q=1×10﹣2C的绝缘小货物B,在全部传送途中有一水平电场,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其有、无及方向.先产生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3×102N/m的电场,车和货物开始运动,作用时间2s后,改变电场,电场大小变为E2=1×102N/m,方向向左,电场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电场,关闭电场时车右端正好到达目的地,货物到达车的最右端,且车和货物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货物与车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车不带电,货物体积大小不计,g取10m/s2)求:(1)第二次电场作用的时间;(2)车的长度.13.一小钢球从离地80m高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它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2)下落2秒时的速度;(3)落地前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三、实验题14.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使用的是(填交流或直流),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s打一次点.15.图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的左端先通过打点计时器,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填“速度减小”或“速度增大”).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加速度的大小是m/s2.四、非选择题16.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s.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3)整个匀速跑阶段,若该同学速度仍为v0,而球拍的倾角比θ0大了β并保持不变,不计球在球拍上的移动引起的空气阻力变化,为保证到达终点前球不从球拍上距离中心为r的下边沿掉落,求β应满足的条件.17.传说中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实验所描述的是不同质量的物块同时从同高度处由静止开始释放,结果说明两物体(选填“同时”“不同时”)落地.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高二(下)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关于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象代表质点运动的轨迹B.图线的长度表示质点的路程C.图象是一条直线,其长度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代表质点的位置D.利用s﹣t图象可知质点在任一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一位移所用的时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根据位移时间图象可以知道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解答】解:A、位移﹣时间图象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故A错误.B、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由于图线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所以图线的长度并不是质点的路程,故B错误.C、图象是一条直线,初末位置的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长度不能表示表示质点的位移大小,每一点也不代表质点的位置,故C错误.D、位移﹣时间图象表示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根据位移﹣时间图象可以知道质点任意时间内的位移,发生任意位移所用的时间.故D正确.故选:D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故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解答】解:A、当速度大于零时物体沿正方向运动,当速度小于零时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物体在t=2s时和t=4s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A错误.B、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故0~2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x1==1m,在2~4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x2==﹣1m,所以物体在0~4s内通过的位移x=x1+x2=0,而从t=4s开始物体又沿正方向运动,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方向不变.故B错误.C、根据选项B分析可知第4s末物体的位移为0,故C正确.D、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故在3~4s物体通过的位移x3==﹣m,在4~5s内通过的位移x4==m,故物体在3~5s内通过的位移x′=x3+x4=0,即在这两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0,故两时刻物体处于同一位置,故D正确.故选C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v﹣t图象就是物体运动的轨迹B.只要v﹣t图象不和t平行,物体就一定做变速运动C.v﹣t图象只能表示各时刻的速度值,不能求出它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D.v﹣t图象与t轴相交时的速度值为0【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物体运动的v﹣t图象表示了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值,而轨迹是物体实际走过的路径,反映了某时刻的位置和其位移,故A错误;B、如果v﹣t图象和t轴平行,说明了物体运动的速度值是不变的,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v﹣t图象不和t平行,速度一定变化,物体就一定做变速运动,故B正确;C、v﹣t图象与对应的t轴所夹的面积就是它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故C错误;D、若v﹣t图象与时间t轴相交,如果v的值是从0开始的,则此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值为0,故D正确.故选:BD4.一同学从家中出发,沿平直街道以一定的速率走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相同的速率返回家中.设出发时方向为正,如图中能描述他的运动情况的是()A.B.C.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速度时间图象直接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该同学的运动情况,选择符合题意的图象.【解答】解:A、由于往返过程在不同的时间段,故A错误.BCD、该同学从家中走到邮局的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应平行于f轴,且v为正值,图象在t轴上方.该同学从邮局返回家中的过程,仍做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应平行于f轴,且v为负值,图象在t轴下方.故C、D错误,B正确.故选:B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考点】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分析】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根据纸带上所打的点获取有关信息进一步了解小车的运动情况,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故A正确;B、同时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故B正确;C、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故C错误;D、根据对C选项的论述可知,D正确.故选ABD.6.如图示,是一质点
本文标题: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62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