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7.0分)1.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B.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2.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浮力,而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不受浮力B.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为11℃B.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C.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汽”,这是升华现象D.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蒸发吸热4.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B.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5.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6.如图所示,坦克车的履带是由一块块金属板做成的,每块板上都有一、二条凸起的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B.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C.金属板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D.金属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增大金属板与地面间的摩擦7.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B.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D.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8.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D.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9.如图甲,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电阻R的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改变环境温度,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R两端的电压U、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第2页,共13页A.B.C.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0.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B.有用功一定是150JC.总功一定是250J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1.夏天,将厚衣物和樟脑丸装入带有排气孔的塑料收纳袋内,用抽气筒向外抽气,收纳袋在______作用下体积缩小,如图所示,抽气时,抽气筒壁因摩擦而发热,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冬天打开收纳袋会闻到樟脑的气味,说明了分子______。12.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声音在______中不能传播。13.下列各种摩擦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______;属于有益摩擦的是______。(1)机器运转时,各部分之间的摩擦;(2)拔河比赛时,手与绳子之间的摩擦;(3)自行车行进时,后轮胎与地面摩擦;(4)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14.甲、乙、丙图为研究电磁现象的三个重要实验,其结论和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各举一例。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30Ω,当S闭合,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则小灯泡L的电阻是______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点时,电压表的实数为Ua,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a;再移动滑片P到b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b,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b,若Ua:Ub=2:3,Pa:Pb=8:9,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b两点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了______Ω(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6.如图所示,灯L标有“6V3W”字样,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6Ω,设灯L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求(1)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2)只闭合S1、S3时,电阻R在60s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3)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且电路电流不为0),各开关的合闭情况应如何?此时的最小电功率为多少?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7.小玲正月十五在家帮妈妈煮元宵,发现刚开始下锅的生元宵是沉底的,过一会儿元宵受热膨胀后就浮了起来。请你用浮沉条件解释元宵能上浮的原因。六、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8.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19.入射光线AB由空气斜射入水中,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0.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1.如图所示一块泡沫用绳子绑在水中,画出泡沫所受到的力。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0分)22.在同一个实验室中两个同学同时做了“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根据各自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A同学的图线,虚线表示B同学的图线,水平部分两同学的图线重合。整个过程中两同学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1)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2)两同学实验中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从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3)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是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A同学用来被加热的水的质量比B同学的______。(4)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但需要______热。23.小芳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由图可知,凸透镜焦距范围正确的是______A.f>40cmB.20cm<f<40cmC.13cm<f<20cmD.6.5cm<f<13cm(2)图示位置的成像情况与______(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原理相同。(3)若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_(大/小)些。第4页,共13页(4)若将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_(凸透镜/凹透镜),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______(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与此相同。24.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由图______和______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2)由图______和______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种类有关。(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煤油的密度是______kg/m3。2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2)调节完毕后,当在杠杆B点挂3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那么在杠杆的D点挂______个质量相同的钩码,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个格,那么杠杆______端(填“左”或“右”)将翘起。(3)实验中若不在D点挂钩码,而在杠杆的A点或C点使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小明认为在A点弹簧测力计示数一定比在C点小,你认为小明的观点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26.在“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是“20Ω,2A”、“50Ω,1A”),导线若干。(1)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滑动变阻器分别处于______的位置(填字母)。A.断开、A端B.闭合、阻值最大处C.断开、任意位置D.断开、B端(2)小敏同学按图甲的电路原理图连接了图乙的实物电路,其中有两个元件连接错误,它们是______(值须填写连错的元件)。(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4)排除故障后,先在ab间接接入5Ω电阻,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______。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同时,眼睛应注视______(选填序号)。A.小灯泡亮度B.电流表示数C.电压表示数D.滑动变阻器滑片(5)本实验需在ab间先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______的滑动变阻器。(6)小敏同学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电压U/V333333电阻R/Ω51015203050电流I/A0.60.30.20.160.10.06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符合题意;B、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直线传播时规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时把它与晶体的熔化特点相比较,采用的是对比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所谓“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2.【答案】C【解析】解:A、在水中下沉的石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其浮力小于重力,故A错误;B、在夏天,人们在地面上洒水时,水蒸发吸热,利用水的蒸发可以降温,故B错误;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正确;D、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故D错误。故选:C。(1)浸在液体(或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空气)的浮力;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空气)受到的重力;(2)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蒸发有致冷作用;(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4)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本题主要考查与水有关的一些物理知识,是一道常见题。3.【答案】D【解析】解:A、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下,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11℃.故A错误。B、海波是一种晶体,而图象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
本文标题: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61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