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5年莱芜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莱芜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难度:较易【解析】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浓密的树叶中的小孔所成的太阳的像,是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当移动导体棒ab左右运动时,能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A.电热器B.发电机C.电动机D.电磁继电器【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能的转化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分析出图示装置揭示的原理,然后与选择项中各设备的制成原理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难度:中等【解析】据图能看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故是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A、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D、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故选B.3、关于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导材料可以应用于电饭锅的电热丝B.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光纤通信是依靠激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发生折射来传递信息的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超导体的作用,紫外线,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属于基础知识难度:较易【解析】A、电饭锅的电热丝需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阻为零无法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实现的,故B正确;C、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故C错误;D、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故D错误;故选B.4、关于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B.家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C.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金属帽,以免触电D.人的双脚站在绝缘体上时,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同时接触零线不会发生触电事故【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安全用电的常识和家庭电路的特点等,在生活中要严格遵守用电规范。难度:中偏易【解析】A、电灯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即使断开,电灯或其他用电器仍带电,易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要求;B、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故符合题意;C、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无论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还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故不符合要求;D、站在绝缘体上的人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同时接触零线时,电流会从人体的上半身流过,会造成双线触电,故不符合要求.故选B.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易【解析】A、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故A正确;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错误;C、公共场合要“轻声漫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超声波也是声波,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A.6、和平利用核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关于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堆中,核能是通过聚变释放的能量B.核反应堆中,核能是通过裂变释放的能量C.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核能是二次能源【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对核能的认识,核电站主要利用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难度:较易【解析】AB、核反应堆中,核能是通过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故A错误、B正确;C、核能是利用放射性核燃料来释放能量的,而这些物质在地球上的储量是一定的,因此,属不可再生能源,故C错误;D、核能直接取自于地壳中的核物质,由这些核物质提炼而来,是一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B.7、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对温度影响内能的掌握,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以及描述热量相对应的术语的理解。难度:中偏难【解析】A、温度为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B、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B错误;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物体内能减少时,可能是温度降低,也可能是对外做功,故D错误.故选C.8、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B.木块m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木块m将向右倾倒【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对力的平衡、摩擦力的产生及其方向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中偏难【解析】A、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和m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两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和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此选项正确;B、在M向左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m与之同时运动,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m与M之间没有摩擦力.此选项错误;C、木块M受到的重力及m的重力之和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此选项错误;D、原来m随M一起运动,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由于摩擦M立刻停止运动;而由于惯性,木块m下部随M停止运动,而上部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左倾倒.此选项错误.故选A.【易错警示】解答摩擦力问题时注意:物体间有摩擦力时别忘了分析,没有摩擦力时别乱分析.9、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以及惯性的知识,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解析】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且是非平衡力的作用;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D、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故选C.10、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不成像【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解不等式,求出焦距。难度:中偏难【解析】(1)当物距为2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2f>20cm>f,即20cm>f>10cm.(2)当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处时,u<f,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但光屏上不能成像.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11、一瓶酒精用掉一半,关于剩下的酒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D.比热容不变【答案】C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各个物理量的真正含义后,可顺利解决此题。难度:中偏易【解析】A、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酒精用去一半后,种类、状态、温度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此选项错误;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决定于燃料的种类,酒精用去的种类和状态,酒精用去一半后,种类、状态没有变化,所以比热容不变.此选项正确.故选CD.12、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答案】A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理解二者的形状的区别以及对光的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解析】A、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所以是矫正近视眼的远视镜,故A正确;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凸透镜,即是远视镜,故B错误;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即能使得光线发散,所以是凹透镜,即是近视镜,故C正确;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放大镜,即是凸透镜,是远视镜,故D错误;故选AC.13、把标有“6V6W”的灯泡L1和“6V3W”的灯泡L2串联后接在某电源的两端,其中一只正常发光,另一只没有达到额定功率,假设两灯泡电阻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1正常发光B.灯泡L2正常发光C.灯泡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1:2D.灯泡L1、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答案】B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电流、电阻、实际功率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利用好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难度:中偏难【解析】AB、由P=UI,两灯的正常发光电流分别为,由I可得,两灯电阻分别为: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额定电流小于的额定电流,两灯泡串联时,正常发光,且电路中电流为I=0.5A,故B正确,A错误;CD、由P=I2R可得,两灯的实际功率之比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思路拓展】在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之间,电阻是桥梁;因此在由实际值求额定值时,首先要求出用电器的电阻;在由额定值求实际值时,也是首先求出电阻.14、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A的底面积大于B的底面积,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mA′、mB′分别表示A、B剩余部分的质量,pA′、pB′分别表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A′>mB′B.mA′<mB′C.pA′>pB′D.pA′<pB′【答案】B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是知道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同时还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质量分布均匀”、“相同高度”等条件。难度:中偏难【解析】(1)因为物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相同,质量分布均匀,且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所以,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A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A剩余部分的重力小于B剩余部分的重力错误、D正确.故选BD.15、如图所示,把一小球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在甲容器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在乙容器中小球加速下沉到容器底部.已知:小球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为F1,小球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为F2,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1,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B.F1<F2C.ρ1>ρ2D.ρ1<ρ2【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
本文标题:2015年莱芜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523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