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运动的合成单元训练题B
运动的合成单元训练题B一、选择题1、竖直上抛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经t秒回到出发点,物体到达最大高度的一半时的速度大小是()A、gt/2;B、2gt/4;C、2gt/2;D、2gt。2、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可以判断()A、前10秒甲、乙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后10秒甲、乙之间的距离在增大;B、前10秒甲、乙之间的距离在增大,后10秒甲、乙之间的距离在缩短;C、20秒末甲、乙相遇;D、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3、某人在t=0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该质点在第3秒内及第7秒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求出任意时刻的速度;B、能求出t=0时刻的速度;C、能求出第3秒末到第7秒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D、能求出该质点的加速度。4、一辆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1/3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千米/小时,则v的大小为()A、24千米/小时。B、35千米/小时。C、36千米/小时。D、48千米/小时。5、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必停止运动;C、速度先减小到零,然后又反向作加速运动,最后作匀速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最后作匀速运动。6、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起动时的加速度(轿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依仗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2)。如果拍摄时每隔2秒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米,那么这辆轿车的加速度约为:()A、1米/秒2。B、2米/秒2。C、3米/秒2。D、4米/秒2。图2V(m/s)t(s)06421020甲乙图17、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二、填空题8、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6m/s,则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m/s.9、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最初两个连续的4秒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24米和64米,则其运动的加速度为,初速度为。10、如图4,相对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53°和37°,在顶角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分别向左右两边水平抛出,小球均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11、如图5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α=37°的斜面顶端以初速v0=10米/秒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经过时间__________秒,物体离开斜面最远,最远距离为__________米,经过__________秒物体落到斜面上。12、人受到信息刺激总会作出反应,从接受信息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设计了一种测定“反应时间”的方法,甲将一把毫米刻度尺竖直放置,零刻度线在上方,用手抓住尺的最上端,乙一只手虚握在刻度尺的7.70cm,当乙看见甲松手时,立即用手握住尺。量得乙手指握在2.70cm,由此可算出乙的反应时间为s。13、图6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米/秒,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____米,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米/秒。t1t1t5t2t2t3t4t6t4t7t3t5t6t7图3αvo图537°vovoB53°A图4图AP1N1N2P1132450图B图6
本文标题:运动的合成单元训练题B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546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