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葫芦岛市建昌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的平方根是()A.B.C.4D.±42.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A.+=2B.﹣(+)=﹣C.|﹣|+2=+D.2﹣3=﹣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的平方根是1B.0没有立方根C.的平方根是±2D.﹣1没有平方根4.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5.已知:如图,直线a∥b,AC⊥AB于A,AC交直线b于点C,∠1=46°,则∠2的度数是()A.50°B.45°C.44°D.30°6.在实数,,﹣,,3.020020002…点P位于y轴左方,距y轴3个单位长,位于x轴上方,距x轴4个单位长,点P的坐标是()A.(3,﹣4)B.(﹣3,4)C.(4,﹣3)D.(﹣4,3)8.把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是()A.B.C.D.9.我县某初中七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参加人数共540人,为了了解这次数学测验成绩,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A.抽取前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B.抽取后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C.抽取(1)(2)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D.抽取各班学号为6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10.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A.10组B.9组C.8组D.7组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12.已知,如图,AD∥BE,∠1=20°,∠DCE=45°,则∠2的度数为.13.若点P(a+1,a﹣2)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14.如果不等式ax≤2的解集是x≥﹣4,则a的值为.15.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3:3:4,则最大扇形的圆心角为.16.一元一次不等式﹣x≥2x+3的最大整数解是.17.若方程组的解是方程3x+my=﹣1的一个解,则m=.18.对于实数a,b,c,d,规定一种运算=ad﹣bc,如=1×(﹣2)﹣0×2=﹣2,那么当=6时,x的值为.三、解答题,共8个小题,共64分19.已知方程组与的解相同,试求a+b的值.20.将下列各数的序号填在相应的集合里:①﹣,②2π,③3.1415926,④﹣0.86,⑤3.030030003…相邻两个3之间0的个数逐渐多1),⑥2,⑦,⑧﹣.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负实数集合:{}.21.已知,如图,∠ADE=46°,DF平分∠ADE,∠1=23°,求证:DF∥BE.请你根据已知条件补充推理过程,并在相应括号内注明理由.证明:∵DF平分∠ADE(已知)∴=∠ADE()又∵∠ADE=46°,(已知),∴=23°,而∠1=23°(已知).∴∥()22.某工程队承包了一段全长1957米的隧道工程,甲乙两个班组分别从南北两端同时掘进,已知甲组比乙组每天多掘进0.5米,经过6天施工,甲乙两组共掘进57米,那么甲乙两个班组平均每天各掘进多少米?2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坐标为A(9,0),B(5,1),C(5,4),D(2,4).(1)请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四边形AB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4.某市对2015年初中升高中数学考试成绩进行抽样分析,试题满分100分,将所得成绩(均为正整数)整理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市共抽取了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2)若不低于80分为优秀,则该市2015年初升高数学考试成绩的优秀率为;(3)该市2015年共有22000人参加初中升高中数学考试,请你估计及格(60分及60分以上)人数一共有多少人?25.已知,如图,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与∠PAB,∠PCD之间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到的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证明(温馨提示:添加适当辅助线)(1)在图1中,∠APC与∠PAB,∠PCD之间的关系是:.(2)在图2中,∠APC与∠PAB,∠PCD之间的关系是:.(3)在图3中,∠APC与∠PAB,∠PCD之间的关系是:.(4)在图4中,∠APC与∠PAB,∠PCD之间的关系是:.(5)在图中,求证:.26.某厂家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甲,乙,丙出厂价分别为1500元,2100元,2500元.(1)某商场同时从该厂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正好用去90000元,可有几种进货方案(写出演算步骤)?(2)若该商场销售甲、乙、丙种电视机每台可分别获利150元,200元,250元,请你结合(1)的进货方案,如何进货可使销售时获利最多?2015-2016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的平方根是()A.B.C.4D.±4【考点】平方根.【分析】直接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需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解答】解:2的平方根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A.+=2B.﹣(+)=﹣C.|﹣|+2=+D.2﹣3=﹣1【考点】实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系数相加被开方数不变,可得答案.【解答】解:A、系数相加被开方数不变,故A正确;B、﹣()=﹣﹣=﹣,故B正确;C、|﹣|+2=﹣+2=+,故C正确;D、系数相加被开方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同类二次根式相加减系数相加被开方数不变是解题关键.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的平方根是1B.0没有立方根C.的平方根是±2D.﹣1没有平方根【考点】立方根;平方根.【分析】直接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意义和性质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平方根的性质得,1的平方根是±1,所以A错误∵,∴的平方根是±,所以C错误,﹣1没有平方根,所以D正确,根据立方根的性质得,0的立方根是0,所以B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是立方根和平方根题目,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性质.4.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B.C.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该方程中的第一个方程是分式方程,故本选项错误;B、该方程组中含有3个未知数,属于三元一次方程组,故本选项错误;C、该方程组符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D、该方程组属于二元二次方程组,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满足三个条件:①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都是整式方程.②方程组中共含有两个未知数.③每个方程都是一次方程.5.已知:如图,直线a∥b,AC⊥AB于A,AC交直线b于点C,∠1=46°,则∠2的度数是()A.50°B.45°C.44°D.3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垂线.【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B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2的度数.【解答】解:∵直线a∥b,∠1=46°,∴∠B=∠1=46°,又∵AC⊥AB,∴∠2=90°﹣∠B=4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垂线的定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6.在实数,,﹣,,3.020020002…点P位于y轴左方,距y轴3个单位长,位于x轴上方,距x轴4个单位长,点P的坐标是()A.(3,﹣4)B.(﹣3,4)C.(4,﹣3)D.(﹣4,3)【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解答即可.【解答】解:∵点P位于y轴左方,∴点的横坐标小于0,∵距y轴3个单位长,∴点P的横坐标是﹣3;又∵P点位于x轴上方,距x轴4个单位长,∴点P的纵坐标是4,∴点P的坐标是(﹣3,4).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8.把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正确的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组的方法,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可得答案.【解答】解:,解得,故选:B.【点评】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9.我县某初中七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参加人数共540人,为了了解这次数学测验成绩,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A.抽取前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B.抽取后10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C.抽取(1)(2)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D.抽取各班学号为6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考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解答】解:参加人数共540人,为了了解这次数学测验成绩,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抽取各班学号为6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10.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A.10组B.9组C.8组D.7组【考点】频数(率)分布表.【分析】根据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距计算,注意小数部分要进位.【解答】解: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它们的差是141﹣50=91,已知组距为10,那么由于=9.1,故可以分成10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组数的计算,属于基础题,只要根据组数的定义“数据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来解即可.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1.=2.【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a|,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解答】解:=|﹣2|=2.故答案为:2.【点评】二次根式的结果一定为非负数.12.已知,如图,AD∥BE,∠1=20°,∠DCE=45°,则∠2的度数为2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CE=∠ADC=45°,再由∠1=2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D∥BE,∠DCE=45°,∴∠DCE=∠ADC=45°.∵∠1=20°,∴∠2=∠ADC﹣∠1=45°﹣20°=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3.若点P(a+1,a﹣2)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是(3,0).【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x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列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点P(a+1,a﹣2)在x轴上,∴a﹣2=0,解得a=2,所以,a+1=2+1=3,所以,点P的坐标为(3,0).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主要利用了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需熟记.14.如果不等式ax≤2的解集是x≥﹣4,则a的值为a=﹣.【考点】不等式的解集.【分析】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可得答案.【解答】解:由ax≤2的解集是x≥﹣4,得x≥,=﹣4,解得a=﹣,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集,利用不等式的解集得出关于a的方程是解题关键.15.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3:3:4,则最大扇形的圆心角为120°.【考点】扇形统计图.【分析】因为扇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2:3:3:4,所以其所占扇形比分别为、、、,
本文标题:葫芦岛市建昌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61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