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包集中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测验精品卷含答案解析
2015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精品卷”(含精析)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培优提高卷)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用“●”“■”“”分别表物体,如图所示,前两架天平保持平衡,若要使第三架天平也平衡,那么“?”处应放“■”的个数为()A.2个B.3个C.4个D.5个2.若方程2512xkxx的解为1,则k的值为()A.10B.4C.6D.83.根据条件列方程:“x比它的21少4”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421xxB.421xxC.142xD.421xx4.一组数2,1,3,x,7,,如果满足“从第三个数起,若前两个数依次为a、b,则紧随其后的数就是2a﹣b”,例如这组数中的第三个数“3”是由“2×2﹣1”得到的,那么这组数中y表示的数为()A.-9B.-1C.5D.215.下面是一个被墨水污染过的方程:xx3212,答案显示此方程的解是x=-1,被墨水遮盖的是一个常数,则这个常数是()A.1B.-1C.21D.216.小华在做解方程的题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式中用【】表示),被污染的方程是:11222yy【】,怎么办呢?小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53y,所以他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地完成了作业.同学们,你们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应是()A.1B.2C.3D.47.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11222y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53y,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A.1B.2C.3D.48.在排成每行七天的日历表中取下一个33方块(如图),若所有日期数之和为135,则n的值为()21cnjy.comA.13B.14C.15D.99.永州市双牌县的阳明山风光秀源远流长,尤以山顶数万亩野生杜鹃花最为壮观,被誉为“天下第一杜鹃红”.今年“五一”期间举办了“阳明山杜鹃花旅游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观光赏花.在文化节开幕式当天,从早晨8:00开始每小时进入阳明山景区的游客人数约为1000人,同时每小时走出景区的游客人数约为600人,已知阳明上景区游客的饱和人数约为2000人,则据此可知开幕式当天该景区游客人数饱和的时间约为().10:00B.12:00C.13:00D.16:0010.如图,宽为50cm的长方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2-1-c-n-j-yA.400cm2B.500cm2C.600cm2D.4000cm2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一个学生由于粗心,在计算m213的值时,误将“”看成“”,结果得21,则m213的值应为___________。12.现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c、d满足abcdadbc=-,若对于含未知数x的式子满足321x221x=3,则未知数x=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13.已知数列1121123211234321,,,,,,,,,,,,,,,1222333334444444…,记第一个数1a,第二个数为2a,…,第n个数为na,若na是方程131123xx+-=+的解,则n=___________。14.小明在做家庭作业时发现练习册上一道解方程的题目被墨水污染了:12123xx,“□”是被污染的内容,他很着急,翻开书后面的答案,知道这题的解是x=3。则“□”=___________。15.实验室里,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用两个相同的管子在容器的5cm高度处连通(即管子底端离容器底5cm),现三个容器中,只有甲中有水,水位高1cm,如图所示。若每分钟同时向乙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开始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上升65cm,则开始注入___________分钟的水量后,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0.5cm.16.居民用电户一表”政策,以年为周期执行阶梯电价,即:一户居民全年不超过2880度的电量,执行第一档电价标准为0.48元/度;全年用电量在2880度到4800度之间(含4800),超过2880度的部分,执行第二档电价标准为0.53元/度;全年用电量超过4800度,超过4800度的部分,执行第三档电价标准为0.78元/度.小敏家2014年用电量为3000度,则2014年小敏家电费为___________元.17.如图,将一条长为60铺平后折叠,使得卷尺自身的一部分重合,然后在重合部分(阴影处)沿与卷尺边垂直的方向剪一刀,此时卷尺分为了三段,若这三段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有___________种可能.三、解答题。(本题有7个小题,共66分)18.解下列方程(1)112(1)(2)25xx(2)4325236xxxx19.解下列方程(1)4319679xxxx=(2)3157146yy=20.如图,是一个时钟,过它的中心点O可以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使得这两条直线经过钟面上表示时间的四个数字。21·世纪*教育网⑴请你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即可。⑵若这四个数字的和是22,求出这四个数字中最小的一个数字。21.某部队将在指定山区进行军事演习,为了使道路便于部队重型车辆通过,部队工兵连接到抢修一段长3600米道路的任务,按原计划完成总任务的13后,为了让道路尽快投入使用,工兵连将工作效率提高了50%,一共用了10小时完成任务.(1)按原计划完成总任务的13时,已抢修道路___________米;(2)求原计划每小时抢修道路多少米?22.一棉花种植区的农民研制出采摘棉花的单人便携式采棉机,采摘效率高,能耗低,绿色环保.经测试,一个人操作该采棉机的采摘效率为35公斤/时,大约是一个人手工采摘的3.5倍,购买一台采棉机需900元.雇人采摘棉花,按每采摘1公斤棉花a元的标准支付雇工工资,雇工每天工作8小时.(1)一个雇工手工采摘棉花,一天..能采摘多少公斤?(2)一个雇工手工采摘棉花7.5天获得的全部工钱正好购买一台采棉机,求a的值;(3)在(2)的前提下,种植棉花的专业户张家和王家均雇人采摘棉花,王家雇用的人数是张家的2倍.张家雇人手工采摘,王家所雇的人中有32的人自带采棉机采摘,31的人手工采摘.两家采摘完毕,采摘的天数刚好一样,张家付给雇工工钱总额为14400元.王家这次采摘棉花的总重量是多少?23.已知数轴上点A与16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6个单位长度,点B在点A的右侧,点C表示的数与点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点A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点C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PC=___________.(3)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①在点Q向点C运动过程中,能否追上点P?若能,请求出点Q运动几秒追上.②在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4.情景:试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购买8根跳绳需___________元,购买14根跳绳需___________元;(2)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求出小红购买跳绳的根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详解1.D【解析】设“●”“■”“”分别为x、y、z,由图可知,,解得x=2y,z=3y,所以x+z=2y+3y=5y,即“■”的个数为5,故选D.2.C.【解析】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1代入方程,得-2+k+1=-5-2,解得k=-6.故选:C.3.D【解析】因为x比它的21少4,所以21x比x大4,所以可列方程:421xx,故选:D.4.A.【解析】根据“从第三个数依次为a、b,紧随其后的数就是2a-b”,首先建立方程2×3-x=7,求得x,进一步利用此规定求得y即可.21教育网解:∵从第三个数起,前两个数依次为a、b,紧随其后的数就是2a-b∴2×3-x=7∴x=-1则2×(-1)-7=y解得y=-9.故选A.5.D【解析】设被墨水遮盖的常数为m,则方程为2x-12=3x+m,将x=-1代入方程得m=12.选D6.C.【解析】把y=-53代入方程,可得:2×(-53)-12=12×(-53)-【】,解得:【】=3.选C.7.C.【解析】设方程为11222yyc,将53y代入得:1015326c,解得:3c,故选C.8.C【解析】日历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取下一个3×3方块,当中间的数是n的话,它上面的数是n-7,下面的数是n+7,左边的数是n-1,右边的数是n+1,左边最上面的数是n-8,最下面的数是n+6,右边最上面的数是n-6,最下面的数是n+8;若所有日期数之和为135,则n-8+n-7+n-6+n-1+n+n+1+n+6+n+7+n+8=135,即9n=135,解得:n=15,故选C.9.C【解析】设开幕式当天该景区游客人数饱和的时间约为x点,则(x﹣8)×(1000﹣600)=2000,解得x=13.即开幕式当天该景区游客人数饱和的时间约为13:00.故选C.10.A.【解析】设一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cm),宽为y(cm),由图形可知,5024xyxxy,解得:4010xy,∴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40×10=400(cm2).故选A.2·1·c·n·j·y11.5【解析】由题意知13+2m=21,可以求得m=4,代入13-2m=13-2×4=5.12.-1.【解析】先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2x+1)-2(2x-1)=3,通过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等过程,求得x的值.【来源:21·世纪·教育·网】解:由题意得:将321x221x=3可化为:3(2x+1)-2(2x-1)=3,去括号得:6x+3-4x+2=3,移项,合并得:2x=-2,系数化为1得:x=-1.13.37或49【解析】首先求出方程的解,然后根据规律得出n的值.解方程得:x=17,则根据给出的规律可得n=1+3+5+7+9+11+1=37或37+13-1=49..3【解析】因为x=3是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得213-332=1,把等式看作关于□的方程,解得□=3.15.333171,,52040【解析】∵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底面半径之比为1:2:1,∴甲、乙、丙三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1:4:1,∵每分钟同时向乙和丙注入相同量的水,注水1分钟,乙的水位上升56cm,∴注水1分钟,丙的水位上升510463cm,当甲比乙高0.5cm时,此时乙中水位高0.5cm,用时0.5÷56=35分;当丙的高度到5cm时,此时用时为5÷103=32分,此时乙中水高5362=541+0.5,在这之后丙中的水流入乙中,乙每分钟水位上升55263cm,1.5-54=14,1534320分,即开始注水后乙比甲高0.5cm的用时为333322020分;当乙的水位达到5cm时开始流向甲,此时用时为355(5)243=154分,甲水位每分上升1020233cm,当甲的水位高为4.5cm时,乙比甲高0.5cm,此时用时1520(4.51)43=17140分;【出处:21教育名师】综上,开始注入333171,,52040分钟的水量后,甲与乙的水位高度之差是0.5cm16.1446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包集中学七年级上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测验精品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925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