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二历史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45分)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是哪次起义:A.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2.下列不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B.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D.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的总方针3.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哪一事件确立的: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三湾改编D.文家市会议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是:A.广东革命根据地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C.晋察冀根据地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是:A.彭德怀B.徐向前C.邓小平D.滕代远6.下列各项不属于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容的是: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根据地建设D.统一战线7.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在:A.宁冈B.广州C.瑞金D.延安8.多次击退日军进攻,迫使日军三勿主帅的十九路军爱国将领是:A.李济深、张治中B.冯玉祥、吉鸿昌C.马占山、张自忠D.蔡廷锴、蒋光鼐9.1932年底,中民权保障同盟在上海成立,任主席的是:A.宋庆龄B.冯玉祥C.蔡元培D.李宗仁10.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A.消除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B.推行向日本妥协策略C.“围剿”红军,消灭革命D.期待国联公正解决中日“冲突”11.长征是何时开始的: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12.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是:A.为了北上抗日B.掩护主力红军突围C.实施“以退为攻”策略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3.红军长征途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哪一事件后:A.强渡乌江B.飞夺泸定桥C.四渡赤水河D.巧渡金沙江14.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在:A.吴起镇B.延安C.会宁D.草地15.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略中国而制造的事变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16.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一二·九运动的推动D.张学良、杨虎城思想的转变17.下列事件发生在1935年的有:①遵义会议召开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④瓦窑堡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8.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19.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主义改编为八路军,总指挥是:A.刘伯承B.贺龙C.朱德D.林彪20.抗战以来取得首次大捷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21.中国革命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主要取决于:A.革命任务B.中国的革命性质C.群众基础D.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特征22.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说明: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国民党已不急于消灭红军C.英美支持蒋介石抵抗日本D.全国人民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2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D.蒋介石庐山谈话“准备抗战”24.粉碎日本侵略者3个月灭亡中国梦想的会战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25.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西柏坡会议26.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略方针的最主要原因是:A.日本侵略者战线太长B.速战速决计划破产C.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D.正面战场连续败退27.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总方针是:A.将沦陷区的经济变成其附庸经济B.将沦陷区变为日本工业的原料基地C.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D.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28.日伪政权在东北沦陷区加大初等教育在整个学习年限中的比重目的在于:A.提高青少年的日语水平B.肃清沦陷区的抗日力量C.剥夺沦陷区人民的人身自由D.从中向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29.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A.八·一三事变B.日军占领南京C.日军占领广州、武汉D.枣宜会战30.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集中主要兵力进攻:A.中国的大中城市B.中国的主要铁路沿线C.国民党统治区D.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31.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最大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豫湘桂战役C.淞沪会战D.太原会战32.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是:A.消极抗日,积极反共B.加强经济垄断C.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结合渗透D.以命令形式处理事务33.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A.贺龙B.彭德怀C.林彪D.朱德34.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整风内容不包括...:A.反对官僚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党八股D.反对主观主义35.中共七大召开的地点是:A.遵义B.延安C.西柏坡D.汉口36.“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重建新四军军部的代理军长是:A.叶挺B.陈毅C.刘少奇D.彭德怀37.抗日根据地为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采取的措施是:A.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B.实行大生产运动C.实行整风运动D.实行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38.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至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势力极为强大B.内战准备尚未完成C.国内外舆论的压力D.国内和平民主建设的需要39.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A.中原和华东解放区B.陕北和山东解放区C.东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D.晋冀豫和晋绥解放区40.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的战役是:A.蟠龙战役B.青化砭战役C.孟良崮战役D.沙家店战役41.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的主攻方向是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的:A.东北地区B.中原地区C.华北地区D.陕甘地区42.战略决战阶段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不包括...: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43.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于:A.1949年1月B.1949年4月C.1949年9月D.1949年10月44.国民党在短短三年时间就被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彻底打败,其主要原因是:A.军事指挥水平太低B.失去美国援助,蒋桂分裂C.内部贪污,政治腐败D.政治孤立,失去民心45.1949年4月,同共产党在北平进行谈判的国民党首席代表是:A.张自忠B.李宗仁C.张治中D.蒋介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46.年8月1日,周恩来、、、刘伯承、陈毅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47.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它为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李兆麟、是该军队的主要领导人。48.年12月12日,、扣押蒋介石,实行,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49.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进行了“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往,该地成为战时的陪都。50.抗战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政府以为主,为辅,引诱国民政府投降,1938年,以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51.1939年初,国民党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标志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集团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开始执行一条,积极反共的路线。52.1949年春,中共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转移至,以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三、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第53题7分,第54题8分,共15分。5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判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个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材料二我们党目前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站在自卫立场上,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解放区,解取和平民主局面的出现。——毛泽东1946年11月7日《为中共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材料三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也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党。……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诚相见,……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则我个人更无复他求。——《蒋介石新年文告》(节录)1949年1月1日(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蒋介石不能不有许多顾忌”指哪些顾忌?(2分)(2)材料二中毛泽东这时为何仍要说“争取和平民主局面的出现”?(2分)(3)材料二中蒋介石提出了哪些反动观点?(2分)(4)通过三段材料的分析、比较,你有什么“发现”?(2分)54.材料一: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材料二:(一)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作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二)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是逼蒋抗日。——摘自《中共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主要敌人。(2分)(2)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口号也是不适当的?(3分)(3)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2分)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55.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56.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命题人:彭声国制卷人:雷琴高二历史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D5.C6.D7.C8.D9.A10.C11.B12.D13.D14.C15.C16.B17.C18.C19.C20.B21.D22.A23.C24.A25.C26.C27.A28.D29.C30.D31.B32.C33.B34.A35.B36.B37.A38.B39.B40.C41.B42.C43.B44.D45.C二、填空题46、1927贺龙朱德(叶挺)47、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周保中48、1936张学良、杨虎城兵谏49、1938重庆50、政治诱降军事打击汪精卫51、五届五中消极抗战52、乡村城市恢复和发展生产三、材料解析题53.(1)国内外反对内战,美蒋内战准备未完成。(2分)(2)国共关系未完全破裂,人民渴望和平。(2分)(3)蒋介石将内战责任嫁祸中共,并要保存伪宪法,伪法统和反动统治。(2分)(4)蒋介石要和平是虚假的。(2分)54.(1)日本帝国主义(2分)(2)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错在不分主次,抗日是对的,与反蒋并列不对,这样不利于团结国民党多数抗日的官兵。(3分)(3)应解决主要矛盾(或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阶级矛盾应服从民族矛盾)。(2分)四、问答题55.(1)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博古等人的军事指挥权。(2分)肯定了毛泽东正确的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2分)(2)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2分)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56.(1)有中共的正确领导。(2分)(2)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2分)(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2分)(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2分)(5)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2分)
本文标题: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43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