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化学阶段测试试卷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化学阶段测试试卷注:以下答案请全部做在答案卷上。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4分×8=32分)(注:教改班3分一个)1.常温下浓硝酸与下列金属反应最剧烈的是A.铝B.铁C.铜D.金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A闪电B光化学烟雾C酸雨D臭氧层空洞3.有857名科学院院士评出的“98中国十大科技成果”,其中一项是合成一维纳米氮化镓。已知镓是第三主族元素,那么氮化镓的化学式可能是A.Ga3N2B.Ga2N2C.GaND.Ga3N54.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处理这类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C、含磷的污水排入江河中,能引起藻类过度繁殖,使水变质,必须处理.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5.下列反应中,能瞬间完成的是A.石油的形成B.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C.钢铁生锈腐蚀D.白薯发酵制造白酒6.在2A+B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mol·L-1·S-1B.υ(B)=0.3mol·L-1·S-1C.υ(C)=0.8mol·L-1·S-1D.υ(D)=1mol·L-1·S-17.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A.X是NH3,Y是水B.X是NO2,Y是NaOH浓溶液C.X是CO2,Y是稀硫酸D.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8.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1和b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A、2ω1=ω2B、2ω2=ω1C、ω2>2ω1D、ω1ω22ω1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4分×10=40分)9.某一无色晶体要鉴定它是否为硫酸铵,下列操作必要的是A.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检验产生气体的性质B.加热有无气体放出C.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用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观察有无沉淀生成D.晶体溶解,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HNO3看有无沉淀生成10.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OH-、Na+、HCO3-、K+B.NH4+、H+、NO3-、SO32-C.Na+、OH-、Cl-、CO32-D.Ba2+、K+、SO42-、Cl-11.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2.反应2X(g)+Y(g)2Z(g)在不同温度下(T1和T2)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T1T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T1T2,逆反应为吸热反应D.T1T2,逆反应为放热反应13.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少1mol14.对于一个气态反应体系,下图表示的是反应速率和时间关系,其中t1为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则t2~t3是改变什么条件时可能出现的情况A.加压B.增大反应物浓度C.减压D.加入催化剂15.有一可逆反应:2A(气)+3B(气)XC(气)+4D(气)若按下列两种配比在同温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1)0.8molA,1.2molB,1.2molC,2.4molD(2)1.4molA,2.1molB,0.6molC,1.2molD达到平衡后,C的百分含量相等,则方程式中x的值为A.1B.2C.3D.416.0.1molCu2S与HNO3反应,若生成Cu(NO3)2、NO、S、H2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4molB、参加反应的硝酸物质的量为0.4mol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D、被氧化的元素为硫17.用下列反应制取O2的过程中:①KClO3(MnO2)分解②Na2O2加水③H2O2加热④KmnO4分解,若制得等质量的O2,电子转移数目比依次是A.1:1:1:1B.2:1:1:2C.3:2:2:4D.1:2:2:118.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BCDn(Z)tT1T2三、填空题:19.(8分)氮有多种氧化物,其中之一的N2O3极不稳定,在液体或蒸气中大部分分离成NO和NO2,因而在NO氧化为NO2的过程中几乎没有N2O3生成,同样亚硝酸也不稳定,在微热甚至冷的条件下即分解。亚硝酸钠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中是稳定的,但酸化后能氧化KI,生成I2和NO气体。(1)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性溶液中亚硝酸钠和碘化钾反应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隔绝空气条件下,按下列操作制取NO:先取亚硝酸钠溶液适量加入稀盐酸片刻后,再加入KI溶液,试问这样的气体是否纯净?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分)用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三氯化磷,在曲颈甑d中放入足量白磷,将氯气迅速而又不间断地通入曲颈甑中,氯气与白磷就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熔点沸点三氯化磷-112℃76℃五氯化磷148℃200℃分解(1)有浓盐酸、浓硫酸、白磷、二氧化锰、氢氧化钠等物质供选用,a、b中应该装入的试剂分别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_.(2)__________仪器需要加热(填仪器对应的字母)(3)在蒸馏烧瓶e中收集生成三氯化磷.应在水槽g中加入___________。(4)三氯化磷遇到水蒸气强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所以d、e仪器及装入其中的物质都不能含有水分,为除去氯气中的水分,c可以装入下列物质中的(填字母)_________.A.碱石灰B.浓硫酸C.无水氯化钙(5)实验室的白磷保存于中;干燥管f中盛放的是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6)该装置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21.(6分)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固)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固)5Ca2++3PO43-+OH-(1)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Ca5(PO4)3F(固)的溶解度比上面的矿化产物更小,质地更坚固。当牙膏中配有氟化物添加剂后能防止龋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提出一种日常生活中其它促进牙齿矿化的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22.(8分)某种常见的白色晶体A,与盐酸以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将B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若在A的水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则析出白色沉淀C和无色气体D;D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B和D,而且B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判断出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_.加热固体A生成水、B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2分)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3)若X、Y、Z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①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____倍;②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比原平衡时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相等)。(4)此反应达平衡后,若只加大体系压强,Z的物质的量减少,若Y是气体,则X的聚集状态是____________。24.(12分)利用天然气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示意如下:依据上述流程,完成下列填空:(1)天然气脱硫时的化学方程式是(2)nmolCH4经一次转化后产生CO0.9nmol、产生H2mol(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K2CO3(aq)和CO2反应在加压下进行,加压的理论依据是(多选扣分)(a)相似相溶原理(b)勒沙特列原理(c)酸碱中和原理(4)由KHCO3分解得到的CO2可以用于(写出CO2的一种重要用途)。(5)整个流程有三处循环,一是Fe(OH)3循环,二是K2CO3(aq)循环,请在上述流程图中标出第三处循环(循环方向、循环物质)。四、计算题:25.(8分)2.24克铁与100mL稀硝酸混合后充分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并且铁、硝酸均无剩余。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50mL0.2的KI溶液,恰好将溶液中的Fe3+全部还原。已知:2Fe3++2I-=2Fe2++I2(1)求反应后溶液中Fe3+和Fe2+的物质的量。(2)求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6.(12分)I.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发应:A(气)+B(气)C(气)(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C,这时A的物质的量为mol。(2)若开始时放入3molA和3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mol。(3)若开始时放入x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mol,则x=mol,y=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选填一个编号)(甲)大于2mol(乙)等于2mol(丙)小于2mol(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4)若在(3)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II.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5)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选填一个编号)。(甲)a<b(乙)a>b(丙)a=b(丁)不能比较a和b的大小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27、28题教改班学生必做,普通班学生不做)(8分)27.在甲烧杯中放入盐酸,乙烧杯中放入醋酸,两种溶液的体积和pH都相等,向两烧杯中同时加入质量不等的锌粒,反应结束后得到等量的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比乙烧杯中放入锌的质量大B甲烧杯中的酸过量C两烧杯中参加反应的锌等量D反应开始后乙烧杯中的c(H+)始终比甲烧杯中的c(H+)小28.现有下列各坐标图:ABCDEF(1)x轴坐标代表加水量,y轴代表[H+],能表示出0.1mol/L醋酸在稀释时的状况的坐标图是;(2)x轴代表在搅拌情况下向铝盐溶液中加入NaOH物质的量的多少,y轴代表混和物中沉淀量的变化,那么该坐标图应是;(3)x轴代表向1升0.01mol/L石灰水中通入CO2的质量(克),y轴代表沉淀质量(克)的变化,符合这一情况的坐标图是(4)x轴代表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的量,y轴代表溶液导电性的变化,符合这一关
本文标题: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化学阶段测试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2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