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年级化学统一考试试题
高三年级化学统一考试试题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l卷(选择题)和第U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7卷4]分,第Ⅱ卷59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于净,再改涂其它答案。3.答第Ⅱ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密封线内一律不准答题。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K39Ca40Mn55Fe56Cu64Br80Ag108I127第Ⅰ卷(必做共41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7小题每小题3分,共4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棉花、羊毛都属于纤维素B.生产水泥和普通玻璃原料中都有石灰石C.饱和硫酸铵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D.煤的干馏为物理变化2.聚丙烯酸酯的结构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可由CH2=CH—COOR经加成聚合反应得到B.聚丙烯酸酯材料是一种混合物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3.类比(比较)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足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HCl的水溶液是强酸,HF的水溶液也是强酸B.CH4是正四面体结构,SiH4也是正四面体结构C.O2与Cu反应生成CuO,S与Cu反应生成CuSD.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共价键B.25%时,lLpH=3的盐酸勺1LpH=11的氨水能恰好中和C.25℃时,用pH试纸测定出某醋酸溶液的pH=3.5D.25℃时,pH=14的溶液中,Na+、CO2-3、K+、CIO—可以大量共存5.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H3、O4、C60,H+5等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H2与H3属于同索异形体B.O2与O4属于同位素C.C60的质量数为720s/molD.N+5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6.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5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5NAB.30g二氧化硅中所含原干总数为1.5NAC.17s氨气溶于水,得到N3·H2O的分子数为NAD.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7.下列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pH增大的是()A.将SO2通人溴水中B.将SO2通入H2S溶液中C.将H2S通人CuSO4溶液中D.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8.十燥剂的于燥性能,可用干燥效率(1m3空气中实际残留水蒸气的质量)来衡量。某些干炼剂的干燥效率数据如厂表:物质干燥效率/s物质干燥效率/gMgO0.008ZnCl20.8CaO0.2ZnBr21.1分析以上数据,下列有关判断中,不合理的是()A.MgO的干燥性能比CaO的效果好B.干燥效率可能与干燥剂的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有关C.MgCl2可能是比CaCl2更好的干燥剂D.上述干燥剂中阳离子对干燥性能的影响比阴离子小9.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H+H—H2是吸热过程B.生成单质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凡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H0、△SoD.在可逆反应中,若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10.下列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是()A.在NaOH溶液中通人少量的SO2气体:SO2+OH—=3HSOB.Cl2通入水中:Cl2+H2O=2H+十Cl—十ClO—C.过量铁粉投入稀硝酸中:33242FeHNOFeNOHOD.明矾溶于水:Al3++3H2OAl(OH)3+3H+11.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2CueCuB.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2424OHHOOeC.若有6.48金属Cu析出,则放出的O2为0.05molD.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12.25℃时,在1.0L浓度均为0.01mol.L-1的某一元酸HA与其钠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测得c(Na+)c(A—),则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PH7B.HA的酸性很弱,A—水解程度较大C.c(A—)+c(HA)=0.002mol.L-1D.n(A—)+n(OH—)=0.01mo1+n(H+)13.在298K、1.01×105Pa下,12g石墨在24g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完全消耗,测得放出xkJ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mol石墨完全燃烧放出ykJ的热量。则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C(石墨,s)+21O2(g)=CO(g)△H(298K)=-ykJ·mol-1B.C(石墨,s)+21O2(g)=CO(g)△H(298K)=-xkJ·mol-1C.C(石墨,s)+21O2(g)=CO(g)△H(298K)=-(2x-y)kJ·mol-1D.2C(石墨,s)+21O2(g)=CO(g)△H(298K)=-(2x-y)kJ·mol-114.某同学仿照“喷泉”实验的原理,在实验室中做了一个“喷烟”实验,如图所示。他在甲,乙两个烧瓶中分别充人X、Y两种无色气体,在胶头滴管中盛有含酚酞的NaOH溶液,实验时将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甲烧瓶内,然后打开止水夹,便可看到甲烧瓶中的导管口喷出白色的烟,同时甲烧瓶中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若已知X、Y是HCl、NH3、Cl2、O2、CH4、SO2、NO七种气体中的两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X是NH3,Y是HClB.X是Cl2,Y是CH4C.X是SO2,Y是O2D.X是NO,Y是O215.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B.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4Fe(OH)2+2H2O+O2=4Fe(OH)3C.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16.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Z同主族,Y、W同周期;X的气态氢化物比Z的稳定;Y的阳离子比W的阳离子氧化性强;Y的阳离子比2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下列表示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的Y的Z的W的B.简单离子半径:W的Y的Z的X的C.原子半径:W的Y的Z的X的D.原子的得电子能力:X的Z的17.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像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不正确的是()20070323[必做部分]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1分)18.(6分)为测定某种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x的值,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称取23.2gCuSO4·xH2O晶体,研细后转移入烧杯中,加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②向上述所得溶液中滴人过量NaOH溶液;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后,再将固体转移至坩埚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0g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研磨固体所用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2)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操作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x=______________。19.(9分)某研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验证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作用,实验时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见下表:实验序号KClO3的质量加入的物质及其质量生成25mL气体所用时间Ⅰ1.2g无t1(min)Ⅱ1.2gMnO20.5gt2(min)(1)实验装置中滴定管是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50mL);若要测得实验所需气体体积,滴定管中起始液面读数(初读数)应控制的刻度范围是_____。(2)仪器组装完成后,检验该套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实验中测得t2t1,实验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MnO2一定起了催化作用,需再补做实验。请利用实验n反应后的剩余物和下面提供的合适用品补做实验(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可不填满,也可以补充)。提供的用品有:H2O2溶液、浓盐酸、硝酸、MnO2、NaOH溶液、AgNO3溶液、KClO3、木条、淀粉—KI试纸、蒸馏水及必要的实验仪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分)甲、乙、丙为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甲元素原于最外层电子数比乙元素原子的多一个,乙元素原于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丙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乙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物质A、B属于钠盐,物质C是一种强酸;又知:A中含乙元素,B中含甲元素,C中含丙元素。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未给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白色沉淀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B溶液pH7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4分)下表是A、B、C、D四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ABCD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⑧能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烯酰胺(CH2—CH—CONH2)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能与A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①相对分子质量与B相同②能被弱氧化剂氢氧化铜氧化③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①能使溴的四氧化碳溶液退色②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D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武CnH2n。当n=__________时,开始出现该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2)在一定条件下,D分子之间能生成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高分子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3)写出A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烯酰胺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4)丙烯酰胺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3种分子中同时含有醛基(—CHO)和碳碳双键()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12分)将2molSO2和1molO2混合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800K时,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196056kJ·mol-1当反应从开始进行到5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mol。请回答下列问题:(1)800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在0~5min时间间隔内SO2的反应速率为___。(2)若在5min时降低温度,在某一时刻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则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2.1mol(填“”、“”或“=”),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3)若相同条件下,向该容器内分别充人xmolSO2、ymolO2和zmolSO3,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仍为2.1mol。则:x、y、z必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
本文标题:高三年级化学统一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28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