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1/10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材依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设计思想: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10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八、教学准备小棒九、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学生操作.)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生2:我摆了2颗星星.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3/10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活动)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6+6+6=7+7+7+7=3+3+3+3+3+3+3+3+3+3=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一样的数.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生1:算式很长.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5、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请你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6、(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生1:(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4/10生2:(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学生评价)生3:(15+15=)5个3加起来是15,另外那5个3加起来也是15,所以我写15加15.7、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你们想的很好.生4: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10个3相加”.8、师: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你很聪明.生5:我想用省略号.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9、师:你说我写出来好吗?(生: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生6:我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师:你的想法很大胆,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敢于想像,善于思考,老师相信以后你一定会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生7:可以用乘法,写5乘6.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你知道的可真多.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最简单?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10、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乘法,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1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生:像叉号)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数学家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5/1011、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生1:比原来简单了.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12、读乘法算式指明学生读算式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生:能.)在你的作业纸上写下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并请你把它们改成乘法.(学生练习)13、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可以交换位置来写再写乘法算式,并说说意思(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看来小朋友们对乘法的知识掌握得还真不错,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挑战练习(课件练习)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摆小棒的游戏,接受了老师的挑战,还认识了乘法,表现得非常出色,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的别处看看吧.(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师: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小组里互相交流.)(四)小结1、今天我们到公园去游玩,大家有什么收获啊?2、练习题可以依据各班具体情况酌情进行加、减训练.十、教学反思: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6/10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从加法到乘法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应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没想到我当时的一个临时决定,不仅能让这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效果远比老师直接传授要好.3、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完整.《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10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013-03-26→手机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李燕玲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1.师生谈话,通过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同学们,十一放假,假期你们都去哪里玩了?谁来说一说?同学们,有一些小朋友利用假期去了游乐场,他们玩得可开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游乐场景图.2.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在玩摩天轮,有的小朋友在玩过山车,有的小朋友在玩小火车.我们先来看玩过山车的小朋友:过山车上每两个小朋友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过山车上的小朋友两个两个圈起来.)我们一起来两个两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2?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2+2+2+2+2+2=12(边板书边问:几个2相加?6个2相加是几位小朋友?)3.我们再来看玩摩天轮的小朋友:摩天轮上每四个小朋友坐一个吊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摩天轮上的小朋友4个4个圈起来.)我们一起4个4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4?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4+4+4+4=20(边板书边问:几个4相加?5个4相加是几位小朋友?)4.我们接着看玩小火车的下朋友:小火车上每三个人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小火车上的小朋友3个3个圈起来.)我们一起3个3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3?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3+3+3+3=12(边板书边问:8/10几个3相加?4个3相加是几个人?)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游乐场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第一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小结:像这样算式中,每个加数都一样,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2.让学生找一找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达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第一个算式,相同加数是谁?有几个2相加?(板书:6个2相加)第二个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一起数一数)相同加数是谁?那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5个4相加)第三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相加)问:相同加数是几?(我们一起数一数)几个3相加?4.由困惑引发思考.引导学生观察6个2相加的算式:同学们,这是6个2相加,如果有100个2,加法算式怎么写?(学生可能说出把100个2加起来)想象一下,10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呢?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这里说的算式是:2+2+2+2+2+2=12)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学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6×2或2×6,教师给予鼓励表扬:你真了不起,和数学
本文标题: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3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