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1.在给出的一组数0.3,7,3.14,39,227,2.13中,是无理数的有()A.1个B.2个C.3个D.5个2.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93B.2(3)3C.33(3)3D.32733.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有()A.三内角之比为3:4:5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比为1:2:3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已知21xy是方程组1,{5.axbyxby的解,则a、b的值分别为()A.2,7B.-1,3C.2,3D.-1,76.一组数据1,4,5,2,8,它们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5B.中位数是4C.方差是30D.极差是67.如图,两直线1ykxb和2ybxk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A.B.C.D.8.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1,5),B(3,2),C(0,1),将△ABC平移得到△A'B'C',点A、B、C分别对应A'、B'、C',若点A'(1,4),则点C′的坐标()A.(﹣2,0)B.(﹣2,2)C.(2,0)D.(5,1)9.如图,在△ABC中,∠C=36°,将△ABC沿着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A.36°B.72°C.50°D.46°10.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在直线公路上进行骑自行车训练.如图,反映了甲、乙两名自行车运动员在公路上进行训练时的行驶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下列四种说法:①甲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②乙的速度始终为50千米/小时;③行驶1小时时,乙在甲前10千米;④甲、乙两名运动员相距5千米时,t=0.5或t=2或t=5.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11.已知甲校原有1016人,乙校原有1028人,寒假期间甲、乙两校人数变动的原因只有转出与转入两种,且转出的人数比为1:3,转入的人数比也为1:3.若寒假结束开学时甲、乙两校人数相同,问:乙校开学时的人数与原有的人数相差多少?()A.6B.9C.12D.1812.如图,已知直线AB:y=553x+55分别交x轴、y轴于点B、A两点,C(3,0),D、E分别为线段AO和线段AC上一动点,BE交y轴于点H,且AD=CE,当BD+BE的值最小时,则H点的坐标为()A.(0,4)B.(0,5)C.(0,552)D.(0,55)二、填空题13.已知22(3)0ab,则2()ab=______.14.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cm.1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50°,则该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16.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2,以BC边上的高AB1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一个等边三角形AB1C1,再以等边三角形AB1C1的B1C1边上的高AB2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二个等边三角形AB2C2,再以等边三角形AB2C2的边B2C2边上的高AB3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得到第三个等边AB3C3;…,如此下去,这样得到的第n个等边三角形ABnCn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7.计算:(1)20192020(103)(103)(2)32131327218.解方程组(1)2122xyxyy(2)0322(34)3(1)43xyxy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1A,2),(3B,1),(2C,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111ABC;(2)写出点1C的坐标:;(3)△111ABC的面积是多少?20.某学校为了了解本校12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现从个年级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了调查,并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图①中m的值为.(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3)根据样本的数据,估计该校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大于6h的学生人数.2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起来,使其对角顶点A与C重合,D与G重合.若长方形的长BC为8,宽AB为4,求:(1)CF的长;(2)求三角形GED的面积.22.已知百合酒店的三人间和双人间客房标价为:三人间为每人每天200元,双人间为每人每天300元,为吸引客源,促进旅游,在“十⋅一”黄金周期间酒店进行优惠大酬宾,凡团体入住一律五折优惠.一个50人的旅游团在十月二号到该酒店住宿,租住了一些三人间、双人间客房.(1)如果租住的每个客房正好住满,并且一天一共花去住宿费6300元.求租住了三人间、双人间客房各多少间?(2)设三人间共住了x人,这个团一天一共花去住宿费y元,请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3)一天6300元的住宿费是否为最低?如果不是,请设计一种方案:要求租住的房间正好被住满的,并使住宿费用最低,请写出设计方案,并求出最低的费用.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O是坐标原点,点A在第一象限,点C在第四象限,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OAB=90°且OA=AB,OB=6,OC=5.点P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O,B重合),过点P的直线l与y轴平行,直线l交边OA或边AB于点Q,交边OC或边BC于点R.设点P的横坐标为t,线段QR的长度为m.已知t=4时,直线l恰好过点C.(1)求点A和点B的坐标;(2)当0<t<3时,求m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当m=3.5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在给出的一组数0.3,7,3.14,39,227,2.13中,是无理数的有()A.1个B.2个C.3个D.5个【答案】B【解析】【分析】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详解】0.3,3.14, 2.13是有限小数,是有理数;227,是分数,是有理数;7,39是无理数,共2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含的数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A.93B.2(3)3C.33(3)3D.3273【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平方根以及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化简求出答案.【详解】A、9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B、2(3)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C、33(3)3,此选项错误错误,不符合题意;D、3273,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有()A.三内角之比为3:4:5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C.三边长之比为3:4:5D.三内角比为1:2: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详解】A、设三个内角的度数为345nnn,,,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345180nnn,求得15n,所以各角分别为45°,60°,75°,故此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B、三边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是直角三角形;C、设三条边为345nnn,,,则有222345nnn,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是直角三角形;D、设三个内角的度数为23nnn,,,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23180nnn,求得30n,所以各角分别为30°,60°,90°,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4.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同位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才相等,错误,是假命题;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不是相等,错误,是假命题;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才互补,错误,是假命题;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主要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真命题就是正确的命题,即如果命题的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5.已知21xy是方程组1,{5.axbyxby的解,则a、b的值分别为()A.2,7B.-1,3C.2,3D.-1,7【答案】C【解析】把2{1xy代入方程组1,{5.axbyxby,得21,{25.abb,解得2{3ab.故选C.6.一组数据1,4,5,2,8,它们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5B.中位数是4C.方差是30D.极差是6【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的概念分别计算可得.【详解】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2、4、5、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24585=4,中位数为4,方差为15×[(1-4)2+(2-4)2+(4-4)2+(5-4)2+(8-4)2]=6,极差为8-1=7,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的概念.7.如图,两直线1ykxb和2ybxk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系数与图象的关系依次分析选项,找k、b取值范围相同的即得答案.【详解】根据一次函数的系数与图象的关系依次分析选项可得:A、由图可得,1ykxb中,0k,0b,2ybxk中,0b,0k,不符合;B、由图可得,1ykxb中,0k,0b,2ybxk中,0b,0k,不符合;C、由图可得,1ykxb中,0k,0b,2ybxk中,0b,0k,不符合;D、由图可得,1ykxb中,0k,0b,2ybxk中,0b,0k,符合;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解答本题注意理解:直线ykxb所在的位置与kb、的符号有直接的关系.8.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1,5),B(3,2),C(0,1),将△ABC平移得到△A'B'C',点A、B、C分别对应A'、B'、C',若点A'(1,4),则点C′的坐标()A.(﹣2,0)B.(﹣2,2)C.(2,0)D.(5,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点A的平移规律,求出点C′的坐标即可.【详解】解:∵A(﹣1,5)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A′(1,4),∴C(0,1)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C′(2,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移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如图,在△ABC中,∠C=36°,将△ABC沿着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A.36°B.72°C.50°D.46°【答案】B【解析】【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C,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得:∠D=∠C=36°,根据外角性质得:∠1=∠3+∠C,∠3=∠2+∠D,则∠1=∠2+∠C+∠D=∠2+2∠C=∠2+72°,则∠1﹣∠2=7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以及外角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0.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在直线公路上进行骑自行车训练.如图,反映了甲、乙两名自行车运动员在公路上进行训练时的行驶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
本文标题: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10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