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道德法治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七年级下册)2020与知识导图素养链接本单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带领学生了解法治的进程、法律的特征与作用,让学生初步感受法律和生活的关系,理解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尊崇法律,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逐步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考纲呈现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考情分析考点年份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法律8、1212927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222CONTENTS目录PART04真题帮PART03方法帮PART01考点帮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法律考点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点3学会依法办事考点4树立法治意识考点1考点2法律考点帮考点3考点41.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道德、法律、纪律等。2.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3.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关联考点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考点2平等P169考点1考点2法律考点帮考点3考点4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4.法律的含义(本质)是什么?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5.法律的特征、作用分别是什么?特征(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作用(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考点1考点2法律考点帮考点3考点46.什么是制定?什么是认可?(1)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2)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7.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在哪些方面?(1)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3)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8.国家强制力是指什么?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考点1考点2法律考点帮考点3考点49.法治的内涵、重要性。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意义是什么?(1)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意义: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内涵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重要性(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考点1考点2法律考点帮考点3考点411.近年来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举措有哪些?(1)修改食品安全法,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加强网络版权监管,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3)纠正冤假错案,切实维护司法公正。(4)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5)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确保各级国家机关运行符合宪法精神,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实现良法善治,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6)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从深层次提升司法的系统功能和正义含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7)健全对公权力监督全覆盖。如: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制定国家监察法;等等。考点1考点2法律考点帮考点3考点4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联系。易错易混法律道德区别产生方式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约定俗成、自然而然形成实施手段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主要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适用范围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道德没有普遍约束力,并非每种道德观念都为所有人所遵奉联系法律、道德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考点1考点2法律考点帮考点3考点42.法律只是用来制裁违法犯罪的。(✕)(1)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是法律的重要作用。(2)法律还通过解决矛盾和纠纷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律具有保护作用。(3)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考点1考点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点帮考点3考点41.什么是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或:未成年人需要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是什么?)(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3.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考点1考点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点帮考点3考点44.保护未成年人都是谁的责任?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5.保护未成年人有哪四道防线?(1)家庭保护——基础。(2)学校保护——重要作用。(3)社会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4)司法保护——重要保障。6.什么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1)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考点1考点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点帮考点3考点4(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3)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4)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7.法律给我们特殊的保护,我们未成年人该怎么做?(1)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2)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考点1考点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点帮考点3考点4易错易混四种特殊保护的区分。四大保护实施主体要求基本内容家庭保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护、抚养、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等。学校保护学校等教育机构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考点1考点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点帮考点3考点4易错易混四种特殊保护的区分。四大保护实施主体要求基本内容社会保护全社会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续表考点1考点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点帮考点3考点4热点速览材料一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材料二中国扫黄打非网发布消息称:“互动作业”APP因存在大量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低俗色情互动信息及未经许可擅自开展网络出版服务等问题,被责令停止运营并罚款5万元。“纳米盒”APP因部分出版物涉嫌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被责令关闭问题版块并罚款8万元。1.为什么要实行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侵害;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题中之意。考点1考点2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点帮考点3考点42.材料二中两款APP被依法查处给我们什么警示?要依法办事,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不做,触犯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积极传播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等等。考点1考点2学会依法办事考点帮考点3考点41.谈谈你对法律保障功能的理解。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或:依法办事的要求是什么?)(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关联考点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考点9善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P119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考点7行己有耻P207考点1考点2树立法治意识考点帮考点3考点41.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2.怎样树立法治意识?(或:树立法治意识的要求是什么?)(1)发自内心地认可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和服从法律。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法治精神就会铭刻在我们心中。(2)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考点1考点2树立法治意识考点帮考点3考点43.人们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4.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名言警句●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PART02拓展帮第四单元走进法治
本文标题: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4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