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九年级上册第六课
道德法治第一部分中考考点过关2020与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九年级上册)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CONTENTS目录PART04真题帮PART03方法帮PART01考点帮PART02拓展帮PART01考点帮PART01考点帮考点1计划生育考点3绿色发展考点2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考点1考点2计划生育考点帮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2.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考点3考点1考点2计划生育考点帮3.我国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有哪些?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4.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积极影响有哪些?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5.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考点3考点1考点2计划生育考点帮易错易混我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就意味着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全面放开两孩政策并不意味着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3)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4)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考点3考点1考点2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考点帮1.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2.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考点3考点1考点2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考点帮3.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是什么?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2)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4.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5.我国为什么要转变发展方式?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考点3考点1考点2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考点帮6.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考点3考点1考点2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考点帮考点3热点速览2019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全部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并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试点先行,开展示范片区建设,以社区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垃圾成分、末端处理设施等实际情况,确定生活垃圾分类方式,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根据规划,郑州市今年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回收利用率要分别达到70%、30%,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4个省级试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回收利用率将分别达到20%、10%。1.请你分析我省实施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我省生活垃圾总量大、增长快,垃圾分类处理,把可回收垃圾利用起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化)使垃圾总量减少;(减量化)使垃圾焚烧、填埋量减少,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或:减少其对土地的侵占,减少其对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等)。(无害化)考点1考点2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考点帮考点32.请你就参与垃圾分类行动向同学们发出几点倡议。(1)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理念,强化节能减排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2)在家庭中开展垃圾分类。(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塑料袋,少制造垃圾。(4)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考点1考点2绿色发展考点帮1.我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什么?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考点3考点1考点2绿色发展考点帮3.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怎样坚走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3)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考点3考点1考点2绿色发展考点帮(5)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5.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什么?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6.美丽中国是怎样的?考点3考点1考点2绿色发展考点帮考点3热点速览4月28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了《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讲话。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1.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说明了什么?(1)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2)我国坚持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我国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清洁美丽世界。(4)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还自然宁静、和谐、美丽。考点1考点2绿色发展考点帮考点32.为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看见青山、闻到花香,国家应该怎么做?(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3)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严厉打击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4)加大对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3.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实现“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的目标做贡献?(1)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争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2)学习环保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积极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3)落实环保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参加义务植树、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4)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考点1考点2绿色发展考点帮考点3名言警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PART02拓展帮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拓展帮1.如何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1)国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和经验密集型产业,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等等。(2)社会:弘扬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社会氛围。(3)家庭:成年子女要认真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老年人自身: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减轻国家、社会和子女的负担;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养老储蓄;等等。2.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将对社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1)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男女性别比失衡等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2)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健康发展。(3)有利于破解“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等问题,实现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谐。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拓展帮3.怎样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1)人类来自自然界,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孕育于自然界,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最终都来源于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我们的生命就丧失了存在的可能。(2)我们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道德和行为习惯。4.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2)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有利于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4)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拓展帮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请你列举几例。(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2)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3)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4)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5)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6)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7)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6.谈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原因。(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或: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4)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5)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拓展帮7.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落实哪些新理念?(或:我们应当树立哪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1)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2)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4)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8.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拓展帮9.中学生应怎样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1)思想上:不断提高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2)行动上:爱护花草树木,爱
本文标题: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九年级上册第六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93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