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19秋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小结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小结1.易错字音。屹.立(yì)昂.首(ánɡ)鼎.沸(dǐnɡ)横贯.(ɡuàn)霎.时(shà)鹅卵.石(luǎn)风俗.(sú)跳跃.(yuè)稻穗.(suì)霸.占(bà)芦苇.(wěi)霸.占(bà)半明半昧.(mèi)坠.落(zhuì)怀.抱(huái)2.易错字。滚:注意右半部分笔画较多,分解开来就是“衣”中间加一个“公”。逐:注意“豕”左下两撇上面不要多写一点。卵的笔顺是:。3.词语积累。(1)四字词语。天下奇观闷雷滚动昂首东望水天相接齐头并进山崩地裂无处不在(2)特殊词语。①并列式词语:风平浪静漫天卷地山崩地裂风号浪吼②ABAC式词语:若隐若现人山人海③AABC式词语:摇摇欲坠④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坑坑洼洼闪闪烁烁密密麻麻⑤表示声音大的词语: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⑥表示声音小或没声音的词语: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⑦ABB式词语:滴溜溜(3)词语搭配。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宽阔的钱塘江洒满月光的小路细细的溪水灰白色的鹅卵石可爱的小水塘新鲜的花瓣坑坑洼洼的地方月光闪闪的溪岸月影团团的果园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奇妙的夜晚柔和的月光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半明半昧的星4.课文回顾。(1)《观潮》中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盛况。课文重点描写了大潮的壮观景象,抓住了声音和景象两个方面,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2)《走月亮》勾画出一幅山村月夜图,四次反复出现“我和阿妈走月亮”,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无比幸福和喜悦的心情。(3)《现代诗二首》用生动的文字为我们描述了秋江傍晚图和草地花牛图。(4)《繁星》描绘了“我”三年前在南京住处后院菜园里看繁星与如今在海上看繁星的画面,时间地点不同,感受也不相同,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光明和幸福的追求。5.背诵积累。(1)《观潮》第3~4自然段。(2)《走月亮》第4自然段。(3)“日积月累”的古诗《鹿柴》。6.根据拼音写词语。7.照样子,描写一种事物。提示:注意观察它的动态变化,同时用上表示时间或状态变化的词语,如“忽然、顿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等。例: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8.积累运用。(1)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它不仅有汹涌的气势,那越来越近的浪潮如同地飞奔而来;也有着惊天动地的声音:那声音。(2)清冷的月光下,“我”和阿妈走月亮。月光下,细细的流水,流着,流着。灰白色的鹅卵石。(3)苏轼评论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鹿柴》一诗中体现这个特点的诗句是:,;与“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意境相同的诗句是:,。参考答案【读写篇】6.潮水据说堤岸盼望顿时犹如地震余波牵着填空风俗跃出葡萄稻田成熟鹅卵石闷雷滚动山崩地裂7.示例:刚才还是风和日丽,忽然,一阵风吹来,顿时飞沙走石,过了一会儿,台风来了,大雨倾盆,顷刻间,公路上的雨水汇成了小河。8.(1)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月光布满河床(3)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本文标题:2019秋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小结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9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