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任务1.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社会生活问题。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各单元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单元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了解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药品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2、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1、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知道空气的组成2、理解并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3、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1、空气的组成2、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项。1、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木炭、铁丝、红磷、镁条、硫)2、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收集,验满及注意事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元素的概念,书写及2、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3、元素的概念,书写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3、离子形成的实意义。及意义。质;离子与原子的关系。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1、过滤、蒸发等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操作;2、化学式和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3、过滤、蒸发等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操作;4、化学式和化合价;5、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合价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质量守恒定律4、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1、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探究实验室丽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由燃烧的条件推理得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3、炼铁的原理1、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金属活动性顺序3、炼铁的原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第九单元溶液1、溶液的定义2、溶解度3、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液的定义2、溶解度3、溶质的质量分数1、理解溶解度2、学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三、教材浅析每个单元的选材都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只要教师灵活运用教材,都将会使学生感到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各个单元都基本体现了以点带面,通过个性归纳共性的特点。如通过学习物质的变化引出物质的性质,由宏观的物质引出微观的粒子;又如在介绍氧气时由性质引出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由元素引出物质组成的表达式。先通过水的电解让学生认识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发生的条件,再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引出化学方程式。因此在上册的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善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要注意时刻观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2.、要注意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学习、研究。3.、要注意在细节上给学生正确的示范。4、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本课教学重点展开。5.、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缺陷的当堂反馈纠正。五、本期将要采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1、抓教学重点2、理论联系实际3、运用启发式教学六、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常规的化学实验器材多媒体一体机七、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内容第一周、第二周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三周走进化学实验室第四周、第五周我们周围的空气第六周国庆放假第七周、第八周物质构成的奥妙第九周、第十周自然界的水第十一周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第十二周、第十三周化学方程式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碳和碳的氧化物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燃烧及其利用第十八周、第十九周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二十周、第二十一周复习,期末考试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8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