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孩子入学了,怎么办?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来参加孩子的入学家长会。孩子进入小学,升入一年级是他们成长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意味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新的学校生活除了给孩子们带来新奇之外还伴随着不适。所以为了使孩子们尽快地适应新的小学生活,今天我将和家长们共同探讨根据低年级学生特征,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效果。争取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上午7:50——8:00早读•8:10——11:30(上四节课,中间大课间喝奶)•下午1:50预备•2:00——2:15习字小课2:20——4:10(上两节课)注意事项:1.每天上学不迟到,不早到。2.因事或因病不能到校上课,家长及时打电话告知老师。3.家长按时接送学生。(一)接送安全问题请家长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建议第一学期尽量每天固定的人来接孩子,如果人员发生变动提前告知孩子和老师。(二)饮食安全尽量不要让孩子在门口买不卫生的小食品,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不能带过多的钱到学校。书包:不要太花哨,简单实用为主。文件袋:语文、数学用品分类放到文件袋里(可根据个人需要使用)文具盒:方便实用,不建议购买功能太多的文具盒。铅笔:每天提前准备好5——6支削好的铅笔,不使用自动笔,削笔器不要带到学校!橡皮:简单好用,擦得干净。普通的绘图橡皮即可,不允许带玩具橡皮。尺子:15-20cm即可准备水彩笔或彩铅本子:准备拼音本两个,田格本两个,数学本两个(大小统一为32开),其他本子如记事本,记作业本等。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包书皮,以教孩子让其自己动手为主,从小培养孩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1.水壶,天气马上变凉,最好带保温杯,给孩子灌好温水,保证每天的需水量。2.卫生纸或纸巾。3.每人准备一块小抹布。低年级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习惯!家长们最担心的事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时却忽略了习惯。可是好成绩是在养成好习惯的基础上取得的。好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力量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良好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一二年级!而小学低年级的行为习惯是在家长或老师的要求或者模仿他人行为形成的。所以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时刻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1.按时作息,早睡早起2.学会独立,自己整理房间,书包,学习用品3.养成勤换衣服勤洗澡的好习惯4.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让孩子在家里做一些小事如:擦桌子、扫地、洗自己的袜子等一、听说读写的习惯1.听:对孩子来说把话听明白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长有时间要和孩子多交流,在说话时注意方式2.说:即表达能力。家长平时有时间可以和孩子聊聊学校生活,聊聊学习,主要让孩子多说,养成说的习惯。3.读:平时老师布置的读的作业,一定要有耐心地听孩子大声读出来,并多鼓励他们这样孩子的自信也会增强。4.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识字、写字。想写一手好字必须从娃娃抓起。每天会适当布置练字的作业,在家里家长一定要耐心指导孩子的书写。(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家庭作业存在较多的问题就是作业本使用混乱,口头作业不完成。这就希望家长能够积极配合。首先孩子犯错在所难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多引导,少批评。1每天我会把当天作业发到群里。家长据此辅导孩子写作业2最好让孩子先复习然后再写。并且给孩子读题,慢慢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3严格要求孩子的书写,作业要干净整齐。4写完后家长要帮助孩子检查,这样会发现孩子的薄弱点,并辅导孩子改正错误。5认真对待口头作业6及时把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反馈到班级群里。建议:要求孩子写完作业后自己整理书包,带好第二天需要的东西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讲:语文学习的70%都得益于课外阅读。家长:应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买适合孩子的课外读物,忌独断、强迫,需正确引导。一位教育家说过:“储备童年精神的途径有接触大自然、听长辈讲故事、和同伴玩耍等,除此之外,最好最长效的途径就是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读书使人充实,使人睿智。适合一年级阅读的书目《弟子规》《汉字的故事》《成语故事精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逃家小兔》《一年级的小豌豆》《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猪唏哩呼噜》一定要选注音版的1.每天至少15分钟阅读。2.家长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读,可以听孩子读,也可以给孩子读或一起读。一定要坚持。3.和孩子一起制作读书卡片,把读过的书用卡片记录下来。4.定期给孩子买他感兴趣的书。一、传统文化篇目增加新教材中,小学语文有古诗文129篇,初中语文古诗文选篇132篇,其中以古诗词为主,如《木兰诗》《悯农》《游子吟》《出塞》《过零丁洋》《示儿》,还有一些文言文,如《愚公移山》《论语十二章》《孟子二章》《出师表》《少年中国说(节选)》。选文体裁多样,从《诗经》到清人诗作,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现。二是增设专题栏目如小学的“日积月累”栏目,安排了楹联、成语、谚语、歇后语、蒙学读物等传统文化内容三、教材中大量编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如《纸的发明》《中国石拱桥》等,赞颂古代劳动人民智慧;《邓稼先》《黄河颂》等,弘扬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等中华传统美德。一年级学拼音推后一个月“部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介绍,《语文》教材适度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特别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汉语拼音有点困难,所以这次新教材,把拼音的教学往后推了一个多月。这套教材一开始,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很大的楷体字,接着就是“金、木、水、火、土”,进一步激发孩子认字读书的兴趣,把孩子摆回到第一位置。温儒敏表示,这样安排就是要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一上学第一印象就是汉字,而不是ABC,bo、po、mo、fo,还要考虑到现在很多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了,英语跟拼音混在一块儿也很困难,所以将拼音教学往后推,强调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它不是目的。还有认写分流、多用少写、多元识字,现在常用字,低学段的原来是1800字,现在减少到1600字,而且以前是会读、会写、会认,现在强调多认少写,不一定要求全都会写。温儒敏特别否认了鲁迅在中小学课文中“大撤退”的说法,小学我们选择了2篇,《少年闰土》和《好的故事》,初中选择了6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家校良好的沟通有利于孩子学习和生活,所以在此我们成立家委会。主要职责:1.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并提出自己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2.积极争取各位家长的支持,发挥家长资源优势为全体学生服务。3.反映广大家长要求。4.协助学校调节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的争议、矛盾。欢迎时间充裕、有责任心、耐心和爱心的家长报名。
本文标题:入学家长会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77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