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92020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考试试卷(开卷考试,第一课至第五课,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A.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B.主动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C.在旅游景区文物上刻字留名D.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这说明()A.不同的社会身份,承担不同的责任B.社会关系不同,享受的权利相同C.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D.社会身份不同,履行的义务不同3.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我们在上网时应该()①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②不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③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暴力信息④要学会“信息节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B.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C.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D.社会秩序有利于营造有序、整洁、安全的环境5.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召开。假如你是一名志愿者,遇到外宾应该()①热情友好②谈吐文雅③彬彬有礼④有求必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18年12月6日,旅客刘某在列车上霸占他人座位,声称“谁先坐就是谁的”。在该座旅客要求、列车员劝说、乘警多次警告无果后,刘某被强制带离现场。铁路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依法给予刘某行政拘留处罚。刘某的行为()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应受刑罚处罚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扰乱了公共秩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7.2017年12月2日,北京市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被判处有期徒刑。对这一案例理解正确的是()①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②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④5名实施校园欺凌的中学生的行为是犯罪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文明是最美的风景线”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公益广告词的行为是()A.在食堂随意插队打饭B.上学回家路上闯红灯C.随意乱扔零食包装盒D.轻声有序的上下楼9.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从建立的基础社会关系可以分为()①婚姻关系②血缘关系③业缘关系④地缘关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启示我们()①不以规矩,难成方圆②维护秩序就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③维护秩序是为了让人们享受真正的自由④有了规则秩序就没有了自由A.②④B.①③C.①②D.①④11.犯罪的法律标志是()A.刑事违法性B.具有主观恶意C.造成严重后果D.应受刑罚处罚性12.2018年5月1日起,我国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这体现了()A、诚信是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保证B、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诚信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D、坚持平等待人是诚信守则之一13.周末,小丽要去同学家里做客,请你给小丽提一些好的建议()①穿着干净得体的衣服②注意礼貌用语③举止要得体大方④容貌要整洁干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14.八年级小丽最近发现校园里有一些不良行为表现:有些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穿奇装异服,有些学生还染发戴夸张饰品。上述学生的行为属于()A.张扬个性的表现。B.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的变现。C.追求时尚的表现。D.个人爱好,兴趣广泛的表现。15.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走上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违法犯罪道路,往往是从吸一支烟、乱花一点钱开始的。这说明()①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往往源自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②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肯定会发展为违法犯罪③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④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自己远离违法犯罪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6.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下列关于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B.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C.文明有礼是先天形成的,不用学习D.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二、简答题(共10分)17.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漫画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4分)(2)漫画启示我们如何自觉遵守规则?(6分)三、辨析题(共12分)18.升入八年级以后,不仅所学知识量增加了,而且知识难度也加大了,作业也多了,因此潇潇感到十分紧张,总是盼望在周末的时候能够畅快地睡上一觉。但是在本周六,班主任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去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活动。为此,潇潇和明宇展开了以下对话:4请你对二人的观点进行辨析。四、分析说明题(共30分)19.(14分)材料一15岁的张强和李伟本是同学,张强个子大,身强体壮,经常欺负瘦弱的李伟,向李伟索要钱物,李伟不给就会遭到张强的打骂。终于,李伟忍无可忍,于某日晚餐后,以请张强吃东西为由将他约到校外,两人见面后,李伟趁张强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向张强连刺数刀后逃走。结果,张强倒在血泊中,后被路人发现送到医院,却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将李伟抓获归案。材料二中学生小林,家在农村,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年老体弱,难以帮助和管教他。小林渐渐与附近的几名小青年结成吃喝朋友,经常迟到、旷课,无视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后来发展到偷盗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1)材料一中李伟刺死张强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说说你的判断依据。(6分)(2)材料二的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给予我们哪些警示?(8分)五、实践探究题(16分)20.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某校团委开展了“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1)如果办一期“诚信最好”的主题板报,请你说说为什么要讲诚信。(6分)(2)调查结束后你对调查结果作了整理,请你列出两种校园不诚信行为?(2分)(3)针对调查中存在的种种不诚信行为,你们准备以“你我携手共建诚信家园”为题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写出倡议要点。(8分)5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考试答案1-5.CACBA6-10.DBDAB11-16.AAABAC17.(1)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4分)(2)①要自我约束,即自律。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②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③要坚定地维护规则,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④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和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等等.(三点即可,共6分)18.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3分)②培养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3分)③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3分)④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3分)19.(1)犯罪。李伟受到了刑罚处罚,李伟刺杀张强以致张强死亡,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已触犯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6分)(2)道理: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成长中有了小错误、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警示: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分)②我们要预防犯罪,杜绝不良行为(2分)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2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20.(1)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2)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对老师说谎、答应同学的事不兑现等。(2分)(3)自觉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共建诚信校园的各项活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觉从小事做起;对于身边的不诚信行为,敢于批评指正;等等。(8分)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本文标题:20192020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7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