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110kV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doi:103969/jissn1008 ̄0198201505018110kV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Analysisandimprovementofdesigndefectsfora110kVbreakercontrolcircuit钟著辉(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常德供电分公司ꎬ湖南常德415000)摘 要:通过对断路器控制回路进行分析ꎬ发现其回路设计存在不足ꎮ针对这些不足对回路进行改进ꎬ增加机构电源监视元件ꎬ把合闸闭锁改为已储能控制方式ꎬ杜绝未储能时发生合闸操作可能ꎻ直接从密度继电器接点接取遥信ꎬ以提高可靠性和消除故障隐患ꎮ关键词:合闸线圈ꎻ控制回路ꎻ闭锁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 ̄0198(2015)05 ̄0060 ̄03收稿日期:2015 ̄03 ̄06 改回日期:2015 ̄06 ̄08 目前在中低压电网中普遍采用SF6弹簧操作机构断路器ꎬ其控制回路接线完好性和正确性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ꎮ现以110kVLW35 ̄126断路器控制电路为例进行分析ꎬ指出其二次接线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可能带来的问题ꎬ并提出了改进措施ꎮ1 LW35 ̄126控制回路原理分析LW35 ̄126控制回路由操作电源、跳闸与合闸控制、闭锁电路、弹簧储能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ꎮ图1为该型断路器操作机构电气控制原理接线图ꎬ其中实线框内电路为与之配合的保护操作箱简化接线ꎮ图1中:K1防跳(当用操作箱防跳时ꎬ该元件线圈需断开)ꎬK11合闸ꎬK22分闸ꎬK2为SF6气压低告警ꎬK3为SF6气压低闭锁ꎬK4储能中闸ꎬKM储能控制ꎬSBT1就地/远方切换ꎬSBT2就地操作ꎮHJ合闸ꎬTJ分闸ꎬTBJ跳闸保持ꎬHBJ合闸保持ꎬHWJ合位监视ꎬTWJ分位监视ꎮ11 远方合闸控制回路操作箱L+电源(L+ꎬ正极)101→HJ1 ̄2→TBJ3 ̄4→HBJ线圈→端子17→SBT1(1 ̄2)→K121 ̄22→K3(21 ̄22)→K4(21 ̄22)→S1 ̄3→K11→102构成回路ꎬ启动K11合闸ꎬ并使HBJ吸合ꎬHBJ1 ̄2闭合ꎬ实现合闸自保持ꎮ合闸成功后ꎬS1 ̄3断开ꎬ合闸返回ꎮ图1 LW35 ̄126断路器机构控制回路图12 远方分闸控制回路操作箱L+电源经101→TJ1 ̄2→TBJ电流线圈→端子26→SBT1(3 ̄4)→K3(31 ̄32)→S6 ̄8→K22线圈→102构成回路ꎬ启动K22跳闸ꎬ并使TBJ吸合ꎬTBJ1 ̄2闭合ꎬ实现跳闸自保持ꎮ跳闸成功后ꎬS6 ̄8断开ꎬ跳闸返回ꎮSBT1正常运行时应置远方ꎬSBT2为就地操作06 第35卷第5期湖 南 电 力HUNANELECTRICPOWER 2015年10月开关ꎬ断路器检修时ꎬ将SBT1置就地位ꎬ可由SBT2就地操作ꎮ13 储能控制与合闸闭锁回路K4为带有延时触点的储能中间继电器ꎬ在未储能时SP1 ̄2闭合ꎬK4吸合ꎬK4(21 ̄22)接点断开ꎬ闭锁合闸回路ꎬ并由K4(13 ̄14)接通储能控制回路接触器(KM)ꎬ驱动电机储能ꎮK4吸合后开始计时ꎬ当达到设定时限SP1 ̄2没有断开K4线圈回路时ꎬK4(55 ̄56)储能超时接点接通ꎬ断开KM切断储能电机供电ꎮ14 SF6低气压报警与跳合闸闭锁回路K2ꎬK3为SF6气体密度监视重动继电器ꎬ当气压下降时KD(1 ̄2)接通ꎬK2动作ꎬ并在最低气压时KD(3 ̄4)接通ꎬK3动作ꎬK3(21 ̄22)接点断开ꎬK3(31 ̄32)接点断开分别闭锁跳合闸操作回路ꎮ15 状态监视及信号回路当断路器在分位时ꎬ图1中操作箱L+电源101→TWG→TWJ→端子17→机构合闸回路→102ꎬTWJ吸合ꎻ当断路器在合位时ꎬ操作箱L+电源101→HWG→HWJ→端子26→机构分闸回路ꎬHWJ吸合ꎬ若发生操作回路异常ꎬHWJ和TWJ均不动作ꎬ发控制断线信号ꎮ图1中K4不动作时ꎬK4(31 ̄32)常闭接点发合闸簧已储能信号ꎬK2吸合时K2(43 ̄44)发SF6气压低信号ꎬK4吸合时K4(43 ̄44)发SF6气压低闭锁信号ꎮ2 存在的问题分析图1中K2ꎬK3ꎬK4在正常工况ꎬ即断路器已储能、气压正常时ꎬ均不带电ꎬ由此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ꎮ21 断路器操作L+电源缺乏有效监视如图1所示ꎬ断路器操作电源L+ꎬL-接自操作箱电源101ꎬ102ꎮ在断路器机构电路中ꎬ远方操作箱跳合闸回路只与L–有关ꎬ与L+无关ꎬ当L-掉电时会造成跳合闸回路不通ꎬ由于TWJ或HWJ位置继电器均不吸合ꎬ发控制断线信号ꎻ但当L+失电ꎬ回路仍会表现正常ꎬ保护装置无任何异常信号发出ꎮ而实际上此时断路器的SF6压力闭锁回路、储能控制回路及相关信号回路均已失效ꎮ如果此时进行合闸操作ꎬ合闸弹簧又恰未储能ꎬ储能中间继电器K4无L+电源不能吸合ꎬ远方收不到机构未储能信号ꎬ断路器合闸回路不能被闭锁ꎬ合闸后回路通过操作箱HBJ将合闸回路保持导通ꎬ导致合闸线圈不能断电而烧毁ꎮ如果断路器本体SF6压力降低ꎬ也不能发信和闭锁操作ꎬ对断路器的状态失去掌控ꎬ可能在SF6气压异常时发生断路器跳合闸ꎬ而埋下事故隐患ꎮ22 储能控制及闭锁回路不可靠如图1ꎬ储能闭锁回路取自K4常开ꎬ储能信号取自K4常闭ꎬK4只在未储能时动作ꎬ已储能时不动作ꎮ但K4不动作ꎬ不代表已储能或该回路完好ꎬ当K4线圈损坏、或发生L+电源掉电、或SP接点损坏ꎬ同样会导致K4不动作ꎬ后果是断路器在合闸后不能储能ꎬ且不能被发现ꎬ闭锁回路失效ꎬ在下一次合闸时直接烧线圈ꎮ23 SF6监视信号设置不当如图1ꎬ接致控制屏的SF6告警和闭锁信号ꎬ分别取自K2ꎬK3常开接点ꎬ同样K2ꎬK3不动作ꎬ不代表气压正常或该回路完好ꎮ当发生L+电源掉电、或K2ꎬK3线圈损坏ꎬ均无异常信号ꎬ操作回路不能被闭锁ꎮ3 故障案例对某新建110kV间隔断路器控制回路进行调试ꎬ该断路器型号为LW35 ̄126ꎬ采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ꎮ调试人员先在断路器就地进行操作ꎬ就地分、合闸试验及储能均工作正常ꎮ然后改在控制室操作ꎬ第1次操作正常ꎬ第2次合闸操作时发现断路器不变位ꎬ仍显示跳位ꎬ随后跳位指示灯灭ꎬ并发控制断线信号ꎮ检查发现控制电源空开跳闸ꎬ测量控制电源正、负极之间无短路ꎬ测量合闸回路电阻只有2Ωꎬ说明已短路ꎮ现场检查发现合闸线圈已烧毁ꎬ断路器在分位ꎬ处于未储能状态ꎮ更换线圈后ꎬ先手动储能、手动操作ꎬ断路器工作正常ꎬ由此排除机构故障的可能性ꎬ烧线圈应是由电气回路异常引起ꎬ但检查全部控制回路、电机储能回路、各元件均正常ꎮ再次给电后试操作ꎬ断路器就地/远方均能正常操作ꎮ检查故障时后台机事件报文ꎬ发现在故障前的一次合闸后ꎬ未报送断路器未储能动作信号ꎬ正常时应有一次未储能动作和返回信号ꎬ分析原因为在前次合闸释能后ꎬ弹簧一直处在未储能状态ꎬ而且16第35卷第5期钟著辉:110kV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2015年10月储能控制继电器(K4)也没有动作闭锁合闸回路ꎬ导致在下次操作时ꎬ在未储能状态下接通了合闸回路ꎬ由保护操作箱HBJ合闸保持ꎬ合闸回路持续接通ꎬ从而烧线圈和引起控制空开跳闸ꎮ由于机构内各元件故障已排除ꎬ从前面的分析可知ꎬ唯一可能的原因是操作L+电源出了问题ꎬ当L+因某种原因消失时ꎬ储能回路失效ꎬ因K4不动作ꎬ合闸闭锁回路失效ꎬ断路器控制回路仍会表现正常ꎬ远方仍可进行跳、合闸操作ꎮ查Q1正常ꎬ拆下从控制室过来的L+电源(101)电缆线检查ꎬ发现剥出线头太短ꎬ紧线螺丝完全压在了导线的塑料外皮上ꎬ因机构在跳合闸时ꎬ有较大震动ꎬ导致线头有时接触不良ꎬ合闸后K4不能动作储能ꎬ但合闸回路仍表现正常ꎬ发生未储能合闸烧坏线圈ꎮ4 改进措施通过上述分析及故障案例可看出ꎬ该型断路器控制回路的主要问题为:操作电源L+异常时无信号ꎻ机构储能、SF6低气压告警等异常信号监视ꎬ均经重动中间继电器启动ꎬ有信号时动作ꎬ无信号时不动作ꎬ而其动作与否首先是建立在回路及自身完好基础上的ꎬ其完好性没有进行监视ꎬ在这部分回路或元件出故障时等同于无信号ꎬ存在事故隐患ꎮ图2为改进电路图ꎬ虚线框内为变动部分ꎮ41 增加机构箱电源回路监视在机构箱控制回路电源尾端ꎬ增加K5继电器监视电源回路ꎬ电源异常时向控制室发掉电信号ꎮ42 改未储能闭锁合闸为已储能时允许合闸在储能指示灯两端并接K6用作机构储能监视ꎬ在机构已储能时动作ꎻ用K6常开接点取代原K4常闭接点用作合闸闭锁ꎬ彻底排除未储能时发生合闸操作隐患ꎬ并用其1对常闭接点发未储能信号ꎮ43 增加密度继电器信号接点为防止K2ꎬK3异常时ꎬ失出SF6气压监视和操作闭锁ꎬ在K2ꎬK3的信号接点并接密度继电器的另一组告警接点KD5 ̄6和KD7 ̄8ꎬ保证SF6告警信号不会因K2ꎬK3或回路出现问题而失去监视ꎮ改进后ꎬ要求密度继电器KD具备有双组接点输出ꎮ图2 机构箱改进电路图5 结论与建议目前多数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电源及控制回路与图1所示类似ꎬ文中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ꎮ去机构箱的正电源通常被等同为就地操作正电源ꎬ长期以来对其完好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ꎬ实际上ꎬ这类操作机构的正电源除进行断路器就地操作外ꎬ还要完成储能控制、压力闭锁控制、发信等重要功能ꎬ已成为控制回路的重要一环ꎬ必须对该电源进行监视ꎮ断路器机构未储能闭锁回路ꎬ有的采用已储能时控制元件动作、接通合闸回路ꎬ也有的类似于本型断路器电路ꎬ采用未储能时控制元件动作、断开合闸回路ꎮ后者的优点是储能监视继电器只在未储能时动作ꎬ不会长期带电ꎬ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ꎬ缺点也已显现ꎬ但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安全运行ꎬ宜采用前者ꎮ而对于密度继电器信号监视回路ꎬ接点信号宜直接从密度继电器本身取远方信号ꎬ不应只取自断路器机构重动中间ꎬ但大多数SF6密度继电器均只提供1组接点ꎬ不能满足文中要求ꎬ有待相关厂家进行改进ꎮ参考文献〔1〕崔勇ꎬ王川ꎬ杨锦红ꎬ等.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隐性故障检修方法〔J〕.高压电器ꎬ2011ꎬ47(12):96 ̄99.〔2〕郭贤珊ꎬ李仲夫ꎬ陈轩恕.断路器操动机构在线监测参数的选择〔J〕.高压电器ꎬ2002ꎬ38(1)ꎬ24 ̄26.作者简介钟著辉(1966)ꎬ男ꎬ高级技师ꎬ本科ꎬ从事继电保护检修工作ꎮ26第35卷第5期湖 南 电 力2015年10月
本文标题:110kV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61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