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翔---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小馓子的自言自语]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张翔2010/6/1学生心理危机概念及分类什么是心理危机?是一种主观评定与感受的不良状态;凭借自己的资源与现有的应对机制无法解决;有可能导致情感、认知、行为、生理和人际等方面的功能失调。1.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crisis)一个内在形成的情境,它可能源自于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再加上个体的发展、生物性转变与角色变迁等等因素。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对正常情景的不正常反应。分离,焦虑之源弗洛伊德指出,“分离”是人类的基本焦虑,之所以分离能够导致人们的焦虑,是因为人们在内心中害怕失去能够照顾自己的客体,或害怕失去这个客体的爱。这些事件包括离开母体的分娩过程、断奶、上幼儿园、获得弟妹、上学、结婚、离婚……,可以看到,在潜意识中,每次人的重要的成长的代价就是分离,就是成为一个不同于过去的个体,就意味着离照顾自己的客体越来越远。在艾里克森的理论框架下理解发展性危机的类型1岁对人信赖←→对人不信赖(Trustvs.Misstrust)2-3岁活泼自动←→羞愧怀疑(Autonomyvs.shameanddoubt)3-6岁自动自发←→退缩内疚(Initiativevs.Guilt)6岁-青春期勤奋进取←→自贬自卑(Industryvs.Inferiority)青年期自我统一←→角色混乱(Identityvs.Confusion)成年期友爱亲密←→孤独疏离(Intimacyvs.Isolation)中年期精力充沛←→颓废迟滞(Generativityvs.Stagnation)老年期完美无憾←→悲观绝望(Integrityvs.Despair)发展性危机类型升学转学发育性别认同自我概念与认同人际归属与疏离现实化倾向与价值化过程积极性需求及其附加限制亚文化认同排名次合作与竞争升学初恋2.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crisis)1)人的某方面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2)可能遭遇损失和丧失的威胁和危险;3)超越主体能力范围的挑战。指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对不正常情景的正常反应。境遇性危机类型性强暴意外怀孕与堕胎急性或慢性疾病酗酒与滥用药物遭受精神侮辱与虐待贫困分班家庭危机如父母离婚意外事件受害犯罪事件卷入与受害文化冲击被绑架(做人质)丧失排座位3.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crisis)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它可以基于现实,也可以基于后悔。生命意义丧失,对无可抗争、难以摆脱的弱势生存状态的消极应对。存在性主题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BE价值(14B-Values)活力Aliveness希望成为周围世界的一部分并享受生活自主Autonomy对指导自己的生活的需求美丽Beauty倾向于将自身置于美丽的、愉悦的环境中完成Completion希望坚持不懈并一直看到一项工作的结束省力Effortlessness偏爱采用直截了当的、有实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善良Goodness容忍他人并相信所有人的价值幽默Humor嘲笑自己和生活的境况,而不是贬低他人的能力BE价值(14B-Values)公正Justice相信公平和民主原则完美Perfection希望正确地完成工作,而不是草草了事简单Simplicity偏爱自然的、真实的生活方式总体Totality需要将自身置于一个社会背景中;对他人怀有非利己的兴趣真实Truth易于接受新奇的观念,更好地仍受不明确性独特Uniqueness希望领导自己自身的生活而不是跟随社会传统或时尚整体Wholeness接受好的也接受坏的,接收自身的所有方面的能力存在性危机类型创伤后应急障碍自杀与自残中度或重度抑郁自我整合失败残疾新理论:生态系统危机虚拟世界的影响是否大于真实世界的影响:创伤性事件病态地抓住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觉得灾难和恐怖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态系统中的悖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意思是:我们不害怕熟悉,更害怕陌生”。系统的相互依赖:“丧钟为谁而鸣?”危机是产生在整体生态系统之中的,灾难性事件能够影响和改变整个生态结构。个体应对危机的三种情况有效应对,壮大自我度过危机,压抑自我创伤固着,解离自我危机后负性情绪的延续过程——根据周红五提供的模型改写高度焦虑否认自杀后悔怨恨压抑接受危机事件和解平缓另一个关联概念:学校心理危机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分类(周红五)与学校成员相关的自然灾害性事件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恶性犯罪事件与学校成员相关的社会重大灾难事件校园内发生的暴力、冲突、伤害事件校园内发生的自杀、自虐、自残事件学校危机事件干预指导思想是“危险”也是“机遇”把学生发展性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中实施开放地、预前地教育建立扩展的危机应对机制形成机动的危机应对预案(手册)学校危机干预应急系统一线干预(教师与班主任)二线干预(中层主管与心理辅导老师)三线干预(学校领导与社会支持系统)学校危机干预的分类发展性干预:所有学校成员预防性干预:特定场所的学校成员,如高人际冲突的班主任与高风险场所的工作人员预警性干预:少数“高危”学校成员修复性干预:在危机事件中受到不同程度伤害的学校成员学校危机事件干预流程前期干预:报告事件与评估危机等级(伤亡评估);制定干预计划;维护现场与维持秩序(等待与不作为)中期干预:实施干预,评估危机伤害(心理伤害评估)后期干预:保持干预,提供支持,评估康复水平,回复组织功能与秩序简要的危机干预的技术危机反应的描述事项在认知层面上,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机制暂时受到打击,认知紊乱与冲突增加,灾难性认知累积;在情绪与精神层面上,负性情绪累积并心理平衡打破;在行为层面上,自主行为失常、失控、不协调、低效率、高出错率;在生理层面上,弥散、强烈或持久的应激躯体症状频发或转换。(二)基本的危机干预技术定义问题保证安全提供支持替代方法做出计划获得承诺潜在创伤者的分级一级:直接卷入危机与创伤者。二级:与创伤者具有个人和家庭的密切联系。三级:搜救人员、救援志愿者。四级:受影响以外的社区成员、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联系者。五级:临近创伤区域的心理失控者。六级:三级创伤者的亲属。干预类型的选择失能动性/指令性部分能动性/合作性有能动性/建议性中考和高考,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危机考试解压的认知策略高考理由化对高考的预期对高考能力的自我判定对高考不确定因素或情况应对的假设为负性情绪寻找意义(没有接受就没有改善)为自己的常态行为构建标准或常模为自己设定可靠的支持系统强化临场聚焦考题的训练…………考试解压的其他策略情绪放松技术对相关行为进行整合与条理生理周期习性化权威依附有意义的仪式化行为结盟关注个案…………案例1某中学车祸危机干预预案【案情介绍】:2009年9月16日星期三,某中学初一3名男生结伴骑车回家,在人民路公交车道遭遇车祸,其中一名当场死亡。学校提出危机干预请求。案例1某中学车祸危机干预预案【预案规划】通报全校,提示安全。通报全班,提示安全,开展班集体形式的送别与哀悼活动。心理老师与2名学生谈话,评估并干预。评估侧重在自体与社会功能的水平,干预侧重两点:一是去责难防御的若无其事的伪装(当事人启动的防御),二是引导共感的哀伤与惋惜(人性养成)。与2名孩子家长进行必要沟通,评估家长的担心,建议家校联动养护策略。案例2某中学初一男生跳楼自杀事件【案情简介】5月某日,下雨,晚8时左右,初一男生,自称回教室取作业本被保安允许进入学校,从五层教学楼的4楼跳下身亡。从母亲哭诉中得知,来学校前曾在家中被母亲斥骂且被抽一巴掌,男生言称要自杀后离家。某中学初一男生跳楼自杀事件【干预对象】特别学生:其中之一是当晚也曾回教室拿本子的某男生;之二是邻座男生。分别进行的沟通、评估与安抚。班级同学:说明、解释与告别。某中学初一男生跳楼自杀事件【释疑与建构】为什么选择在学校自杀?是为了惩罚学校和老师吗?不是,恰好说明学校是孩子心目中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盲目选择还是精心选择。为什么在4楼与5楼之间徘徊?是留恋生命的迹象。阳光少年为什么会自杀?冲动是魔鬼!某中学初一男生跳楼自杀事件为什么选择在学校自杀?是为了惩罚学校和老师吗?不是,恰好说明学校是孩子心目中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盲目选择还是精心选择。为什么在4楼与5楼之间徘徊?是留恋生命的迹象。阳光少年为什么会自杀?冲动是魔鬼!某中学初一男生跳楼自杀事件【告别仪式】把想对死去同学的话写在纸上;放在一个信封里;烧掉改为交给父母(慎待地方文化)。案例3中年丧子危机干预【前言】孩子丧失父母是很大的创伤,中年丧子是最大的创伤——台湾短期焦点治疗专家许维素【案情简介】靖江,48岁46岁夫妇,女儿14岁,4月检查出脑瘤,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切除;5月中旬复发,天坛医院二次手术,颅内颅外肿瘤疯长,虽经多方努力,于6月10日连夜赶回,接近故乡大约20公里处时去世,时6月11日,世界杯开赛之日。多年来,夫妻关系渐趋冷淡。因婚姻属于家族联姻,所以名存实亡。自去年起,新房就在装修中,今年2月入住,原来有一旦离婚,妻子和女儿安居于此的安排。地点名称为:天安花园14栋504室。结语:必要的提醒不要仅仅在突发的事件中关注危机不要仅仅在等待的事件中关注危机不要仅仅在重创的事件中关注危机不要仅仅在个体的事件中关注危机不要仅仅在学生的事件中关注危机不要仅仅在专业训练的限制中关注危机谢谢大家!xiangzi928@hotmail.com13706203051
本文标题:翔---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4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