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简介
医学染色技术新跨越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简介株洲康乐检测试剂有限公司公司简介株洲康乐检测试剂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液(BTR)”的厂家,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第一代CTB染色液,曾荣获株洲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8月列入国家科技部“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同年9月列入卫生部第七批“十年百项”推广项目。在各级卫生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先后在全国举办了100多期推广班。第二代产品——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液(BTR),不但保留了第一代产品的功能,还进一步扩大了检查范围,缩短了检查时间,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妇幼保健院、计生技术服务站使用,特别适宜于基层及农村应用,尤适于妇科普查。2004年7月第二代产品BTR通过了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8月取得了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工商营业执照,并已投入批量生产。生产许可证号:湘药管械生产许(2004)第0135号产品注册证号:湘食药管械(准)字2004第2400018号前言妇科白带多功能染色技术,是根据妇科白带病原具有各自不同的形态,采用一种多功能的染色液将其形态染出,再在显微镜下进行识别的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新的形态学检验技术。也可与多媒体显微镜联合使用,将男女生殖道病原打印成彩图报告,使医生和病人一目了然,而且便于质控。多功能染色液由R1液(红色)、R2液(蓝色)组成。染白带涂片,能在一张片子上同时作滴虫、霉菌、纤毛菌、淋球菌、细菌性阴道炎(BV)、核异质细胞、癌细胞、老年性阴道炎等多项检查。还可作阴道鳞状细胞分类计数,观测卵巢功能。此外还可作男性尿道分泌物涂片染色;血片染色作白细胞分类计数;胃粘膜切片螺杆菌(HP)染色;痰涂片霉菌染色;胸腹水沉淀涂片和肿块穿刺涂片的良、恶性细胞的染色。方法简便快速,染色形态清楚,适合于城乡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和计生服务站使用,尤适于妇科病普查,结果准确,检出率高。1、取材:取材部位应根据检查的目的而定。如主要是为了查滴虫、霉菌、细菌性阴道炎(BV)、纤毛菌等,则以采取后穹窿白带或白带较多处标本直接涂片。如临床疑淋病,则应取宫颈管或宫颈内口分泌物涂片,阳性率高,且杂菌少。如宫颈糜烂查癌细胞、核异质细胞,以宫颈刮片较好。如需观察卵巢功能,作阴道鳞状细胞分类计数,则应取阴道侧壁或侧穹窿标本涂片。2、涂片:取白带直接涂片,最好涂在玻片的一端即三分之一处较好,不要涂在玻片中间。涂指头大小,厚薄适宜。过厚细胞重叠看不清,太薄阳性率低。作阴道细胞分类的片子,要涂薄些,最好用生理盐水稍加稀释后涂,这样可使细胞分散,有利于分类。如要显示滴虫鞭毛,可先滴几滴1%的葡萄糖水于玻片上,再将白带棉签浸入玻片上之葡萄糖水中涂片,待干后用分步法染色,滴虫鞭毛即可清楚染出。先用高倍镜检查,见到有鞭毛之滴虫,再换油镜查看。一、取材及涂片1、白带染色法:取白带直接涂在玻片上,待干后,滴R1液(红)3~4滴→展开,盖住涂膜→染色20~30秒→倒去染液,水洗,去除片上多余水分→滴R2液(蓝)3~4滴→染色:20~35秒→倒去染液,水冲洗→趁湿(稍留一点水,水有透明作用)放显微镜移动夹上面→用高倍镜检查→如遇肾形双球菌,待片干后,换油镜仔细检视。2、血片染色法:取已干的血片→滴R1液(红)3~4滴→展开,盖住涂膜→染色15~20秒→水洗,去除片上多余水分→滴R2液(蓝)3~4滴→染色15~20秒→水冲洗→趁湿用高倍镜检查。注:上述染色方法,供参考,具体操作步骤及染色时间,以产品盒内说明书为准。染色结果:上皮细胞浆淡红色,细胞核紫红色,细菌、念珠菌蓝色。血片白细胞染色形态与瑞氏、姬氏染色结果相同。二、染色方法1、本染液集染色、固定、灭菌于一体,涂片无需另行固定。2、胸腹水沉淀和肿块穿刺涂片,红、蓝液染色时间各为20~30秒。3、骨髓有核细胞多,涂片应推薄些,红、蓝染色时间各为20~30秒。4、染色时间,可根据室温高低、病原体着色深浅,灵活掌握。温度低染色浅时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反之,也可缩短染色时间。5、如需长期保存的片子,颜色要染深点,以抵消树胶封片后的褪色作用。若要染滴虫鞭毛,红液染色时间应稍加延长。三、染色时注意事项鳞状上皮:阴道及子宫颈外口粘膜均被复鳞状上皮。成年女性阴道上皮分为底、中、表三层。(一)底层:分为内底层和外底层,均为圆形。1、内底层细胞是比较原始的细胞,呈圆形,胞体约为中性白细胞的4~5倍,胞核的直径与胞浆的幅缘相等。核圆形,染紫红色,浆天蓝色。在宫颈严重萎缩或糜烂时,可以见到。2、外底层细胞:比内底层大,胞浆幅缘大于胞核直径,浆染淡蓝色,核紫红色,呈圆形或椭圆形。(二)中层:细胞呈船形或梭形,浆丰富,核位于中央。(三)表层:胞体大而偏平,呈大方块或多边形,有钝角,分两种。1、网状核(疏松核)表层细胞,即胞体已达表层细胞大小,而核染质仍疏松网状,着浅紫红色,核膜薄有透光感。核:浆=1:5~10。观察卵巢功能时将之列入中层计数。浆淡红色。2、固缩核(致密核)表层细胞,胞核固缩变小,色深致密,染黑蓝色,核膜厚,不透光。在卵巢雌激素的影响下,鳞状上皮由底层发育到表层。其变化的规律是,胞体由小变大,形状由圆形到船、梭形到多边形,胞浆由少到多,胞核由大变小,最后固缩直至消失。四、女性生殖道正常细胞类型及形态鳞状上皮发育程序变化规律是:体积:由小→大形态:由圆→船、梭→多边核:由大→小→消失浆:由少→多→丰富分类计数方法:阴道磷状上皮细胞,分底层、中层、固缩核(致密核)三种分类计数。凡呈圆形的上皮细胞均分到底层细胞中去;网状核表层细胞按中层细胞计数;固缩核表层细胞单独分类。方法:涂片染色后,用高倍镜分类计数200个鳞状上皮细胞,分别记录底、中、固三种细胞的数目,除以2,乘以%,即得出其百分数。例如:某病人分类计数200个鳞状上皮细胞结果为:底层细胞16个,中层细胞160个,固缩核24个,分别除以2,乘以%,则得底层细胞为8%,中层细胞80%,固缩核12%。例如某妇女26岁,阴道涂片鲮状上皮细胞分类结果: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固缩核07412620%37%63%成熟细胞%比高,示雌激素水平高,右移又如另一妇女分类结果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固缩核7811210239%56%5%幼稚细胞%比高,示雌激素水平低落(中度)。左移1.2.五、卵巢功能对阴道上皮细胞的影响因此阴道细胞的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成正比。了解卵巢功能状态是诊断妇科内分泌疾病的首要步骤,而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是一种简单易行反映雌激素水平的定性方法。阴道上皮细胞的生长发育成熟直接受卵巢内分泌的影响,因此阴道涂片也可以反映卵巢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影响育龄妇女卵巢卵泡—生长—发育—卵细胞成熟—排出分泌(主要)雌激素—逐渐增高—高峰影响阴道上皮—增生变厚—致密核细胞增多—高峰排卵后黄体形成分泌(主要)孕激素雌激素作下用降涂片致密核和角化细胞减少—黄体末期达高峰卵巢功能细胞学诊断标准成熟指数(MI):是以底、中、表三层细胞所占%比来表示,它反映了各层细胞的动态情况。当卵巢功能低落时,则左侧数字增大,为左移。雌激素水平升高,则右侧数字增大,为右移。如中层数字增大,称居中,表示成熟不全。三层%率相似,称展开,示有超量的雄性激素的影响。1、卵泡期MI:0/80/20~0/60/402、排卵期MI:0/40/60~0/30/703、黄体期MI:0/60/40~0/80/204、无排卵型功血:片子特点是缺乏孕激素影响,在雌激素影响下波动着,一般为中~高度影响,但也有较长期处于低~中度影响的。5、有排卵型功血:涂片特点有周期性变化,MI明显右移,呈持续高度影响片型,经前后虽有下降,但仍偏高。6、功能性闭经者:如涂片有正常周期性变化,则闭经原因不在卵巢而在子宫。如无周期性变化,出现大量中层和底层细胞,表示卵巢功能中、高度低落,属卵巢性闭经。卵巢功能低落,以底层细胞计数划分:1、轻度低落:底层细胞少,在20%以下,无致密核细胞。2、中度低落:底层细胞占20%~40%,以中层细胞为主。3、高度低落:阴道上皮萎缩、底层细胞占40%以上,外底层细胞为主。4、极度低落:阴道上皮萎缩,以内底层细胞为主。卵巢功能低落,见于产后,哺乳期闭经、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者,双侧卵巢切除后,盆腔放疗后或原发、继发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影响,涂片内基本无底层细胞,以致密核或角化细胞计数划分:1、轻度影响:角化细胞或致密核表层细胞占20%以下。见于月经前期,早期卵泡期或小量雌激素治疗。2、中度影响:角化细胞或致密核表层细胞占20%~60%,见于排卵前期,卵泡迅速发育或中等量雌激素治疗。3、高度影响:致密核及角化细胞占60%~90%,正常排卵期或大量雌激素治疗时见到。4、过高度影响:致密核及角化细胞超过90%,见于体内雌激素过高,或患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病人。正常育龄妇女阴道脱落细胞呈周期性变化,在一定幅度内波动,经前经后多属轻度影响或略高,排卵期往往为中~高度影响。六、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子宫颈、宫颈管、子宫内膜以及输卵管内膜。(一)宫颈的单层柱状上皮(包括腺上皮)可分为两型。1、纤毛型在细胞的游离缘可见纤毛。2、分泌型:胞浆内含有粘液,核常被挤压,位于细胞之基底,有时可见空泡,呈柱状或栅状,成群时,可呈蜂房或棋盘状。(二)子宫内膜的单层柱状上皮,胞体较宫颈柱状上皮小,常呈圆形,胞浆量少,成堆出现时,核常密集,重叠而色深。不要误认为癌细胞。1、中性及酸性白细胞、红细胞(在月经期或宫颈糜烂刮片时可以见到)、淋巴细胞、浆细胞。2、组织细胞:①小组织细胞:约中性白细胞到外底层细胞大小,呈圆或卵圆形,核圆或卵圆,多偏于一侧。浆内可有吞噬的异物。②巨型组织细胞(多核组织细胞):胞体巨大核可由数个~数十个。3、精子:染紫红色,两端钝圆,头部有不染色区,带有尾巴。在脱掉尾巴时,不要误认为霉菌孢子。霉菌孢子染蓝色,一头尖,呈矛头或芝麻状。七、阴道涂片中的非上皮成份1、滴虫:多为梨形、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态,浆丰富,染灰蓝或天蓝色,边缘色深,浆中可有少数红色小颗粒。核小,梭形,枣核状,染紫红色,常偏于一侧,偶尔可见鞭毛。2、念珠菌(霉菌):孢子矛头状,染深蓝色,可见芽生孢子,假菌丝细长而直,有分枝及分隔,染蓝色。着色不匀。八、白带涂片中的病原成份染色形态图例:(×400)图例:(×400)1:各种形态的滴虫2:上皮细胞3:白细胞1:念珠菌丝2:孢子3:上皮细胞4:白细胞3、纤毛菌:细长如发丝,染蓝色,有弯曲,可与滴虫并存。但须注意与涂片中的粘液丝相区别,粘液丝粗细不匀,染紫红色。4、淋球菌:染黑蓝色,呈典型的肾形相对双球菌,多成团出现于中性白细胞、组织细胞内外。以肾形相对双球菌,分中性白细胞内外发报告。不要直接报淋球菌。图例:(×400)图例:(×400)附注:淋球菌属于奈瑟氏菌属,该菌属有十种细菌,其中:有致病性的有2种(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无致病性的有8种,均为肾形相对双球菌,直接涂片以在中性白细胞内见到肾形双球菌,作为有致病性的标志。•淋球菌的细胞壁,由粘肽层和外膜构成。外膜由脂多糖(内毒素),外膜蛋白Ⅰ、Ⅱ、Ⅲ和菌毛等组成。淋菌借助菌毛、蛋白Ⅱ和它释放的IgA分解酶的作用,粘附于柱状上皮、移行上皮上,其蛋白Ⅰ即迅速转移入细胞膜内,引起膜反应,而被吞饮入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损伤崩裂,再逸出至粘膜下层。其内毒素与补体、IgM等的协同作用引起炎症反应,白细胞浸润。•淋球菌的内毒素存在于外膜的表面,中性白细胞将其吞饮后,想利用胞浆内的溶菌酶将之杀灭,故在中性白细胞内见的肾形双球菌,是有致病性的,很可能是淋球菌;而在细胞外见到的只能说有奈瑟氏菌,应建议培养鉴定。5、细菌性阴道炎(BV)加特纳氏菌呈球杆状,染灰紫色,低高倍镜下呈细砂状,并可见线索细胞(胞浆中布满球杆菌的上皮细胞或中性白细胞叫线索细胞)。镜下诊断BV之条件为:①、涂片中的球杆菌应≥(+++)。②、有线索细胞。③、如涂片中的球杆菌数量较少时,线索细胞应≥20%。6、阴道杆菌粗长,染深蓝色,其它细菌染灰蓝—蓝色。图例:(×400)图例:(×
本文标题:妇科白带涂片多功能染色技术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1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