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七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1.你还.(háihuán)是赶紧把书还.(háihuán)给他吧!2.你一定要.(yàoyāo)把要.(yàoyāo)求写得清清楚楚。3.奶奶宁.(nìngníng)愿自己生活在这个宁.(nìngníng)静的村庄里,也不想和我们一起去大都市。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chūzhēng()cuīcù()yīngxióng()yíhuò()xùnchì()xiōnghuái()yánsù()fánshì()三、在括号里写出读音相同的字。(4分)sài()外的景色真是别有一番韵味。这真是一场激烈的足球比()。zhèn()奋人心的呼喊声如春雷,()耳欲聋,响彻云霄。四、选字组词。(6分)赛塞出()比()()外()点崛掘()起发()挖()()地而起震振()惊()耳欲聋()作()兴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9分)左()右()疑惑()()若()所()铁面()()深()简()()()犹豫1.照样子,写词语。(1)画横线的词语(含有反义词):(2)画浪纹线的词语(描写人物品质):2.上面的词语和“豁然开朗”意思相反的是,和“东张西望”意思相近的是。六、句子加工厂。(9分)1.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敢怎么样呢?(改成陈述句)(2分)2.他卖房度日。他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2分)3.“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雨后春笋”本来的意思是,句中的意思是。用上这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3分)4.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2分)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1.《出塞》的作者是朝诗人。这首诗着重表现了。2.醉卧沙场君莫笑,?3.《夏日绝句》是创作的。“,”这两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4.少年周恩来立下了“”的志向,令人佩服。八、课内阅读。(10分)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1.照样子,写词语。(2分)左顾右盼(左×右×):2.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句意不变。(2分)(1)这个女人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3.“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拳头”。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此时中国人会想些什么呢?(3分)4.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3分)九、课外阅读。(10分)清贫(节选)两个国民党军的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期望有新的发现。“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分)期望:搜寻:意外之财:2.找出文中两个国民党兵士动作的词语,品读,思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3分)3.你想对那两个兵士说些什么?(2分)4.这篇文章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生前所作,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十、习作。(30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事。有快乐,有忧愁,有感动,有自豪……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以书信的形式写给一个人(老师、家长、同学……)。注意书信格式,不少于400字。第七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一、1.háihuán2.yàoyāo3.nìngníng二、出征催促英雄疑惑训斥胸怀严肃凡是三、塞赛振震四、塞赛塞赛;崛掘掘崛;震震振振五、顾盼不解有思无私居出毫不1.(1)南征北战南辕北辙(2)大义凛然英勇无畏2.疑惑不解左顾右盼六、1.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2.他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3.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指高楼大厦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下课铃一响,大家像出笼的鸟儿一样飞奔出去。4.魏校长提出了问题。七、1.唐王昌龄对敌人的蔑视,对国家的忠诚2.古来征战几人回3.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八、1.左思右想左邻右舍2.(1)洋人的汽车把这个女人的亲人轧死了。(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3.示例:中国太弱小了,要让中国强大起来。4.因为周恩来觉得中华不振,中国人要想不被欺负,自己要自立自强。九、1.希望。到处寻找。计划外获得的财物。2.搜、摸、捏、拿、拉、盯、吼。发现:这两个兵士为从方志敏身上获取钱财用尽了办法。3.提示:所说的话表现出对那两个兵士带有憎恶之情即可。4.忠于党、忠于革命,不发国难财的人。十、提示:写的时候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注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的格式要正确。类文阅读-16风筝放风筝金波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放风筝。几十年来,我一直保留着美好的记忆,对放风筝也格外留心。在春天的郊外,在碧蓝如洗的晴空,常常会看到我们放飞的“沙燕儿”。慢慢地,我们也学会了辨认“沙燕儿”的种类:有的叫“肥燕”,翅膀和尾巴都很肥大饱满;有的叫“瘦燕”,体态修长窈窕;有的叫“雏燕”,样子天真稚拙;还有一种叫“比翼燕”,是两只燕子并肩飞行。记得我还放过一种叫“黑锅底”的风筝,它的色彩是单一的黑色,样子像“沙燕儿”。不知为什么,见到“黑锅底”我总会联想到京剧里包公的脸谱。与“黑锅底”相近的,还有“红锅底”“蓝锅底”,色彩也单一,分别为红色和蓝色。它们的色彩虽然单一,但给人凝重简洁的印象,飞上晴空,黑、红、蓝互相映衬,别有情趣。我们那时放风筝,除了看谁的风筝飞得高远以外,还在放飞时,玩一种叫“送饭的”游戏。所谓“送饭的”,就是选用彩色的纸片或纸环,把它套在风筝线的下端,借着风力把纸片或纸环,沿着风筝线吹上去,或直达风筝。我们常常望着“送饭的”,一面旋转着,一面直奔风筝,越飞越远。我们欢呼雀跃,好像真的把“饭”送给天上的风筝吃了。童年的风筝,一直在我记忆的天空里飞翔。至今,在我家的墙上,还挂着一只风筝,它常常带着我飞回我的童年。(选自《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典藏系列在挫折中成长》)1.“欢呼雀跃”的意思是。它的近义词是,它的反义词是。2.“沙燕儿”有很多种类:有的叫,有的叫有的叫。还有一种叫。3.什么是“送饭的”游戏?在文中找出来,用“”画下来。4.简要概述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5.文中结尾:“我家墙上挂着的那只风筝常常带我飞回我的童年。”那只风筝怎样带作者飞回童年?说说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欢天喜地愁眉苦脸2.肥燕瘦燕雏燕比翼燕3.所谓“送饭的”,就是选用彩色的纸片或纸环,把它套在风筝线的下端,借着风力把纸片或纸环,沿着风筝线吹上去,或直达风筝。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作者回忆小时候放风筝的事情,描写了风筝的种类、外形和颜色,以及放风筝的独特玩法,表达了作者对童话生活的无限怀念之情。5.作者家墙上挂着的那只风筝,常常让作者回忆起童年放风筝的往事。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周岩壁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知不觉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古诗来。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在乡下,三月的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作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我们偷偷找来竹篾,要那种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子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地用细绳子细线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喳喳商量一阵,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把大团大团的放线,一头儿系在风筝上,一头儿缠在一个线拐子上。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呵!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选自《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表示补充说明B.表示插说C.总结上文D.引出下文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你能写出它的后两句吗?,。4.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写出做风筝的过程。5.文章结尾,我们的心为什么醉了?【参考答案】1.A2.反复童年放风筝时看到满天风筝时惊奇喜悦的心情。3.《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4.先找来竹篾,放到火堆上烤,然后弯成风筝的骨架,再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涂色,最后把线拐子上的线系在风筝上。5.我们看到满天的风筝,大大小小,各种形状,五颜六色,心中充满喜悦之情,陶醉其中。【参考答案】1.A6.反复童年放风筝时看到满天风筝时惊奇喜悦的心情。7.《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8.先找来竹篾,放到火堆上烤,然后弯成风筝的骨架,再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涂色,最后把线拐子上的线系在风筝上。9.我们看到满天的风筝,大大小小,各种形状,五颜六色,心中充满喜悦之情,陶醉其中。
本文标题: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207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