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交学读书笔记外交学概述学习和研究外交学,首先有必要对外交的界定、外交的发展及外交的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并尽可能地明确自己的态度。倘若对这些关键点避而不谈,或者含糊不清,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将有害而无益。在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上述基本问题时,科学的态度应该,是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与时具进,既要善于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又要善于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第一节外交的界定学习和研究外交,一定要首先明确何谓外交。假如对外交这一外交学最为基本的概念缺乏正确理解,则必将使外交学的学习和研究出现方向性的偏差。无论是学习研究外交学,还是具体地参与外交学活动,实际上都有必要首先对外交做出明确的界定。也就是说,一定要科学地准确地为外交学这一外交学的基本概念划定清晰的界限,并且严谨地具体地确定外交的内涵和外延。一、外交的本质外交的本质,在外交学研究中一向属于敏感之点。从理论上进行概括,前人所使用的有关外交的概念,大致上可以被归纳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广义的外交,二是狭义的外交。1、广义的外交现代意义上的“外交”概念,最早是从古希腊语“外交官”一词转变而来的。使用罗马字母所拼写的这一古希腊的单词应为外交学读书笔记“DIPLOMA”,它的本意为“证书”,指的是发给驻外使臣的经过折叠的一种专门证明其使节身份的文书。到了1796年,英国学者埃德蒙·伯克正式采用“DIPLOMACY”来表示外交,“外交”一词方才正式出现。著名学者欧内斯特·萨道义指出:“外交是运用智力和机智处理各独立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也推广到独立国家和附属国家的关系。”①英国人费尔萨母认为:“外交的基础是国家之间(目前日益扩展到国际组织之间)交换彼此的思想和观点。”②周恩来总理曾明确表示:“外交是国家和国家间的关系,还是人民和人民间的关系?外交工作是以国家为对象,还是以人民为对象?……但就外交工作来说,则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外交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外交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这个形式来进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里,外交的释义是:“国家以和平的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通常指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③在《世界外交知识词典》里,外交“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交涉。它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④综观以上定义,可见其有四点共同之处:①转引自[英]戈尔—布思主编:《萨道义外交实践指南》,3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②[英]费尔萨姆:《外交手册》,1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336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④计翔翔等主编:《世界外交知识词典》,1页,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外交学读书笔记其一,外交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其二,外交是一个国家所进行的对外活动。其三,外交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交往活动。其四,外交是国家对外行使主权的一种官方活动。二外交的定义学习和研究外交学,不仅需要明确外交的本质,而且必须给出外交的准确定义。做到这一点,既有助于深入地进行外交学的理论研究,也有助于科学地、正确地指导外交实践。在总结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归纳现代外交实践的基础上,确有必要重新对外交进行更为科学、更为全面、更为准确的定义。本文在研究探讨外交这一外交学这一外交学基本问题时,试图对外交加以重新界定。为此目的,本着取长补短、抛砖引玉的想法,在吸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力图给出一个更为全面、更为简洁的新的外交定义。即: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维护自身的利益,采用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正式的、官方的交往与沟通,以便有效地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为周全起见,下面将对这一新的外交定义所具体涉及的外交主体、外交客体、外交基础、外交目的、外交方式、外交范围等等进行一番力求详尽严谨而系统的诠释,以便这一新的外交定义在理论上、逻辑上显得更为缜密、更为科学。外交学读书笔记外交主体:独立的主权国家。外交客体:独立的主权国家。二者统称为外交实体,亦称外交行为体。它所指的是外交行为者和外交行为指向者。外交基础:国际惯例,亦称外交惯例。外交目的:力图要在外交活动中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或曰维护本国的主权。外交方式:英国学者艾伦·詹姆斯认为:“联系是外交的核心。”
本文标题:外交学概述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12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