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我们神圣的国土》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6我们神圣的国土教学设计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祖国山水风光之美。2、能力目标:能够自觉保护自然、文化遗产,能够分析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多样的自然风光和自然遗产,学会保护自然资产,做到文明出行。了解我国复杂的地形气候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习惯,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重点学会保护我国的自然资产,做到文明出行。难点懂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认识气候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这里是中国》视频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好山好水好风光】1、说一说:你从视频中感受到中国的美了吗?你觉得中国最美的地方是哪里?你知道它是哪种地形吗?2、评选:最美之地我认为中国最美的地方是_______,它美在________,它是________地形。3、总结:我国有不同的地形。4、小小地理学家:阅读《中国地形》图:(1)找找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江大河,看看它们都分布在哪里。(2)我国长江、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你能从地形图中找到原因吗?(3)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河流?说说它们的名字。5、小拓展:大河向东流的原因。6、中国小导游:祖国处处是美景,请你说一说,我国的美景当中,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是否能用镜头展示给大家看?7、祖国摄影师:展示中国美景。8、小提示:祖国处处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独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见,还有些美景对研究自然环境烟花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人类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地方,从而切实感受到中国之美,并由此引入对中国地形的了解。了解河流向东入海的原因,由此对中国的地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遗产公约》的规定,整个国际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合作保护世界自然遗产。9、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阅读课本第50《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图,说说:(1)图中这么多景区,它们为什么能入选为世界自然遗产呢?(2)去过其中某个地方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感想,也可以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世界自然遗产,查阅资料后,与同学交流。10、阅读角: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1、新闻:“真爽,我破坏了踩一脚要恢复60年的丹霞地貌!”12、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三名游客的做法的?对此,你有什么感想?13、小提示:保护世界遗产,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我们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样需要保护。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责任。14、活动园:感受祖国山水之美、践行文明出游公约。【一方水土一方生活】1、你知道以下独特的生活方式出现在哪些地方吗?(1)我们喜欢骑马和喝奶茶,我们的房子跟你们的不一样。(内蒙古)(2)我们有张特别的床,我们把它叫“炕”。(东北)(3)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穿得清爽无比,冬季平均气温还有20摄氏度。(海南)2、总结与过渡: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的地方长夏无冬,有的地方冬季漫长,有的地方四季分明。有的地方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有的地方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的生产和生后方式也各具特色。3、生产方式大不同:阅读《中国地形》图,找一找我国的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了解一下我们所在地区的地形以及气候特点,然后和同学讨论,我们的生产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世界自然遗产,并了解中国某些景区能够虚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原因。通过新闻和思考,懂得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生活中践行。认识到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影4、归纳:地形对生产的影响5、观察与思考:请你观察下图中不同地区人们的居住环境,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课本第53页)6、小小分享会:请你说一说,自己家乡的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选择一种方式,展示家乡的生活特色。响,并了解一些明显受到地形气候影响的地区。课堂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这需要人们不断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总结提升板书6我们神圣的国土第二课时1、好山好水好风光2、一方水土一方生活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设计人课型:活动综合课课时数:3教材分析《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包含“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方水土一方生活”三个框题,对应课程标准五(1),课程内容: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一课时主要集中在第一框题。第一框题主要是通过阅读课本地图,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充分感受辽阔的国土。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感受祖国的辽阔。2.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会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重难点分析1.感受祖国的辽阔,激发对祖国热爱之情。学具准备PPT,生:调查台湾岛的美丽风光和民风民情等资料学法交流讨论法、调查法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个性修改第一课时一、导入呈现中国地图,再呈现世界地图,让学生找中国所在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神圣的国土》。二、辽阔的土地(一)活动:说一说1.问:关于我们的祖国国土,你们想了解哪些信息?小结:我们的祖国位于亚洲的东、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2.阅读P44《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一图你会发现,我国的陆地面积与欧洲差不多,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我国面积之大。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说一说祖国疆域的辽阔吧!3.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一说祖国疆域的辽阔。(1)诗歌(2)数据(3)旅游经历(4)其他方式(二)活动:找一找1.阅读P45《中国的疆域》图,找一找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2.有哪些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3.再找一找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域和我国的台湾岛。4.阅读了《中国疆域图》你有什么感受?5.小结: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在祖国大陆的冬眠,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我国近海岛屿众多,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三)行政区划我国现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1.阅读P46阅读角。2.阅读P46《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看看我国都有哪些省?3.找找我国的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4.你和家人的出生地是什么地方?在图中找出来,并与同学交流。5.台湾省学生结合课前资料的搜集,谈一谈对台湾的了解。(1)美丽风光(日月潭、阿里山等)(2)民风民情(3)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4)其他资料师小结: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课堂总结幅员辽阔的国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板书设计我们神圣的国土辽阔的国土神圣不可侵犯个性修改作业与反思外出旅行的景点资料;国内的世界自然遗产。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设计人课型:活动综合课课时数:3教材分析《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包含“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方水土一方生活”三个框题,本课时主要是探讨第二框题和第三框题内容,第二框题对应课程标准五(4),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多样的地形。2.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3.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文明旅游。重难点分析1.感受我国的山水之美,爱护世界自然遗产。2.认识自然环境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学具准备PPT,生:外出旅行的景点资料;国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学法交流讨论法、调查法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个性修改第二课时一、导入1.复习上一节课内容。2.PPT播放祖国名山大川美景图片,生欣赏祖国美景图。3.导入新课——《我们神圣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二、好山好水好风光1.阅读P48《中国地形》,找找我国的主要山脉和大奖大河,看看它们都分布在哪里?2.看看我们居住的地方有没有山脉、河流,说说它们的名字。3.小结:我国有连绵巍峨的高山和气势磅礴的高原,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高低起伏的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像一幅山水花卷,文喊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韵味。4.祖国美景大家赏(1)图1:黄山。生听录音介绍(2)图2:天山牧场图片看文字介绍(3)图3:黄河上游学生说自己了解的情况。(4)视频1:长江山峡生聆听介绍5.问:想一想,为什么长江和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大海?6.小组合作交流在节假日时,同学们跟随爸爸妈妈外出旅行,请说一说去过哪些地方,哪个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带来的照片(图片等)在组内交流展示,并做介绍,说一说这个景观带给你的感受?7.小结:升华情感。三、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祖国处处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独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见,还有些美景在研究自然环境演化时具有重要意义,成为人类重要的世界自然遗产。1.阅读P50《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分布》,想一想图中这么多景区,它们为什么能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呢?2.请去过其中某个地方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感想。3.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一说议感兴趣的世界自然遗产。4.教师相机补充介绍,让学生感受祖国江山秀美多娇,激发爱国之情。5.除了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是人类要保护的世界遗产。请阅读P51,了解我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整个国际社会都有责任通过合作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我们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样需要保护。尊重自然,爱护生态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四、旅游文明公约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行动爱护自然、爱护文化遗产,爱护祖国的一草一木,然后设计一份《旅游文明公约》2.各小组分享制定的《旅游文明公约》。3.修订“公约”,小组成员签名承诺。五、总结祖国处处是美景,祖国山河的美景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希望每一位同学能够践行今天的承诺,保护身边的一山一水,保护一草一木,让我们的祖国好山好水好风光常在。板书设计我们神圣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个性修改作业与反思搜集家乡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资料,选择一种方式展示家乡生活特色课题:我们神圣的国土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五年级设计人课型:活动综合课课时数:3教材分析《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包含“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方水土一方生活”三个框题,第三课时主要集中在第三框题。对应课程标准五(3)课程内容: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学中通过比较我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地形、资源等差异,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差异对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的影响。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2.认识自然环境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重难点分析1认识自然环境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学具准备师:PPT;生:搜集家乡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资料,选择一种方式展示家乡生活特色学法交流讨论法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个性修改第三课时一、导入1.呈现P52图片。图1江南丘陵的茶园,图2东北平原上的农田,南方图3南方的渔业小镇,图4内蒙古高原上的牧场。2.为什么各个地方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不一样?3.正是因为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才各具特色。4.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方水土一方生活”。二、新课(一)一方水土一方生活1.阅读P48《中国地形图》,找一找我国的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在了解一下我们所在地区的地形以及其后特点。2.组内
本文标题:《我们神圣的国土》公开课优秀教案-部编版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3069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