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预案书学生:游柳柳教师:秦老师科目:科学前言游柳柳爸爸:您好!在每年的升学考试中,都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原来被老教师寄予了厚望的所谓的尖子生却成绩平平,名落孙山。而一些平时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却金榜题名,令人匪夷所思。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候,家长和学生往往都把这归结为失误或者超水平发挥,是一种偶然现象。其实不然,因为偶然之中也包含着必然。会考试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在成绩相仿的情况下,哪位学生的心理素质过硬,考前心理调试的最好,而且平时基础知识扎实,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强,那他就有可能超水平发挥,进而形成一枝独秀或者成为一匹黑马。考前心态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考试发挥。所以一定要好好调整。但它也与复习充分与否关系密切。在考前进行一个彻底、充分、不留疑点的复习对于考生考前的心理调整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复习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计划,争取在考前的一周左右结束复习,而在考试前应该让大脑得到一个平静期(一般是二——三天左右)。一定不要因为看书而搅乱了自己的心态。当然,也并不是绝对不可以看书,假如确实复习不够的的话,可以适当看一些。而在考前一天晚上最好不要看书,因为几十、几百个日日夜夜都过去了。短短的几个小时不仅起不到什么实质上的帮助,还会起到反作用,开考前的几个小时更是不可以看书的总结为一个公式就是:“好成绩=好方法+好心态”。方法篇一、首先要整理好学习资料并形成习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学习资料难免凌乱,如果不加以整理就会出现复习抓不住重点,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的现象,不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当然面对如此众多的参考书和卷子,应该如何取舍呢?应优先整理重点章节,例如八年级上第一章的浮力压强,第四章的电学,不管中考如何改变考试知识点范围,这些永远都是重点,也是考点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也就是我们说的知识点雷区。九年级上半学期化学部分第一章的酸、碱、盐、金属及第二章的第二节物质的转化规律;物理部分则要结合八下的电学,把电功、电功率的内容一定要学习的深刻,且要熟练应用;生物部分九年级上都是难点,特别是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这些都是考试重点,在考试中会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且分值丢很高二、复习过程中要把握好侧重点因为每一章的重点不一样,而且具体到每一节的重难点也不同,因此复习时,可以先从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章节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比如八上的第一章,我们知道浮力的计算肯定是难点,所以复习时要全面总结浮力的计算方法,这样总结多了,自然而然就能从中找到比较系统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是自己总结的,所以会用来非常顺手。再比如对“功和机械效率、电功电功率”的掌握不佳。那就要把这些章节中自己做错的题,或者老师重点讲解的题目边看边在脑海中再现解题思路,还要把自己做错的原因找到(建议同学们每次用红笔纠正错误,并同时保留原先的错误答案),定期回顾这些错题,要不看答案的情况下动笔重做一遍,加深印象,实在做不出来可以看一下答案提示一下继续做,切不可死记答案,否则难以应付考题中的变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要在简单题和做过的题上丢分,这也是取得满意成绩的保障。三、对于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策略现在的考试无非是考查三方面:第一考概念;第二考过程;第三考方法。比如让我们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我们要首先明确实验目的,然后画出电路图,连接电路,在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在相同的电压下,更换电阻,看电流如何变化的,得出几组数据并把数据进行处理,看能否得到结论,做完这一项研究后,我们再研究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控制电阻不变,分别更换不同的电压,得出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数据。这就是我们欧姆定律的由来了,这个经常被拿来当做中考的实验探究题目来做的。再比如,有这样一道题:设计实验验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钩码重力的增大而增大”的猜想是否正确。这要求学生们首先要清楚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如果不熟悉要加以弥补,弥补的时候侧重于理解而不是记忆。至于探究实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五个知识点:即测量什么物理量(钩码重力G、自由端拉力F、重物移动距离h、自由端移动距离s);用什么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实验注意事项(要匀速向上提弹簧测力计);怎样根据测出的数据计算出机械效率(η=W有/W总);实验中要改变的物理量(增加钩码的重力,分别计算出η1、η2、η3)。然后逐一突破,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这道题还考查学生如何判断猜想是否正确的方法,即如果η1η2η3说明猜想正确,否则猜想错误。再换其他题目看能否融会贯通。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目标,自然应该采取不同方法复习。四、要科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复习理科侧重于理解和辨析,宜安排在较靠前的时间复习,这样可以使大脑逐渐运转灵活;文科偏重于记忆,宜放在这门课临考前复习,这不是因为突击,是因这样可以使记忆的知识在很短时间内就再次得到巩固,以后再复习同样的内容可以容易一些。从心理学角度讲,有很好的延时记忆效果。也可以文理科交叉复习,使枯燥乏味的复习过程保持一定的新鲜度,大脑也不至于过于疲劳。心态篇调整好心态,这样才能把平时学到的知识都发挥出来,如果心态调整不好,可能会导致考试时失常发挥,这样就得不偿失了。一、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把每天的复习功课、文体活动、休息与睡眠的时间安排合理,防止复习忙忙乱乱,按计划行事,使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增强。二、抓住最佳记忆时间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在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三、参加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学习过程中可以劳役结合,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制,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同时体育也是中考的一项科目。平时学习累了时,可以通过运动调节一下。四、调整睡眠偶尔有时作业多,晚上可以加一下班,但是不要总“开夜车”,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晚间睡眠调整到十点或十一点,这样可以跟中考的作息时间相平行。五、心平气和,防止烦躁不想考试后的事,心平气和地对待考前的一些事情。考前有些紧张担心在所难免,考前有些轻度焦虑有助于发掘你的智力潜力。把自己的轻度考试焦虑看得太重,这才是影响考试的负面心态。六、增强信心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心理压力,这样会造成发挥失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学习,不要去想如果考不好会怎样,如果考不好会对不起爸妈、老师,这样负面问题不要想太多,因为一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的,你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好了。也要相信自己,只要把潜力都发挥出来,肯定是可以考好的计划篇——八年级上八年级上册(浙教版)第1章生活中的水内容难度系数课时重难点分析第1节水在哪里★2H1、水的分布第2节水的组成★★3H1、电解水实验2、正负电极分别产生什么气体3、如何检验第3节水的密度★★★4H1、计算水密度的实验2、及固体液体密度的计算第4节水的压强★★★★5H1、压强的计算2、固体和液体压强的区别第5节水的浮力★★★★★5H1、浮力计算2、浮力计算的各种方法的利用3、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第6节物质水中分散状况★3H1、分散系的该概念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5H1、溶液的配置2、溶解度的计算3、溶解曲线的理解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3H1、饱和溶液的结晶2、如何使得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1节大气层★1H1、大气层的分层及标准第2节天气和气温★2H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第3节大气的压强★★★5H1、大气压强的存在2、利用原理解释现实生活的现象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5H1、大气压的计算2、托里拆利实验3、大气压的应用第5节风★1H1、风的形成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2H1、降水的形成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2H1、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因素★★2H1、影响气候的五个重要因素的理解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1H1、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2、对某系重点城市的地理位置要记忆和西部的干旱气候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影响★2H1、应激性和条件反射的区别第2节神奇的激素★★★5H1、各种重要激素的区别2、胰岛素,生长激素的作用3、缺少的疾病第3节神经调节★★★★5H1、反射弧的结构2、反射弧的工作原理3、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作用第4节动物的行为★★4H1、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第5节体温的控制★3H1、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第4章电路探密第1节电路图★★★★6H1、电路图的连接2、实物图的连接第2节电流的测量★★★★6H1、电流的概念2、电流表的概念3、电流表的应用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6H1、物质导电性的区别2、导体和半导体的区别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因素★★★5H1、影响导体导电性的因素2、导体电阻的计算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7H1、滑动变阻器的应用2、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大小的方式第6节电压的测量★★★★★7H1、电压的概念2、电压的测量3、电压表的使用规范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8H1、欧姆定律的概念2、欧姆定律的计算3、电流电压电阻的计算第8节电路的连接★★★★★8H1、复杂电路中的分析2、电流电压的计算计划篇——八年级下八年级下册(浙教版)内容难度系数重难点分析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号建立与作用★★3H1、模型和符号的区别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4H1、原子、分子、离子2、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5H1、原子结构模型2、电子、质子、中子的概念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5H1、元素周期表的应用2、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5H1、构成物质的元素2、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来理解物质的性质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6H1、化合价的记忆2、原子团的记忆及书写3、化学式的书写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7H1、相对原子质量计算2、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3、元素的质量分数第2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5H1、空气的成分及含量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第2节氧气和氧化★★★★5H1、氧气的检验2、氧气的化学性质3、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6H1、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5H1、生物的呼吸作用2、呼吸运动的进行第5节光合作用★★★★★6H1、光合作用的实验2、光合作用的计算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1H1、碳氧循环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1H1、大气污染第3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1H1、土壤的成分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2H1、土壤的分类第3节植物与土壤★1H1、植物的根系与土壤的关系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2H1、导管和筛管的作用2、导管和筛管作用的实验第5节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3H1、保卫细胞的结构2、植物蒸腾作用的过程第6节保护土壤★1H1、土壤污染第4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4H1、磁感线的分布特点2、条形磁铁和通电螺线管磁感线特点第2节电生磁★★★★★5H1、奥斯特实验2、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第3节研究影响电磁弱因素★★★★★5H1、电磁体的结构2、电磁体的应用3、电磁体的特点第4节电动机★★★★★6H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2、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区别第5节磁生电★★★★★6H1、发电机的工作原理2、实验室发电机的线圈中电流大小和方向特点第6节家庭用电★★★★★6H1、家庭电路的结构2、家庭电路的连接3、家庭电路的安全使用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5H1、用电安全2、故障处理计划篇——九年级全中考科学共包含四个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每门课都非常重要,如果想在中考中拿到160分以上的成绩,就在步步为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物理复习:初中阶段的物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力学、电学、光学,针对这几个内容,我们分重点来各个击破。一.力学(15课时)(1)运动和力,对于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类型、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另外还有针对这一块知识的实验和课本上的迁移实验——(2)浮力和压强,浮力的意义,浮力的产生的原因,浮力几个公式的灵活应用,特别是对于浮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要特别主要。压强包含气体压强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92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