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印度伊斯兰园林小组成员:陈昱洁杨力李苗简琳玲张玮纯王蓓蒋凤黄志越伊斯兰园林介绍•伊斯兰艺术是一种受宗教影响很大的艺术形式,超越民族,人种,地域,国界,具有广泛影响。它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遍布亚非,波及欧洲,在全世界已经超过13亿伊斯兰教徒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凡是信奉“真主”,诵读《古兰经》地域的艺术,都可以归划到这个范围内。伊斯兰文化是随着伊斯兰教的扩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6世纪末,穆罕默德打起了伊斯兰教的旗帜,一手高举《古兰经》,一手挥舞战刀,在短短的几个世纪内建立起一个超过全盛期罗马帝国疆域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所以说,阿拉伯人的崛起和伊斯兰教不可分开,阿拉伯园林通俗点说也可以算是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渊源•伊斯兰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是古代阿拉伯人在吸收两河流域和波斯园林艺术基础上创造的,以幼发拉底,底格利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范围,以叙利亚、波斯、伊拉克为主要代表,影响到欧洲的西班牙和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是一种模拟伊斯兰教天国的高度人工化、几何化的园林艺术形式。阿拉伯人原属于阿拉伯半岛,7世纪随着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的兴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形成了以巴格达、开罗、科尔多瓦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伊斯兰园林形式随之遍及整个伊斯兰世界。它与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园林有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公元前4世纪末,已经有希腊人记述过一座印度贵族府邸的花园。公元7世纪,中国高僧玄奘在印度见到过很多花园。《大唐西域记》(卷十)记载,中印度的奔那伐弹那国的都城,“居人殷盛,池馆花林,往往相间”。但这些记载都没有说明当时园林的形式。随着穆斯林进入印度,印度的造园艺术伊斯兰化了。莫卧儿帝国统治下的16~17世纪,是印度伊斯兰式园林的鼎盛时期。印度伊斯兰园林•古印度园林的主要要素:1.水:装饰、沐浴、灌溉2.凉亭:装饰与实用(夏季炎热)3.绿荫浓树与荷(莲)花:遮荫需要印度伊斯兰的建筑文化•8世纪初,曾一度入侵印度西北部的阿拉伯人,在1000年前后再次入侵印度→印度出现了伊斯兰教徒的王朝→移植伊斯兰文化→莫卧尔帝国时代(1526-1858),印度伊斯兰文化完全融为一体。•印度伊斯兰式建筑→阿富汗式建筑(接近印度建筑)与莫卧尔建筑(伊斯兰式建筑)印度伊斯兰园林的发展历程1.巴布尔时代的园林2.胡马雍时代的园林3.亚克巴时代的园林4.查罕杰时代的园林5.沙·贾汉时代的园林从第一代的巴布尔时代到第三代的亚克巴大帝时代,印度的建筑与园林仍然保持着本国的特征,从第四代开始,进入名副其实的印度伊斯兰作品时期。伊斯兰园林的特点•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伊斯兰园林通常配有主要的总体结构,这在泰姬•玛哈尔陵园中显露无遗。伊斯兰园林比中国的道家园林和日本的禅宗园林都更加系统化,其内的凉亭、树木、植物和灌木都经过认真设置。这类园林通常会将一块场地划分为四个正方形,以代表源于神力的、由四部分组成的宇宙;中世纪药草园则更具有结构性,因其对于瘟疫盛行的欧洲民众而言,原本就是临时的避难天堂。1.巴布尔时代的园林•巴布尔征服北印度→建都于亚格拉(恒河之流朱木拿河畔),战事连绵→不毛之地→营造园林:浴池与新式花坛。如“拉姆园”园林,“扎哈拉园”宫苑,“基兰园”与“瓦法园”(忠实之园)。巴布尔园林左:巴布尔鼎盛时期的园林右:西康德拉(巴布尔陵园)巴布尔王初次参观瓦法园,指导设计“四分区栽培地”。2园艺师测量路线,带设计图纸的建筑师当向导。2.胡马雍时代的园林•巴布尔死后,胡马雍即位→遭阿富汗贵族谢尔·夏驱逐亡国→谢尔·夏之子沙利姆·夏死后,胡马雍借波斯人之力收复失地→亚克巴即位。•只建有德里陵园。距德里南约4英里处。80年后,泰姬陵沿袭了它的设计手法。3.亚克巴时代的园林•亚克巴完成了莫卧尔帝国的建设伟业,通过印度教徒与回教徒在宗教上的融合,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亚克巴开辟道路,另辟新都,营造宫廷与园林。4.查罕杰时代的园林•查罕杰的园林多与爱妃纽·查罕有关。查罕杰与爱妃每年都移居克什米尔的习惯。这里风景迷人,为极好的避暑胜地。这里现在还遗留有尼夏特园、夏利马园、阿奇巴尔园等。5.沙·贾汉时代的园林•沙·贾汉王(1627-1658)母系出自成吉思汗。才华横溢,崇拜艺术与美,治国能力很强。•与沙·贾汉王有关的园林很多,如拉合尔的夏利马园、亚格拉的泰姬陵、德里的夏利马园、克什米尔的达拉舒可园等。泰姬陵•泰姬陵,全称为“泰吉·玛哈尔陵”,又译泰姬玛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内和亚穆纳河右侧。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已故皇后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誉为“完美建筑”。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沙杰汗煞费苦心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宠妃建造了如此宏伟、富丽堂皇的陵墓,说明他当时对宠妃的爱有多么深。沙杰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他死后,与宠妃一起被葬在泰姬陵。泰姬陵是一座伟大的爱情纪念碑,它是一代君王爱情的见证,向世人讲述着他们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沙·贾汉王为爱妃穆姆塔慈·马哈尔建造的泰姬陵是印度陵墓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为一座平坦的园林。其主要建筑不是位于庭园中心,而是偏向一侧,即在通向巨大的圆拱形天井大门之处,开辟了与水渠垂直相交的大庭园,迎面而立的大理石陵墓动人的形体倒映在一池碧水之中。1.十字型水渠四分园。2.建筑屹立在退后的高台上,重点突出。3.做工精细,整体协调。过了安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和阿克巴大帝陵很相似的红色建筑。这就是进入泰姬陵的大门了。从大门的穹顶里拍摄泰姬陵•不同时间的泰姬陵雾中的泰姬陵水中泰姬陵•整体侧面•泰姬陵主体的四角,都屹立着高约41米的尖塔。这四座高塔都不是垂直于地面的,而是有一定的角度,为了预防地震,高塔坍塌不会压在泰姬陵主体上面,可见沙贾汗为了他的王妃,想得有多周密。•泰姬陵象征智慧之门的拱形大门上镶嵌着这种梵文的《古兰经》。这就是著名的沙贾汉和泰姬的两座大理石棺椁,但这两座石棺却不是真的,因为真棺安放在地底下的另一间地下室内。•美丽的晚霞景色泰姬陵的平面图泰姬陵。轮廓丰富的白色建筑在蓝色天空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庄重,水中倒影加强了空间的深度左:中轴线条形水渠右:主体建筑入口泰姬陵前规则式绿地中心大水池陵墓主体建筑
三七文档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印度伊斯兰园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8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