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试题第1页(共4页)试题第2页(共4页)考试试卷A卷科目:一年级语文考试时间:期末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成绩得分阅卷老师一、单项选择题(将下列各题唯一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弧内,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庇护裨益奴婢筚路蓝缕刚愎自用B、驾驭与会熨帖卖官鬻爵毁家纾难C、古刹诧异岔路叱咤风云姹紫嫣红D、诘问拜谒拮据残碑断碣孑然一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喧消魂春寒料峭羽扇纶巾唉声叹气B、萦绕惊诧左顾右盼自惭行秽张冠李带C、步撵诡辨打样残羹冷灸走途无路D、连坐汗涔涔礼尚往来忠心耿耿没精打采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花瓣微微,那就是夜晚来临了。②对郊狼来说,是即将分得一份残羹剩饭的。③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A、收敛允诺内含B、收拢允许内含C、收拢允诺内涵D、收敛允诺内涵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A、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大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C、她在联欢会上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老歌,如《南泥湾》《送金匾》《一条大河》等等……D、伯箫的住处,就在我们宿舍后面,在一个小山坡上盖了两简小土房,取名《山屋》。5、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B、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C、不管气候怎样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D、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都依赖于大自然,我们理当敬畏自然,亲近自然,遵守自然规律。6、下列作品、作家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诗经》《大学》《中庸》《孟子》B、《史记》包括五种体裁,本纪是其中体裁之一,本纪是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C、《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毕淑敏有长篇小说《红处方》,散文集《婚姻鞋》。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兼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兴。7、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当的是()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C、面对暴风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了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劝学(节选)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中:合于。B.虽有槁暴暴:晒干。C.假舆马者假:借助。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9.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吾尝终日而思矣B.登高而招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D.蟹六跪而二螯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B.第一段用“輮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试题第3页(共4页)试题第4页(共4页)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二、综合题(本大题7小题,共30分)11、请将第一大题文言文阅读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2、请将下列句子改写成祈使句。(只改变句式,不能改变原意)(4分)你叫什么名字?。13、请将下面的句子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句话。(4分)他是学生。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死,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中的“依依”可以换成“飘飘”吗?为什么?(3分)⑵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17题。锁门孙犁过去,我几乎没有锁门的习惯。年幼时在家里,总是母亲锁门,放学回来,见门锁着进不去,在门外多玩一会就是了,也不会着急。以后在外求学,用不着锁门;住公寓,自有人代锁。再后,游击山水之间,行踪无定,抬屁股一走了事,从来也没有想过,哪里是自己的家门,当然更不会想到上锁。进城以后,我也很少锁门,顶多在晚上把门插上就是了。去年搬入单元房,锁门成了热话题。朋友们都说:“千万不能大意呀,要买保险锁,进出都要碰上呀!”劝告不能不听,但习惯一下改不掉。有一次,送客人,把门碰上了,钥匙却忘在屋里。这还不要紧,厨房里正在蒸着米饭,已有20分钟之久,再过20分钟就有饭糊、锅漏,并引起火灾的危险,但无孔可入。门外彷徨,束手无策,越想越怕,一身大汗。后来,一下想起儿子那里还有一副钥匙,求人骑车去要了来。万幸,儿子没有外出,不然,必会有一场大难。“把钥匙装在口袋里!”朋友们又告诫说。好,装在裤子口袋里!有一天起床,钥匙滑出来,落在床上,没有看见,就碰上门出去了。回来一摸口袋,才又傻了眼。好在这回,屋里没有点着火,不像上次那么着急,再求人去找找儿子就是了。“用绳子把钥匙系在腰带上!”朋友们又说。从此,我的腰带上,就系上了一串钥匙,像传说中的齐白石一样。每一看到我腰里拖下来的这条绳子,我就哭笑不得。我为此着了两次大急,现在弄成这般状态,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我有了一所房子,有了自己的家门。我的家里,到底有什么宝贵的东西,值得如此戒备森严呢?不就是那些破旧衣服、破旧家具、破旧书画吗?这些东西,也不是新近置买,不是多年就有了吗?“环境不同了,时代不同了。”朋友们说。我觉得是自己和过去不同了,心理上有些变化了。我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我已经失去了四大皆空的皈依,我已经返回人间世俗。总之,一把锁把我的心紧紧锁起,使它同以往的大自然、大自由、大自在,都断绝了关系。我曾经打断身上的桎梏,现在又给自己系上了绳索。我曾经从这里出走,现在又回到这里来了。15.对于为什么要“锁门”,“朋友们”与“我”的观点有什么不同?(4分)答:“朋友们”的观点:“我”的观点:16.文中四次写“朋友们说”,反复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答:17.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说“我几乎从没有锁门的习惯”,这为下文写“我”几次锁门的经历作了铺垫。B.“锁门成了热门话题”,既为“我”的改变提供了依据,又暗示“我”锁门的经历不是个别的。C.“我已经停止了云游的生活”,此处“云游的生活”是指自己从青年时期便开始的游学四方,追求艺术和自由的人生历程。D.本文回顾自己的一生,旨在表达对自己追求一生,却徒劳无功的无奈自嘲与深刻反省。E.本文取材于日常生活的小事,反映的却是有关社会人生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辞微旨远,发人深思。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管理试题第5页(共6页)班级管理试题第6页(共6页)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去作文。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一天他把弟子人叫到床边,他张开口用手指一指口里面,然后问弟子们看到了什么?在场的众弟子没有一个能答得上。于是老子就对他们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意思是:牙齿须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须软,但生命力更强。根据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试题第3页(共4页)试题第4页(共4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班级管理试题第5页(共6页)班级管理试题第6页(共6页)
本文标题:中职一年级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45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