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发展经济学完整版第五章人力资本及经济发展
第五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人口增长与人口转折现象(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10月31日凌晨全球第70亿人口的丹妮卡•卡马乔在菲律宾降生公元初到17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不到0.05%;1.1750-18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0.5%;2.1900-1950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0.8%;3.195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2%.1965-1970年每个妇女生4.9胎2000-2005年每个妇女生2.7胎1950-2000年,世界按不变的价格计算的国内总产值增长了8倍;在同一时期,世界人口从1950年的25亿增加到2000年的61亿。(二)人口转折理论每个国家人口增长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高死亡率抵消了高出生率,故人口增长率较低;第二阶段:人口出生率依然很高,但死亡率急剧下降,结果导致人口增长率上升;第三阶段:出生率开始下降,并逐步趋近于死亡率,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经济发展与出生率之间关系:1)高生育率与文化娱乐水平低下有密切关系2)高生育率与传统观念有密切联系。在传统观念支配下,一个家庭以传宗接代为第一任务。3)高生育率与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例如,在传统社会中,维护个人和家庭安全的社会法律体系不完善、不发达。保护个人安全主要依赖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生育更多的子女尤其是更多的儿子可以更好地保护家庭的安全。在收入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养育子女尤其是儿子是父母养老的唯一保障。4)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子女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5)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妇女的地位也随之提高。在现代社会里,受教育的妇女越来越多。妇女接受教育比男人更有利于出生率的下降。a)一是母亲接受教育使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了,因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寻找就业的愿望比没有接受教育的妇女更为强烈,同时,她们也更为容易地寻找到工作;b)二是受过教育的妇女倾向于晚婚晚育,也更为容易掌握避孕的知识和方法;c)三是受过教育的妇女倾向于让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d)四是有文化的妇女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使婴儿死亡率降低,这就减少了生育更多的孩子以防夭折的担忧。(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变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的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发达的工业国家在发展初期的人口增长速度;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从性质上来看主要是外生现象。进入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初。法律和秩序的强制实施,加上较发达的交通运输使食物的生产和分配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使得以前经常出现的阶段性饥荒大大减少.2、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中叶的公共健康项目的实施。这些项目包括在许多城镇建立供水和卫生系统,以及接种痘苗以预防一些致命的疾病。3、第三个阶段包括通过医院和诊所提供的广泛而深入的医疗服务,使儿童死亡率大大降低了。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医学的巨大进步和粮食生产分配系统的改善。许多人口学家相信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转变(demographictransition)的时间正在快速下降。一项主要对发展中国家最近初生趋势的研究结论认为:1.许多快速增长的国家自1970以来进入了初生的人口转变;2.一旦出生率的持续减少开始出现,它就会比欧洲历史上的速度更快进行;3.“新兴”国家尽管起初比西欧历史上存在的出生率水平高,但可以相当快地减少出生率;4.对于可获得的,更精准的有关出生率的度量,年龄结构差异的标准化的度量,提供了类似初出生率的结果;5.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当前的出生率的减少将按比欧洲国家和日本获得的出生率的减少还要高的水平停止。上述观察是建立在对许多国家的经验之上,现在很明显的证据表明在最大的国家出生率的减少,在中国极快的速度减少,在印度,印度尼西亚都测度得到。出生率的减少现在一般在东亚和拉丁美洲。然而在热带非洲或在信奉穆斯林的中东、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没有证据证明这些。(GeraldM.Meier,LeadingIssuesinEconomicDevelopment,6thed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p278.)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197019721977198019821987199019921996年出生率和死亡率(‰)L出生率M死亡率H出生率M出生率H死亡率L死亡率(注)以1996年人均收入为基准、L:低收入国785美元以下、M:中收入国785~9,636美元、H:高收入国9,636美元以上。对象期间为1970-96年。出所:WorldBank,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1998.Washinton,D.C.二、对人口数量与增长关系的悲观论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1)两个公理: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情欲乃是天性。2)两个级数:几何级数和算术级数3)三个命题:一是人口增加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二是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定增加;三是占优势的人口增加,为贫穷和罪恶所抑制,致使现实的人口必须与生活资料相平衡。4)两种抑制:限制人口的手段,积极抑制和消极抑制。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不足之处:(1)完全忽视了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2)将人口生育仅看作是自然现象,忽视了人口数量本身也是人们选择的结果,是一种经济社会现象。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高速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产生了重大的压力2)赡养负担沉重,消耗了大量的可用于发展的资源3)人口增长迅速加剧了环境的恶化4)人口增长迅速使失业问题严重发展中国家应实施计划生育。三、对人口数量与增长的新认识人口增长有害论人口增长利弊论人口增长有利论科林·克拉克拉蒂·兰姆和西奥多·W·舒尔茨莱文和雷内尔特美国科学院的研究报告:“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作出定性的结论,人口增长的放慢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是有益的。然而,目前要对这一收益做出数量精确的估计还是有困难和缺乏内在联系的。”人口增长与人均经济增长之间缺乏相关性:1、从长期来看,人口和人均GDP都有很大的增长2、各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差距不足以解释其人均收入差距3、20世纪60-90年代,几乎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均增长率都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与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无关实证研究显示:一旦控制住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人口增长对人均经济增长并不发生作用。强调人口数量正面影响的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口增长可以创造需求,需求的增加又能提高新思想的采用和创造。二是认为人口的增加不仅可以更高效率地利用新思想,而且能够通过对环境施加压力促进技术革新。朱利安•西蒙:“天才原则”“人类智慧称为是可以战胜其他任何可耗尽资源的‘最终资源’”伊斯特尔•博赛拉普:“人口压力”人口变化影响经济发展:(1)促进作用:人口增长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并产生了总需求的增加(2)阻碍作用:人口过快增长降低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人口迅速增加会使就业问题恶化;过多人口会破坏生态环境第二节人力资本的的相关概念之所以要研究人力资源因为人力资源的发展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上,人们常常对所能拥有的食物、能源、生存的空间,以及地球上其他各种物质资源感到忧虑。这种忧虑是由来已久的,早在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和马尔萨斯(T.R.Malthus)便曾肯定地表示,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将很快被消耗殆尽。该预言的主要根据是,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物质资源数量会呈不断减少的趋势。他们的观点现在看来并不正确。因为正确的评估方法必须将人类应付地球上物质资源变化的能力计算在内,而李嘉图和马尔萨斯那种只考虑地球本身的评估方法忽略了人类的这种能力。全世界的人类后天所获得的能力的增长以及在运用科学知识方面的进步,是决定其未来经济生产能力及提高其生活水平的关键。事实上,在人口质量及知识方面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如果我们将这些投资计算在内,就一定不会听信有关地球之物质资源将被耗尽的可怕的悲观的预言。近几十年来许多低收入国家所取得的明显可喜成就,便是其在人口质量方面的投资。(西奥多·舒尔茨著,《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作者前言。)费雪在1906年发表的《资本的性质与收入》一文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中。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演说中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人力资本的含义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人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殖的能力。弗里德里克·哈比森认为,人力资本构成了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人力资本,通常被定义为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人力资本包括两个方面:(1)一个人的寿命、力量速度、耐久力和精力;(2)个人的生产力和技能。人力资本的作用历史已经证明,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即使在自然资源贫乏的情况下也能取得发展。如果对源自物质资本积累带来的发展的信心逐渐减弱,那么它就会逐渐被人力资本投资所代替。强调人力资本是因为体现在人体上的知识是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础。土地、劳动力和物质资本都遵循报酬递减规律,而知识不遵循报酬递减规律。马歇尔(AlfredMarshall)认为:“尽管自然服从报酬递减规律,人却遵循报酬递增规律……知识是我们生产最强有力的发动机,它使我们能征服自然并满足我们的需要。”舒尔茨(TheodoreSchultz)也认为,“改善穷人福利的生产的决定性要素不是未占用的空地、能源和种庄稼的土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舒尔茨在强调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把美好的经济前景与对健康和教育的投资结合起来。舒尔茨:“设想一个国家拥有和美国一样的土地和包括生产技术在内的物质资本,但却受到如下条件的限制:没有人受过在职培训,没有人受过学校教育,没有人能对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有任何了解,而且人民的平均寿命为40岁。毫无疑问生产将严重滑坡,产出低下,经济组织极其僵化,直至人力资本得到显著提高为止。……假设由于某种奇迹,印度或类似于印度的低收入国家一夜之间拥有了和美国一样的人均资源、设备和包括生产技术在内的经济结构,根据其现有的技术和知识水平,结果会怎么样呢?人力和非人力资本存量之间的巨大差别将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验研究从不同侧面证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一,关于外资利用。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迅速掘起,而发展中国家并未实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是由于人力资源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欧和日本在战争中物质资本损失严重,然而,这些国家具有较高文化教育水平的生产技能的人民尽管受到了严重的伤亡,但并没有被消灭。因此,这些国家的资本吸收能力很高,一旦有大量的物质资本可供利用,经济就很快被推向前进(zoomahead)。(GeraldM.Meier,LeadingIssuesinEconomicDevelopment,6thed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p265.)现在一般的意见是,要促进经济更快地增长,仅仅增加物质资本投资是不行的;必须在增加物质资本投资的同时扩大人力资本的投资,使两种投资平衡地增长。第二,关于余值增长率。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产出应与投入同比例地增长,增加1%的投入应该只增加1%的产量。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入增长呢?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作用,一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后一因素被认为是最主要因素。①据舒尔茨估计,美国1929-1959年的余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国民资源的增长率,这两者的差额别叫做余值增长率)大约是五分之三,其中教育的收益可能占这个余值的十分之三到二分之一。②丹尼森
本文标题:发展经济学完整版第五章人力资本及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81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