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时间单位—时、分、秒,是在原来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考虑到秒是很小的时间单位,日常生活中的计时很少需要精确到秒,因此这部分内容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会“秒”的时间短暂,了解15秒内不同事件的完成程度,体会时间的宝贵。然后再安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把先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后续学习之中,又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新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借助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突破计算经过时间这一教学难点。【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课时安排】1、秒的认识………………………………………………………12课时2、经过时间的计算………………………………………………1课时第一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秒的认识。(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第4页“做一做”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__秒,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1分=60秒。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知识点】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2、1分=60秒3、体验1秒有多长。【点评语】3认识时间单位“秒”,能够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时间,知道1分=60秒。【教法和学法】教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法、引导发现法。学法:观察、思考、交流。【教学程序设计】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教材第2页插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2、教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教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秒。二、发放自学提纲,布置学习任务。1、你知道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秒吗?2、观察钟面,说说三颗针分别叫什么?3、电子表上是怎样表示秒的?认识秒表。4、秒针走一小格是()秒,秒针走一圈是()格,也就是()秒。5、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正好是60秒,这时,分针刚好走了(),即()分。6、说一说:(1)1秒能做些什么?(1)1分钟能做些什么?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41、每个学生依据提纲要求,独立探究秒,感知1秒和1分的有多长。2、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四、合作学习,质疑问难。1、两两交流自学所得及不懂的问题。2、组内交流对1秒和1分的认识。五、板书结果,交流展示。1、各小组把探究结果进行板书,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2、各小组主动进行交流。3、各小组在班上有序的展示交流。六、巩固运用,拓展提升。板书设计:秒的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1分=60秒。课后反思:5技能训练题:一、填一填。1、钟面上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2、时针走1大格是()时,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3、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所以1分=()秒4、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5、在50米赛跑中,王强用了8秒,李贺用了9秒,()跑得快。6、小白兔到家时是10时59分56秒,小灰兔到家时是10时59分58秒,()先到家,比另一只早()秒。小白兔到家后再过()秒就是11时整。二、连一连。三、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眨一下眼睛说一句“你好”一场数学期末考试脉搏跳动85下做三道数学题1分1小时1秒6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教材内容】教材第4页例1、第5页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学会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2、使学生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能进行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验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节约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难点:求经过的时间。【知识点】1、时间单位的换算:时分秒6060:::72、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看钟面,数格后用乘法计算;也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点评语】1时=60分1分=60秒【教法和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一、复习导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2、填一填:1时=()分1分=()秒那么2时=()分3分=()秒你知道要怎么计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间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二、发放自学提纲,布置学习任务。自学提纲:1、2时=()分3分=()秒,说说你的计算方法。2、小明7:30离家去上学,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1)你能在钟面上数一数,然后算一算吗?(2)你还能用其它方法算出小明所用时间吗?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每个学生依据提纲要求,独立探究。2、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8四、合作学习,质疑问难。1、两两交流自学所得及不懂的问题。2、组内交流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五、板书结果,交流展示。1、各小组把探究结果进行板书,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2、各小组主动进行交流展示。3、教师适时点拨疑难问题。六、巩固运用,拓展提升。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例1:2时=(120)分想: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就是120分例2:方法一:直接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多少分。方法二: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及5×3=15(分)方法三:7:45-7:30=15(分)或45-30=15(分)结束的时间-开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课后反思:9技能训练题:1、填一填:1时=()分4分=()秒3分=()秒4时=()分1时15分=()分2分40秒=()秒96分=()时()分75秒=()分()2、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我每天晚上8()睡觉,大约睡10()。早上6()就起床,穿衣、洗漱、吃饭大约要花40()。3、在○里填上“>”“<”或“=”。9分○90秒4时○24分5时○500分140秒○2分4、看图写出经过的时间。5、一场大雨9:20开始下,到10:55停。大雨下了几小时几分?6、王叔叔到小军家做客,原定8:30到,结果迟到15分钟,王叔叔几时几分到小军家?7、李叔叔买了一张北京到沈阳的火车票,火车7:20从北京站出发。(1)如果提前15分钟检票,检票时间是()。(2)坐这趟车从北京到沈阳要用4小时零3分到达,那么,该列车应在()时()分到达沈阳。10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主备教师:【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学生今后学习万以外多位数加减法以及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计算教学中,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培养学生数感的良好载体,其中的估算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另外,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必需数学”,因此,学生务必切实的掌握好。【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上学期学习了数的组成、口算整十数加减和笔算两位数加减基础上学习。根据学习前测和上学期学生平时的测评情况,本校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但少部分学困生口算的速度较慢,准确率还要提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0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11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课题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例1、例2及相关的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教学重点、难点】1、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教具、学具准备:课本第9页主题图。【知识点】12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点评语】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先用前一个数加上后一个数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十位上),再加上个位上的数;方法二:把个位和十位的数分别相加,再合起来写,个位相加的和写在个位上,十位相加的和写在十位上。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先用前一个数减去后一个数十位上的数,再减去后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探究课题。1、阳光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去参观“世博会”,同学们在操场上集合,整装待发。同学们看到这幅图后,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提一个问题吗?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2、引出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二、发自学提纲,布置自学任务。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学生依据自学提纲独立探究新知。2、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点拨。四、合作学习,质疑问难。把自主学习的结果在小组中交流,答疑解惑,达成共识。13五、板书结果,交流展示。1、各小组把探究结果进行板书,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2、各小组主动进行交流。3、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弄懂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4、教师适时点评。六、巩固运用,拓展提升。综合练习,巩固提升。(独立完成,组内互批互改,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订正)【板书设计】1、35+34=35+34=304(30)(5)(30)(4)()()()2、65–54=504()课后反思:自学提纲:先用前一个数加上后一个数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十位上),再加上个位上的数。把个位和十位的数分别相加,再把加得的数合起来。先用前一个数减去后一个数十位上的数,再减去后一个数个位上的数。14一、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5+34=方法一:35+34=方法二:35+34=304(30)(5)(30)(4)()()()二、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根据上面内容,解决第二个问题。三、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65-54=先算65-50=15,再算15-4=1165–54=504()(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技能训练题:1.口算。42-16=24+45=120+80=65-20=40-16=100-40=210+440=73+7=64÷8=270+430=800-800=52+25=21-12=51-5=49+38=230+40=2.列式计算。(1)4600比2400多多少?(2)被减数是900,减数是300,差是多少?15(3)把40个作业本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多少本?(4)60比145少多少?(5)64是8的多少倍?3.小熊现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60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