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乌合之众一.主要内容第一章群体的一般特征1.群体是个活生物群体的特点与其中任何一个人的特点都不同,但和每一个群体的特点没什么区别。群体像一个活的生物,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即“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不可靠的、暂时的。组织化的群体也称为心理群体,其内部行为体现为精神的统一性。2.构成群体的条件每个人个性的消失;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情。3.群体的相同与不同相同:一致性—辨认群体不同:自身的附带特性—区别不同的群体4.群体共性的研究方法诸多要素的变化构成了群体心理研究的困难,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多只是研究那些成熟的群体,即完全组织化的群体。5.群体共同的心理特征共同心理—集体心理完全不同的个体会组成一种全新的存在,这个新的存在与构成这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没有任何共同之处。6.群体质变的症因无意识主宰着有机体的生活,而且在有机体的智力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意识因素完全是被动的、不值一提的。潜意识才是沉陷于暗黑海洋之中的巨大冰体,是在“真正原因”背后的神秘原因。无意识欲念构成了每一个种族的先天秉性,在此之上的同一种族的个人之间并无多大差别。7.被抹平的才智差别在群体心理中,原本突出的才智被削弱了,导致群体中每个人的个性也被削弱了。群体只能从事最低级的劳动,而涉及普遍利益的决定,只能由杰出人士组成的决策中心来做出。但即使再高明的专家一旦受困于群体意识,那么他们至多只能用普通人的智力与能力平庸地处理那些干系重大的事情。8.第一个原因:本能激发一个人最原始本能的因素是数量(法不责众)。群体是无名氏,无名氏无需为自己的所做的事情负责。因此曾经约束一个人的责任感荡然无存,群体得到的是最原始本能的表达与宣泄。9.第二个原因:传染传染可以说是一种群体式催眠,除了令人陷入狂乱,还会摧毁一个人心理的防御机制,让人的表现突破人格界限。任何一个感情和行动,,只要不合情理,都会很容易传染开来。10.第三个原因:暗示群体中的人像处于一台完全听命于脊椎神秘外部刺激信号的电子细胞装置,此时他的全部价值与意义已不复存在。群体只接受暗示力量的影响。除了暗示,群体对一切明确的告诫置若罔闻。11.野蛮的玩偶自我人格消失。决定群体中人的行为的相关要素是原始人的热情与英雄主义,这些都是理性的人不具备的。任何一个群体更像是一群原始人组成的乌合之众。群体中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这就降低了个人的自我价值。12.群体的行为群体中的人不仅在行动上与他本人有着完全相反的表现,其思想感情也与平时不同。在群体之中绝对不存在理性的人。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13.奇迹的创造者群体表现为一种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是建立在无意识的基础上的。也只有无意识的心里特性,才会催生出伟大的英雄主义。这种英雄主义创造了历史。14.你不会接受的观念15.群体特性之一:冲动、易变和急躁群体中的人大脑功能是处于停滞状态的,群体行为完全是群体的本能反应。其思维与原始人非常相似。但群体的行为也有着惊人的一致性,表现得异乎寻常的完美,但这与他们每个人的大脑无关。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却缺乏这种能力。16.群体极端表现(上)所有群体的行为总是趋向一个极端,表现的极为激烈。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它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其间的过度如行云流水般自然。17.群体极端表现(下)群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往往用不了多长时间。群体很容易做出及其残忍的事情,但也可以在一瞬间为某个教义慷慨赴死。18.群体没有任何长远打算群体没有长远的规划,一旦生活中各种必要的事情不再对群体构成隐性的约束,群体所追求的目标便无法持久。任何一点意外的刺激都会让群体陷入迷失。19.群体不承认障碍群体中的成员不存在“不可能”的概念,所以群体往往充满了暴戾的成分。群体也没有负罪意识,因为在他们眼里,数量就是真理。群体会推倒心理上的障碍,认为自己就是道德,也会推倒现实中的障碍。20.引发冲动的导火索不管任何一个种族的群体,都不可避免地流露出部分女性化的特征,爱憎是非标准扑朔迷离、变幻不定。如果把一个民族的命运全部维系在过分本能的情绪表达上的话,无异于悬崖漫步,随时都可能跌入深渊。21.群体特性之二:易受暗示与轻信群体相信一切不可能、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不存在的事情,唯独不相信现实生活中的日常逻辑。群体容易接受暗示,是因为他们期待暗示;他们期待暗示,是因为他们需要暗示。暗示可以让他们立刻行动起来。22.群体在等待,永远在等待独立的个人受到暗示,也会在内容与结果之间找到直接的关系,才有可能付诸行动。群体采取的行为与其思维逻辑产生直接性的对立,群体排斥理性与逻辑。第二章群体的情感和道德观1.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群体之中最易于引发幻觉现象。群体无法辨别真实与幻觉。群体中的某一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构成传染性暗示的起点。2.群体观察能力的缺失群体观察能力的缺失,导致集体观察往往是错误的。由于期待意识的作用,暗示会迅速传染,导致群体性的狂乱。3.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上)令群体成为牺牲品的集体幻觉,向来是不挑剔人群的。集体幻觉现象与生理无实质性的联系。4.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中)即便是那些公认的智力超群者,只要几个人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之后,在他们专长之外同样会表现出群体的所有特点。5.群体中的智力泯灭(下)群体中的智力泯灭有四个阶段:自我意识模糊;独立思考能力下降;判断力与逻辑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趋同一致;残存的智力品质被底吞噬。6.群体的谎言(上)当个体集结到一起之后,群体的谎言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圣物)7.群体的谎言(下)谎言传播的阶段—谎言的制造阶段;谎言的被肯定阶段;全面的谎言扩散8.妇孺言论不可轻信妇女和儿童是群体谎言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的话往往不可信。他们缺乏主见。9.群体只会撒谎被越多人证明的事件,往往错得最荒谬。10.群众杜撰的历史(上)那些被载进史书,业已成为史实的历史事件,未必是有价值的产物。都经过时间的推移丧失了本来面貌。11.群众杜撰的历史(中)即使是那些已经被记载在书上的假历史,也很难保证它们会持续长久稳定。群体的想象力会改变一切,不管是真实还是虚构的事件。12.群众杜撰的历史(下)群众的历史观及其善变混乱,不具备一个明确的标准,只凭想象力和群众的好恶来臧否人物。而这样的评判结果又会被当成真实的历史。13.群体的极端感情(上)群体无从分辨事物内部的、事情与事情之间的细微区别;而且情感也会通过心理暗示和传染过程加速传播。感情是十分极端的,群众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14.群体的极端感情(下)群众会产生人多势众而有的一种力量感。当个人进入群体之后,感情的狂暴往往会因为责任感的消失而强化。群体能够利用这种强化的感情,推倒一切负罪感和道德的障碍,可以做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15.打动群体的东西群体最热衷于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打动。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东西,是最有效的打动群体的手段。16.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上)群体的叠加只能增加他们的愚蠢,智力会大幅度下降。17.群体的夸张妨碍智力(下)群体常常会对意识形态进行夸张处理,让其以异常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群体还会夸大他们在某方面的感情。这使得他们开始信奉原始人的热情,信奉英雄主义。因此群体才会为自己创立偶像,塑造英雄。18.群体的偏执与专横(上)只要群体出现,它就必然是偏执的。对于别人提供的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当群体感受到自身的力量与破坏性,并把这种力量与偏执结合起来时,群体就有了专横的性质。敢于站出来替人辩白的无辜者也会遭遇不测。19.群体的偏执与专横(下)专横和偏执的强度因种族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个富于感性的民族,其性格具有易冲动、易变和急躁的特征,这也决定了这样的民族势必陷入极端感情无法自拔。20.集体渴望强权群体从来都不会听命于温和的人,而只向严厉欺压他们的暴君低头。21.群体的保守本能革命并非是为了改变深层次的东西,只是群体发泄情绪的手段而已。他们对一切有可能改变自身生活基本状态的新事物,有着坚不可摧的保守本能。22.群体的道德(上)群体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我们从原始时代就继承了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而群体会放纵这种本能。23.群体的道德(下)当群体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时,甚至可以达到慷慨赴死的地步。理性人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把个人利益当作唯一的行为动机,而只有群体却不以此为动力。24.群体的道德净化作用群体对个人,存在绝对的道德净化作用。不计名利、绝对服从、勇于献身真实或虚假的理想。第三章群体的观念、推理和想象力1.群体只接受简单观念群体能够接受两种观念—时髦观念和基本观念,其都是绝对的、毫不妥协的、不容置疑的、简单明了的。想要对群体产生影响,就必须披上形象化的外衣。由于其简单的观念,使得群体容易盲目轻信。2.如何让群体接受新观念想要让群体接受新的观念,就必须对其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使其更加通俗易懂。改造的方向必须是低俗化和简单化。3.群体难于被动摇群体容易处在旧观念的影响之下,只要观念进入人的头脑,一切与之对抗的行为都是无效的,所有群体都很难被动摇。4.群体的伪推理能力群体不会推理或只会错误地推理,并且也绝对不会受到推理过程的影响。只是把彼此不同、只是表面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将其普遍化。因此群体也不具备批判精神。群体所接受的判断仅仅是强加给他们的判断。5.群体的想象力(上)由于此消彼长,缺乏推理能力,群体的想象力不但强大而活跃,并且非常敏感。一旦失去了推理和思考能力,个体或群体对自我的认识就变得十分模糊,甚至不认为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于是群体容易目空一切,也会认为最不可能的事情也是最惊人的事情。6.群体的想象力(下)凡是那些最能活灵活现反映人物形象的戏剧表演,总是会对群体产生重大影响。虚构因素对他们的影响,甚至比现实因素还要大。7.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上)几乎所有侵略者的权利和国家的威力,都是建立在群体的想象力上的。要想影响群众的想象力,就万万不可求助于理智和推理,绝不能采用论证的方式。8.掌握群体的想象力(下)采取的形式必须是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不要做任何多余的解释,再列出几个不同寻常的事实就够了。影响民众想象力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其呈现的方式,生动的形象更能引起群众的主义。只要掌握了影响群体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第四章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1.群体的偶像崇拜(上)不论何时,群体都有一种特殊的相同感情,这种感情被称为偶像崇拜。2.群体的偶像崇拜(下)群体的信念有着盲目服从、残忍的偏执以及要求狂热的宣传等等宗教感情固有的特点,因此他们的一切信念都具有宗教的形式。3.如何建立偶像崇拜对群体的想象力善加利用;进行洗脑,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来煽动群众的情绪;以领导者的面目出现,为他们指出方向。4.偶像崇拜不会灭亡偶像崇拜不会灭亡,因为群众需要宗教。除了宗教团体之外,没有一个团体能够排除讨论,而讨论必然会有分歧。不论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实际上宗教感情未发生变化,只是信仰的对象不同。偶像崇拜的形式不会真正消亡,总会有新的形式代替它。5.又一个你无法接受的观念任何一桩惨案,总是群众所为。所有大事件,只有群众的灵魂想让他发生时,它才有可能发生,否则即使是专制者也无能为力。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第一章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1.群众运动的导火索任何运动不论多么突然,其背后一定有延续良久的准备性力量。有些间接因素具有普遍性,它们是群体一切信念与意见的基础。这些因素就是民族、传统、时间、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2.第一条导火索:民族民族是最重要的间接因素。民族性格不仅不会被改变,还会具有强大的力量。某些环境变化、突发事件可能会对群众产生巨大影响,引导他们付诸行动,但如果这与他们的民族性格相悖的话,就只会是暂时的。3.第二条导火索:传统民族是通过缓慢的遗传积累过程发生变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是及其稳定的,除了名称及外在形式,人们不会对它做出什么改变。传统不仅稳定,还支配者人们的行动。人们是依附于传统而存在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理想的状
本文标题:乌合之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5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