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I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反映,不断改善就业质量,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长的重要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向社会发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导高校优化招生和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教学厅函〔2013〕25号)和《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5〕44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编制和发布《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报告基于学校统计的全体毕业生的就业数据,再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以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就业服务工作的反馈。总的情况如下:按照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计算公式,我校2015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8.14%。其中本科生的就业率为87.96%;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9.19%。本科生中计算机学院的就业率最高为95.69%;其次是人文学院,就业率为93.75%;再次是灸学院,就业率为92.42%。专科生就业率最高的是灸学院,达到96.83%;其次是经济管理学院,就业率94.74%。全校2015届2935名毕业生中,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399人(47.67%);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661人(22.52%),升学499人(17.00%),自主创业12人(0.41%),其他录用形式就业9人(0.31%),国家基层项目3人(0.10%),出国出境2人(0.07%),地方基层项目1人(0.03%),待就业348人(11.86%)。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目前已落实的工作地域均主要集中在江西省,所占比例分别是53.75%和55.05%;医药制造行业为毕业生主要的行业流向,所占比II例为30.69%;其次为卫生行业,所占比例为25.89%,接着是教育业,占比为15.50%。本次调研共收到有效问卷1222份,回收率达41.64%。调查回收样本的学院分布与我校2015届毕业生学院分布大体接近。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样本具有代表性。因此,此次调查的样本能够较好地代表我校2015届毕业生的情况。从就业的毕业生反馈来看,对工作总体满意度为90.17%,职业与理想的吻合度为94.40%,专业对口度为95.26%。毕业生对母校的人才培养满意度为89.61%,对学校的就业服务满意度均值为91.34%,包括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整体满意度为88.63%,毕业生对母校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的整体满意度为92.56%,毕业生对母校就业帮扶与推介的满意度的整体满意度为91.00%,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手续办理整体满意度为92.63%,毕业生对母校校园招聘组织工作整体满意度为91.90%。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亟需改进的占比最高,为24.54%;其次公共课内容及安排方面亟需改进的占比22.42%,专业课的内容及安排手段方面亟需改进的占比为16.45%;师资水平方面亟需改进的占比为13.67%;考核方法与教学评价改进的占比为11.54%;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亟需改进的占比为10.47%。III目录前言.............................................................I学校简介...........................................................1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5一、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5(一)毕业生的总体规模..........................................5(二)毕业生的结构..............................................5二、就业率.....................................................10(一)就业率总体情况...........................................10(二)本科生学院、专业就业率...................................11(三)专科生学院、专业就业率...................................13三、毕业流向...................................................14(一)总体毕业流向.............................................14(二)升学及出国(境)情况.....................................15(三)自主创业情况.............................................15四、就业分布...................................................18(一)就业单位性质分布.........................................18(二)就业地区分布.............................................19(三)就业主要行业分析.........................................22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23一、扎实开展就业支持咨询,助力学生发展就业.....................23(一)扎实推进工作部署.........................................23(二)加强制度建设.............................................23(三)注重队伍建设.............................................24IV(四)做好就业咨询支持.........................................24(五)拓宽就业渠道.............................................25二、重视就业指导教研室建设,认真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5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27一、专业对口度.................................................27(一)总体专业对口度...........................................27(二)职业与理想的吻合度.......................................28二、工作满意度.................................................29三、求职行为...................................................29(一)求职总花费...............................................29(二)面试机会数...............................................30(三)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31(四)最终落实工作途径.........................................31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33一、近2年的就业情况...........................................33二、近2年的就业单位性质分布...................................34第五部分:对母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与反馈...............................36一、对母校人才培养的评价.......................................36(一)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36(二)对专业设置的评价.........................................36(三)对老师授课水平的评价.....................................37(四)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评价.....................................38二、对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38(一)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整体满意度...............................38(二)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的满意度...............................39V(三)就业帮扶与推介的满意度...................................39(四)就业手续办理的满意度.....................................40(五)对母校校园招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41三、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41(一)切实抓好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及培养.........................42(二)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创新创业工作...........................431学校简介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5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和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是全国医药院校中唯一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预科)基础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已有56年本科教育、32年硕士研究生教育、22年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18年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办学历史。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证(试点)。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780.71亩,是目前国内校园面积最大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9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21.08万册,电子图书79.68万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6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082人。现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有专任教师81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5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687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医大师1人、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0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江西省首届高等学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
本文标题:江西中医药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61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