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教学设计
2004年11月于昌平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马宁horsening@163.com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层次整合——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一、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EducationInnovationwithInformationTechnology教育方式的革命个别化教学CAL、PIS年级:9-12学校:美国新泽西州郊区的Woodbury中学学科:科学与技术主要内容:a、协作型问题解决小组为能源需求揭示应对方案;b、每一个学生将从事一个大约一年的项目,做更深入的理解。学生研究和宣传如何在地球上革新并使用清洁型能源,来保护环境,塑造一个绿色世界。他们设计“地球空间站”计划,如果他的方法实现,那么明天的孩子不仅会看到清洁的未来,而且知道如何去维护这样的美好环境。学生们在配有互联网的实验室研究能源问题,他们分成小组进行协作,利用近一年的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塑造一个绿色世界布朗博士曾观察过一个纽约的7岁孩子和一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谈论企鹅,相信这个专家绝对没有想到他在和一个7岁孩子对话,而这个孩子的学校没有一个人对企鹅感兴趣,但这个孩子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兴趣团体。企鹅的故事在游泳池中学习压力的概念通过让学生为酒店设计假日手册来学习艺术设计、图片处理、扫描等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主导•讲授型教学•单学科、脱离情境的封闭的教学•固定性、复述性的学习•贫乏的学习环境•个体学习(独立,竞争)•教师作为知识布施者•事实性知识与离散技能的评价•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探索、交互型教学•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开放的教学•生成性、创造性的学习•丰富的学习环境•协同学习•教师作为学习帮促者•基于绩效(面向过程)的评价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信息化教学的终极追求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训练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学习注重知识接受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无所谓一劳永逸无所谓从一而终无所谓一技之长二、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ducationInnovationwithInformationTechnology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陈至立部长信息技术作为资源工具、协作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教与学的方式)实现创新人材的培养2.整合的目标是什么?要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幅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各课程的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这类能力包括: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创新思维能力(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基础上的能力)。3、如何进行整合明确方向:先进的理论指导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理论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理论基础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理论基础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理论基础创造性思维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分析问题情景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资源与学习环境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估学习问题情景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教学资源教学环境认知工具教学资源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模式与案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模式与案例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模式WebQuest与MiniQuest探究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探究式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对教学目标中有关知识点的认真思考、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课标关于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探究性学习通常包含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运用工具进行探究,不同的学科所用工具也不相同教学案例:展开想象的翅膀1.适合于大多数课堂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走进莫伯桑的语言世界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对社会生活中某个真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含五个环节:研究性学习包括五个教学环节:在研究性主题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合适的主题,各个小组的子问题,针对整个主题及子问题的相关资源、学习帮助与支持,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量表,以帮助学生朝着预期的目标前进。2.综合能力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方案总结评价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信息形成解决问题方案,并通过小组协作交流优化解决问题方案《走马发佛山》说教犯错误浪费粮食破坏环境影响班集体荣誉……鸡蛋有营养鸡蛋珍贵鸡蛋有价值环境美热爱集体心理基础学生身边的实践:小小鸡蛋3、基于网络的主题式学习模式确定主题明确要求搭建网站框架小组分工选择子主题规划子主题内容自主学习收集资料整理加工信息小组协作整理资料分工制作网页全班交流汇总资料完成主题网站浏览网站自评互评反思学习过程选择子主题小组分工自主学习收集整理资料协作学习设计作品确定主题明确要求成果展示全班交流自评互评总结反思《走进戏曲》关键环节:有效的作品汇报4.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WebQuest与MiniQuestWebQuest基本概念案例MiniQuest基本概念:过程:简介、任务、过程、资源、评价、结论实质:为真实问题的研究提供框架,该框架引导学生带着特定的目的,通过专门的网络资源,回答有意义的问题,从而提升学习者成功地遨游高度未组织环境(例如:因特网)的能力。MiniQuest的特点:熟悉互联网的教师能在3~4小时内设计出一个MiniQuest。学习者能够在1~2节课时完成一个MiniQuest单元的学习。因此,MiniQuest能够容易地插入到常规课程中。设计方法:情景: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信的具体情境。安排学生担任一个真实的、成年人角色任务:一套设计好的提问,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习者可以获取用来回答本质问题所需的事实信息。成果:学习者将通过什么作品来表现情境模块中提出的本质问题的答案提供资源列表、评价量规5、探究式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进入情境明确目的课文学习理解主题扩展阅读深化主题写作表达创新运用初二语文《马说》,作者韩愈1。理解课文,了解韩愈的人才观2。扩展阅读:龚自珍的《病梅》、《毛遂自荐》、现代人才观、现代人才的案例思考问题:(1)人才的评价;(2)人才的态度;(3)社会体制3。观点争论:韩愈与龚自珍的对话,你的观点……6、探究式语文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入境明题网上阅读素材提炼评议修改学生主体网上行文教师主导Internet学习环境素材/资源、习作工具、协作工具、交互工具创设情境设定主题网上监控提问引导网络监控个别辅导组织引导评议总结素材/资源素材资源协作工具交互工具习作工具辅助工具习作工具辅助工具交互工具《楼兰,我对你说》7.“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专题网站结构化知识展示扩展性学习资源网上协商讨论网上自我评价把教材内容相关文本、图形、动态资料结构化处理扩展性学习素材/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学习工具(字典、辞典、仿真实验等)答疑和指导/远程讨论区域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总结性考查(1)展示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2)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包括学习工具(字典、辞典、读音、仿真实验)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3)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4)收集与专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对某一专题进行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籍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类学习模式要求学生构建的“专题学习网站”必须包含如下基本内容:走进青藏高原四、整合的关键环节及具体建议EducationInnovationwithInformationTechnology1.任务分析根据对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学习者等的分析,设计能够使学生完成学习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唐朝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一项具有创意的工作,如:为郊游设计游戏,《观舞记》作文;对所创建的事物进行总结,如:研究性学习的报告等;就某个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如:郑和和哥伦布谁对人类的贡献更大?;任何需要学习者对自己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事情,如: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吗?。任务设计时应注意的原则:问题可分为主问题和子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不同的路径。将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的小任务,便于处理。学习任务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只能更加复杂,不能更简单。符合学习者的特征,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太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重在鼓励参与。2.管理与帮助设计教师职责: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活动过程的管理、关键点控制常见问题的解答、前提知识的准备与教授、学生疑问的及时解答建立及时响应学生疑问的反馈机制引导学生形成活动方案,形成研究计划,并监督/检查计划实施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变革演示工具交流传播个别辅导资源环境信息加工研发工具情境探究协作工具教学评估教学内容变革教学目标变革教学组织架构改革开放式的、以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整合3.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技术定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积极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广泛的认知范围深层次的认知体验创意思维的发挥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解决问题技能的训练。。。。。。4.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参考模式但决不囿于模式请多提宝贵意见联系电话:010-58806922电子邮件:horsening@263.net;horsening@163.com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75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53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