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2017年2月23日,在距离地球约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i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右图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与“TRAPPIST-1系统”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宜居”,最可能的原因是A.与中心天体距离适中B.天体表面平坦C.有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D.有肥沃的土壤2017年9月5日,太阳表面出现了当年最大的黑子;6日又爆发了两次耀斑,打破了自2005年以来的耀斑强度纪录。读图完成3~4题。3.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后,一批摄影师出行拍摄由此带来的奇异景观,推测他们奔赴的纬度地带及拍摄的景观分别是A.低纬度日食B.高纬度极光C.低纬度太阳风暴D.高纬度流星雨4.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对地球的影响是A.多地发生强烈地震B.多地出现大范围雾霾C.地表温度明显升高D.电离层受到强烈扰动下图示意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据此完成5~6题。5.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值出现在A.日出前后B.10时前后C.正午前后D.日落前后6.第一天比第二天的太阳辐射强度大,可能是A.云量多B.大气污染重C.天气晴朗D.太阳高度角大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CO2、O2含量变化,完成7~8题。第一天第二天27.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O2的含量上升B.CO2的含量不断上升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8.被子植物出现时A.恐龙等大批生物灭绝B.盘古大陆(泛大陆)已形成C.重要的铁矿成矿期D.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形成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地质时期的气候,是指距今1万年以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右图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据此完成9~11题。9.相比较而言,中生代的气候A.温暖湿润B.寒冷干燥C.温暖干燥D.寒冷湿润10.不属于三次大冰期的地质时代是A.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11.某地层分布有下图所示的化石。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的是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下图为兖州某高中同学在课余时间制作的地球圈层结构模型的照片,完成12~13题。高O2在大气中的含量低高CO2在大气中的含量低352515543210O2CO2真核生物出现蓝藻出现植物登陆及发展蕨类植物发展裸子植物发展被子植物发展后生生物出现及发展距今(亿年)第35、36题图距今(亿年)被子植物出现距今(亿年)312.小明在图中未标注的外部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大气圈D.岩石圈13.关于各圈层的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水圈位于生物圈之下B.大气圈位于生物圈之上C.上地幔与地壳和地核相邻D.岩石圈包含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奥地利探险家鲍母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韦尔乘氦气球到达距地面39044米后,从太空舱里跳下,并成功落地。阅读材料,完成14—15题。14.鲍姆加特纳跳出时的高度处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大气上界15.从跳出到落地,鲍姆加特纳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是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下图为手机导航软件截图,据此完成16~17题。416.出发地地位于目的地的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17.驾车到达目的地应A.先向东南,再向东B.先向东,再向南C.再向西,再向南D.一直向西北方向行进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完成18-19题。18.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A.太阳辐射、地面辐射B.地面辐射、太阳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19.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A.春季晚上B.夏季午后C.秋季早晨D.冬季傍晚读北半球等压线图(上右图,单位:hPa),完成20~21题。20.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①②③F1F2F3④5次为A.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B.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D.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21.如果所示等压线位于高空,则风向是A.①B.②C.③D.④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22~24题。22.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①B.②C.③D.④23.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温室效应B.水循环C.热力环流D.融冰吸热24.自然界中为该类地理现象提供主要动力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地壳运动D.地球引力读“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垂直剖面及该区域海水盐度图”,完成第25~26题。25.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暖流C.寒流D.径流2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A.2月B.5月C.7月D.10月读下图,完成27~28题。627.图中能正确表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8.若上题选定曲线反映某月份大连港附近海域水温垂直分布图,则此季节A.辽河口表层水温最低B.辽河口表层盐度最低C.辽河径流量最小D.辽河流域气候干旱新加坡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常布置植被浅沟,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读图完成29-30题。29.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A.a减弱B.b增强C.c增强D.d减弱30.新加坡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①收集雨水②减少内涝③减少地下水④增加停车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二、综合题(共40分)31.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4分)(2)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裸子植物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代。(2分)(3)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___。(4分)(4)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____,7曲线③代表的界面是_________________。(4分)32.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分)(1)图中的数字代号各带代表的地理意义:①②③④。(2)农民们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原因。(3)屋顶绿化是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径流量一度明显下降。图1所示白洋淀水系分布,图2所示白洋淀蒸发量年内变化。(1)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白洋淀1、2月和5、6月水位偏低的原因。(4分)(2)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3)针对白洋淀面临“干淀”困境,请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89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答题纸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共60分)31.(1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12345678910BABDCCABCC11121314151617181920AADBDCABBC21222324252627282930ABCADAABCA二、综合题(共40分)31.(14分)(1)土星地球(4分)(2)中生代(3)日冕太阳黑子(4分)(4)地壳古登堡面(4分)32.(14分)(1)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辐射④大气逆辐射(4分)(2)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免受冻害。(4分)(3)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6分)33.(12分)(1)1、2月降水较少,径流量小;5、6月,降水较少,蒸发旺盛。(4分)(2)大量开采地下水,白洋淀水量下渗增多;入淀河流径流量减少。(4分)(4)跨流域调水;流域内合理调配水资源(减少水库截留);合理开采地下水;
本文标题: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35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