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分数乘分数》教案设计
1/4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算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采用以下3个方法:1.形象分析,直观理解。教学初,首先在引入例3题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读题,然后让学生按要求操作,并借助形象的图示分析以及直观的操作演示,使学生从具体的图中理解题目,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观察比较,推导转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使学生感知并理解:求14小时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墙的15的14相当于这面墙的120,推导出:15×14=15×4×1=1×15×4=120,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3.灵活变通,举一反三。把学习例4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解答的机会。让学生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每人两张长方形纸、两种颜色的彩笔教学过程⊙复习准备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49×2110×745×349×2=89110×7=71045×3=125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板书:分数乘分数)2/4设计意图: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探究新知1.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1)课件出示例3。(2)汇报从例3中了解的数学信息。(已知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3)操作、理解“一面墙”的15。①按要求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纸看作是一面墙,用彩笔涂出它的15。(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②交流、检查。(小组合作)一面墙的15或一面墙的15(4)操作、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①涂一涂:看14小时粉刷的面积有多大。⇒1小时粉刷的面积14小时粉刷的面积⇒1小时粉刷的面积14小时粉刷的面积②想一想: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③议一议:求15的14是多少,怎样列式?(引导学生结合“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来考虑,明确求15的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板书:15×14)④总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分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42.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1)探究15×14的计算方法。板书:15×14①涂一涂:看14小时粉刷了这面墙的几分之几。120②议一议:15×14为什么等于120?(引导汇报:15的14是把一面墙平均分成5×4份,求其中的一份。板书:15×14=15×4×1=1×15×4=120)③看一看:15×14与1×15×4中的分子、分母之间有什么联系?(1×1就是15×14中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5×4就是15×14中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2)探究15×34的计算方法。①课件出示问题:求“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生答,师板书:15×34)②猜测计算方法及结果。(生答,师板书:15×34=1×35×4=320)③操作验证。(学生按题意涂色、推算)(3)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①师课件演示15的14及15的34的含义,引导学生明确推理过程。②通过观察明确15×34=1×35×4的依据。(补充板书)③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以直观、形象的图画代替抽象的讲解,使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的全过程。数形结合,既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又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3.探究分数与分数相乘中的约分方法。4/4(1)自学例4,独立解决问题。(板书例4,学生做,师巡视)(2)交流自学情况。(指名板演最简便的计算过程并交流算理和计算方法)(3)总结约分方法。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不算出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积而直接进行约分,比较简便。⊙巩固练习1.教材13页6题。2.教材13页7题。(提醒学生先计算,再比较)3.教材13页9题。(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改)⊙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整理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吗?试一试。(结合学生回答完善板书)⊙布置作业1.教材13页8题。2.教材13页10题。板书设计分数乘分数例3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例4方法:先约分,再计算。
本文标题:分数乘分数》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0210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