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与减灾考纲展示1.举例说明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影响及特点2.掌握并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危害及防御措施3.掌握并分析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4.掌握并分析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分布及防御措施5.了解我国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能力要求近三年高考命题规律:(1)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的考查。2011年山东文综、福建文综、浙江文综均考查了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课标全国考查了地质灾害。(2)从考查形式上看,以近几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地理实事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具有生活化、时代性特点,选择题、综合题均有。(3)从能力考查上看,多以区域图的判读或统计图为前提,考查考生读图析图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备考指津1.以重大地质灾害(如青海玉树地震、智利大地震)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分布规律、防御措施等2.以我国2011年旱灾、2010年北方暴雪等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为考查重点,考查分析气象灾害的成因、时空分布规律,防灾减灾措施及气象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结合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洪水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洪水灾害的防御措施,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命题预测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自然变异现象和过程。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灾害应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根据成因和特点: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农业灾害考点一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农业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风暴潮海啸赤潮海浪森林火灾病害虫害鼠害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概念、分布、危害、成因、防治(一)气象灾害——台风概念与成因结构与分类时空分布危害防治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1、概念与形成条件: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3.想一想,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较高的温度充沛的水汽强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结构2、结构与分类:台风中心风力最大?对吗热带低压——6-7级热带风暴——8-9级强热带风暴——10-11级台风(飓风)——12级或以上3、时空分布:每年夏秋季节在我国主要发生在粤、台、琼、闽等沿海省区5、防治:4、影响: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预报对我国来说,可缓解长江流域的伏旱,暂时消除酷暑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实施预防措施: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等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带来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的灾害例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1、概念:洪水和雨涝(一)气象灾害——洪涝2、分布:亚洲洪水最多6-7月初7-8月份4-5月份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与旱涝灾害:(二)洪涝3、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流域地形水系特征流域内植被流域内地势比较低平,水流不畅破坏植被,中上游毁林,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降低湖泊对河流的调蓄能力;气候异常,流域内持续降雨中下游河道弯曲,排水不畅;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差(二)洪涝4、危害:工农业、生活、基础设施、社会稳定5、防治: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破坏。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工程:修筑堤坝、疏浚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等,退耕还湖,提高湖泊蓄洪能力非工程:加强管理、建立预报警报系统、实行保险制度、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生物措施:中上游植树造林;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1、概念:(一)气象灾害——干旱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旱灾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2、分布:3、危害:工农业、生活、社会稳定4、防治:人、社会、经济(工农业、基础设施)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农作物歉收、减产或绝收;人畜饮水困难;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农作物价格(粮茶菜花)上涨;干旱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树木枯死,草场退化,湖泊干涸,土壤沙化)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选择耐旱作物;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②区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森林火灾;遥感技术。(4)⑥区域大,干旱时间长,但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比例却较小。试分析其原因?(5)⑤区域主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2010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1)2010年西南地区的旱灾发生的省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2)此次旱灾严重,试分析此次旱灾的成因?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使极端气候事件多发;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西南地区为季风区,冬春季节为旱季,降雨少;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旺盛;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地表水存留时间短;多为石灰岩分布区,容易渗水,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地表水储藏条件差。社会经济原因:水利设施缺乏、老化和损坏严重;人们习惯靠天吃水,缺乏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一)气象灾害——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又在5°C以下的就称之为寒潮。冷锋1、概念:2、分布:我国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影响。原因:到达云贵高原的冷空气已经减弱,受高原地形阻挡,寒潮影响很小。青藏高原地势很高寒潮不易侵入。3、危害:4、防治:工农业、生活、基础设施冬半年,尤其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预报强降温和严寒,能冻死越冬病菌虫卵,有利于农作物灭虫越冬、净化空气等。寒潮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但它完全没有有利的影响吗?(二)地质灾害——地震1、概念: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的大小里氏震级: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级增加一级,能量增加约30倍。震级分类为:3级以下:微震(人无感觉)3—5级:有感地震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所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影响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基础建筑物坚固程度关系正比反比反比反比反比地震的烈度2、分布:3、危害4、防治(二)地质灾害——泥石流与滑坡1、概念:2、分布:地形:地表物质:植被:气候:坡度大松散物质多缺乏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自然人为:植被破坏3、成因:泥石流与滑坡地震和采矿危害3、危害4、防治39、(05江苏)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自然原因: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2分)。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2分);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突发(2分)。(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2分)火山喷发(1分);滑坡(1分)。人为原因:人类对植被的破坏(1分)。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三)海洋灾害——风暴潮1、概念: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断层等海底突然变动所引起的海水大幅升降而形成的巨浪。(三)海洋灾害——海啸(三)海洋灾害——赤潮四、生物灾害1、定义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农林牧生物灾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两条灾害带上,即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表解如下:灾害带位置主要自然危害形成原因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环太平洋灾害带环太平洋沿岸,宽数百千米的地带地震、火山、台风、海啸、风暴潮等①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②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灾害带位置主要自然危害形成原因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①不同气候带的边缘→水旱灾害;②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③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山地地质灾害位于中低纬度地带,人口稠密,经济密度大【学法指导】(1)台风、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大西洋及太平洋东岸的称为飓风。(2)自然灾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注意其“功效”。洪水泛滥能带来肥沃的土壤,台风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地壳活跃的地方多地热和温泉;火山灰富含矿物质,能形成肥沃的土壤等。大洲主要自然灾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各大洲的主要自然灾害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雪灾干旱为主、蝗灾、沙漠化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大陆内部旱涝灾害,岛屿多地震火山1.(2012·山东青岛模拟)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975~2009年自然灾害次数统计(%)针对训练灾害类型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各类型统计气象灾害类型11.919.027.110.04.372.3地质灾害类型0.93.77.82.70.916.0生物灾害类型6.71.23.10.50.211.7各大洲统计19.523.938.013.25.4100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1)亚洲的气象灾害发生次数在各个大洲中位居首位,说出发生在亚洲的主要的气象灾害,并选取其中典型的一种气象灾害说明其产生的原因。(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3)非洲的生物类灾害发生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和成因。正确解答本题需明确以下关键点:①亚洲主要的是气象灾害,在这些气象灾害中最典型的应该是台风。②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而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地震。③非洲生物灾害的发生与该区气候干旱关系密切。答案(1)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暴雨、洪涝、寒潮等。最典型的应属于台风;亚洲距离台风产生最频繁的地区—
本文标题:自然灾害与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89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