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查新项目名称中文:甘薯品种徐薯18转入抗旱基因的研究英文:StudyonTransgenicDrought-resistanceofSweetpotatoXushu18查新机构名称农大科技查新工作站通信地址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宿舍1-423邮政编码100094负责人赵丁电话010-68280959传真联系人赵丁电话010-68280959电子信箱SoCanI@cau.edu.cn一、查新目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二、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通过生物工程手段将抗旱基因转入甘薯品种徐薯18中,使其品种更加抗旱。本实验主要是利用农杆菌将拟南芥中的抗旱基因导入徐薯18中,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遗传转化技术,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并对这些转基因植株进行抗旱性鉴定。鉴定包括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大田鉴定。周三班,学号:S05010037姓名:赵丁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三、查新点与查新要求查新点:甘薯品种中抗旱基因转入的研究状况查新要求:(1)通过查新,证明在所查范围内国内外有无相同或类似的研究;(2)希望查新机构对查新项目分别或综合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并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作出判断。四、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1.国际联机数据库CAB(OVID平台)1973~2005AGRIS(OVID平台)1975~2005AGRICOLA(OVID平台)1979~2005BIOSISPreviews2002CSA剑桥科技文摘1960~2005PQDD数据库1961~20052.国内联机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79~2005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2005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文摘数据库(万方)1986~2005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万方)~2005农业科学文献(万方)1988~2005中国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万方)1986~20053.网络检索:://四、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续页)检索策略检索词中文:转基因,甘薯,抗旱英文:transgene,sweetpotato,drought-resistance检索式中文:转基因×甘薯×抗旱英文:transgen?ANDweetpotatoANDdrought-resistance初次检索结果为0,调整检索策略:检索词中文:甘薯,转基因英文:sweetpotato,transgene检索式中文:甘薯×转基因英文:sweetpotatoANDtransgen?五、检索结果1.命中结果国际联机数据库CAB(OVID平台)1篇AGRIS(OVID平台)1篇AGRICOLA(OVID平台)0篇BIOSISPreviews0篇CSA剑桥科技文摘0篇PQDD数据库0篇国内联机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30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8篇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文摘数据库(万方)0篇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万方)0篇农业科学文献(万方)0篇中国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万方)8篇网络检索:中文:185篇英文:17篇相关文献通过检索,除本课题组及相关人员发表的文献外,共查到相关文献8篇。其中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1篇,中文专利0项。相关文献概述如下:1.阎文昭,吴洁,王大一,谭文芳.将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OryzacystatinI)基因导入甘薯品种.分子植物育种,2004,2(2):203~207.描述:本研究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12个甘薯品种作为受体材料,将OCI(OryzacystatinI)基因导入甘薯品种中,获取7个品种的抗Kan再生植株,对获得的具有Kan抗性的再生植株进行PCR分子检测,初步结果证明已将外源OCI基因导入到4个甘薯品种(6个株系)的基因组中。2.杨秀荣,陈永文,方平,高峰.乙酰丁香酮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5):751~754,758.描述:研究了乙酰丁香酮(AS)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离体遗传转化的影响3.陈永文,李坤培,高峰,方平.AgNO_3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的影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2):226~230.描述:以甘薯优良栽培品种“南薯88”为试材,研究了AgNO3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的影响.4.高峰,龚一富,林忠平,王小佳.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甘薯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再生.作物学报,2001,27(6):751~756.描述:以甘薯优良品种“新大紫”的茎尖培养再生植株为试材,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甘薯块根贮藏蛋白启动子(Sporaminpromoter)调控下的10k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导入到“新大紫”中,并获得了转化植株。5.开国银,许明,郑回勇.甘薯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2):158~164.描述:从目的基因、基因转化途径、植株再生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甘薯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甘薯基因转化的未来发展方向6.Y.OkadaM.Nishiguchi谢国禄.转基因甘薯后代中病毒抗性基因的遗传和稳定性.谢国禄摘译自PlantBreeding121(3):249~253,2002.描述:通过潮霉素来测定转入SPFMV-S和hpt基因甘薯后代的抗性的遗传稳定性。7.郭小丁.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获得甘薯转基因植株.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8,18(1):15~17描述:通过根癌农杆菌EHA101介导将外源基因转化进入甘薯染色体组。8.CABAbstractsCipriani,G.Fuentes,S.Bello,V.Salazar,L.F.Ghislain,M.Zhang,D.P.Transgeneexpressionofricecysteineproteinaseinhibitorsforthedevelopmentofresistanceagainstsweetpotatofeatherymottlevirus.[Bookchapter]Scientistandfarmer:partnersinresearchforthe21stCentury.ProgramReport1999-2000.InternationalPotatoCenter(CentroInternacionaldelaPapa)(CIP),Lima,Peru:2001.267-271.14ref.描述:SPFMV病毒是造成甘薯病毒病的重要种类,控制甘薯病毒病的基本措施是提高甘薯对SPFMV病毒的抗性。利用导入水稻外源cysteineproteinase抑制基因来提高甘薯对病毒的抗性。六、查新结论依据与查新委托人签定的“科技查新合同”的有关要求,针对“甘薯品种徐薯18转入抗旱基因的研究”课题,我们利用国内外数据库进行了查新检索。除本课题组及相关人员发表的文献外,共查到相关文献8篇,其中中文文献7篇,英文文献1篇,中文专利0项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可以得出以下查新结论:国内已有甘薯转基因的报道,但并没有转入抗旱基因的报道。国外已有甘薯转基因的报道,但并没有转入抗旱基因的报道。国内外均未见关于甘薯转入抗旱基因的报道。查新员(签字):赵丁查新员职称:学生审核员(签字):×××审核员职称:××(科技查新专用章)2005年12月19日
本文标题:查新报告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77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