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授课科目:丝网印刷教案授课教师:高胜难授课班级:广告专业授课目的:该课程为设计专业必修理论课。该课程是针对设计专业而开放的,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服饰印刷常识与艺术设计的关系。通过印刷工艺的教学:一方面,为学生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印刷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到印刷厂参观实习,进行丝网印刷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服饰印花技术发展简史第一节服饰印刷起源于发展第二节服饰印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服饰印花技术发展简史难点:服饰印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章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与制作第一节、印前图像处理:Photoshop中的色彩模式第二节、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与制作第三节、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输出方式与应用重点: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与制作难点:服饰印刷印前图片处理输出方式与应用第三章服饰印刷制版准备第一节服饰的类型及特点第二节丝网的目数第三节网框与绷网重点:丝网的目数难点:服饰的类型及特点第四章服饰印刷模版的制作第一节丝印模版概念及模版分类第二节手工切刻模版分类及特点第三节服饰印刷感光制版法重点:手工切刻模版分类及特点难点:服饰印刷感光制版法第五章服饰印刷制作中的印刷第一节服饰印刷的刮板第二节服饰印刷制作中的印刷流程重点:服饰印刷的刮板难点:服饰印刷制作中的印刷流程第一章服饰印刷技术发展简史2课时第一节丝网印刷起源于发展一、丝网印刷的起源丝网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距现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夹颉印花方法。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画卷,就是西汉时期的网印品。东汉时期夹颉腊染产品开始流行。二、我国丝网印刷的发展至隋代大业(605-611年)年间开始把绢网绷到一个框上制成镂孔花版进行印花工艺,使这一印花方法在技术上产生了飞跃,发展成为早期的丝网印花法。唐朝宫廷用的衣裙也使用这种方法来印制精美的图案从而满足对衣服的装饰。后来这种方法又传到日本,日本在奈户时代就用这种方法印染衣服。这种镂孔版印染法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到了宋朝,丝网印刷又有了发展,开始在网印用的染料里加入淀粉类的胶粉,调成浆料进行印刷,使用浆料印刷改进了原来使用的油性涂料,用这种浆料印制的印品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国外许多研究网印的学者不得不承认,丝网印刷是中国的一大发明。美国一家丝网印刷杂志的编辑文章中曾这样介绍中国丝网印刷:“有证据证明中国人在2000年以前就使用马鬃和模版。明朝初期的服装证明了他们的竞争精神和加工技术。显然他们当时有市场并调研了技术知识,因为他们改用真丝而提高了印刷水平。”可惜的是,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桎梏了生产力,限制了丝网印刷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以利用感光胶制网版为标志的现代丝网印刷中,我们落后于西方列强。三、现代丝网印刷术的发展与演进在欧洲,到了18世纪左右,模版------漏空版已大量地用于墙壁纸的生产。1905年英国的萨姆埃鲁·希文研究出了使用丝绸网的印刷方法,并取得了专利。这种方法,后来被传到美国后,一个叫琼·布鲁斯瓦斯的人对此又作了改进,研究出了用一张丝网进行多色印刷的方法,用于印制招牌。此后,网印技术便获得了飞速发展。在商业印刷中也被大量使用。日本有一名画家叫万石氏,是日本现代网印的创始人,他16岁赴美求学,1918年回国后,即将美国的此项新的网印技术引入日本,后来他又研究了“聚合制版法”并获得了专利。在1923年在东京的芝园桥建立了一所合资经营的彩色印刷工艺公司,实业家守安龙山收买了这个专利投入资金达40万日元。万石氏负责该社的技术指导,努力进行改进,采用日本式印染模版技术,完成了另一种清漆纸雕刻制版法。这种方法后来被输入美国。网印的照相制版法于1925年正式完成。它与现在的直接感光制版法完全相同。但由于在此之前的1918年,作为印染模型制作法,已经取得了专利,因此该方法并未取得专利。照相制版网印,也和其它印刷方法的照相制版法一样,是利用了在1837年法国人L·J·M·塔卡罗的发明和应用原理。在此以后,英国的W·H·F·塔罗鲍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方法。这些研究的结果使网印的应用范围发生了变化。1914-1915年美国的C·M·彼得和A·伊梅里等人相继发明了有明胶、聚乙烯醇、聚乙烯醋酸盐、牛皮胶、阿拉伯树胶等基本乳剂中加入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铵等感光物质构成的感光乳剂。小结:网印的照相制版法于1925年正式完成。它与现在的直接感光制版法完全相同。但由于在此之前的1918年,作为印染模型制作法,已经取得了专利,因此该方法并未取得专利。照相制版网印,也和其它印刷方法的照相制版法一样,是利用了在1837年法国人L·J·M·塔卡罗的发明和应用原理。2课时第二节丝网印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丝网印刷源于我国夹缬印花法。早在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夹缬蜡染印花的方法,至隋朝大业年间出现了把绢丝网绷在框子上进行印花的工艺,成为最早的丝网印刷术。我国现代丝网印刷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其承印材料有: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纸张、织物,并且不论平面、曲面、厚薄均可进行丝网印刷,故人称是“万能”印刷技术。丝网印刷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轻工、电子、机械、汽车、纺织、化工、商业、美术、广告、建筑、包装等许多行业的产品印刷。在装饰产品、美化人们生活、商业广告宣传和电子工业技术等方面起到了其他印刷方式无可代替的作用。目前,丝网印刷已发展成为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内外皆把丝网印刷与平、凸、凹印刷并列为四大印刷方法之一。一、国际丝网印刷技术和经济市场国际丝网印刷业是从四十年代初伴随着感光制版技术的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六十年代,由于新兴工业和大量高新技术产品的出现,又推动了网印技术、专业材料和设备的全面开发,使其得以快速地发展。七十年代,由于丝网和感光制版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又使世界网印业产生了一次飞跃。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网印业发展有了新的特点:一是网印在整个印刷业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二是网印的领域愈来愈广;三是网印制版和印刷广泛采用计算机技术;四是网印机械向自动化、材料向多品种高质量方向发展。当今世界上欧、美、日等强国的网印业较发达,美国在八十年代后期,网印发展很快,从事网印的厂商约5000家,年产值30亿美元,占美国印刷业总产值的10%左右。日本网印产值占印刷业总产值的15%左右,年增长率约10%;法国的杜比油墨制造厂,意大利万玲龙升华系列制造厂、瑞典的丝维亚丝网印刷机制造厂、瑞士赛发丝网制造厂、德国网印机制造厂、日本村上丝网公司(生产感光材料)都是世界著名的丝网印刷设备和材料的制造生产厂家。近年来,东南亚和港台地区网印业发展也令人注目。我国台湾丝网印刷在印刷业中已占相当比重。据有关资料表明台湾的印刷工业,丝网印刷占12%,胶印占75%,凸印占11%,凹印占2%。从事网印器材生产和供应的厂商约有240多家,从事网印加工服务的厂商约400多家。香港从事网印的厂商和企业大约有1000多家,主要是电子业约占150至200家,其它是纺织、制衣业和牌业。近十几年来,国际丝网印刷制版技术和设备材料的更新换代速度比人们预料要快得多。1999年欧洲FESPA国际网印展览会以及1999年美国SGIA国际网印展览会上所展示的新产品和提供的资料表明,电脑印前处理系统、彩色桌面排版系统、数字式电脑制版、电子成像等技术,已被广泛引入丝网印刷业。丝网印刷技术的应用也被拓展到丝印平印组合印刷、大幅面丝网印刷热转印、静电印刷等领域。这种热转印技术已应用于户外广告、招贴、标牌、花纸、纺织等行业。这种发展趋势为网印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广阔的经济市场。现在日本电子线路板的生产均采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日本帝国油墨厂从生产工艺到经营管理都使用了计算机控制。在欧洲,设备材料、大型轮转丝网印刷机、由微机程控的多色网印联动机在网印企业中已经应用。水性UV光固化系列油墨、高目数丝网、高分辨率的感光胶(膜)都已普遍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技术比较先进的国家网印市场正在日趋饱和。美、日、意等一些国家都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建立“三资”企业和经销代理商。这有利于加速我国网印业的发展,我们应抓住机遇、提升我国丝网印刷业的世界竞争力。二、国内丝网印刷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九五”以来丝网印刷业有了很大发展。它以印刷范围广、墨层厚、色泽鲜艳、工艺简便、投资少、见效快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所认识和采用。尽管它与平、凸、凹印相比所占比重还很小,但进入八十年代后,其发展速度却是平、凸、凹印无法相比的,如世界上一些网印发达国家年增长率达8-10%,而我国年增长率达15%以上。(一)丝网印刷的区域不断扩展,从业厂家和人员迅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丝网印刷技术发展最快的是东南沿海一带,受港台地区网印工业发展的影响,广东省最先起步,进而扩展到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北京等省市。其中一部分企业凭借率先起步之机缘,依仗地域和资金等优势,通过集资、引资等方式,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一定优势和强劲的竞争力,是本行业的佼佼者,是一支发展我国网印业的骨干队伍。一些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也应运而生。正由沿海向内地、从南方向北方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以济南、石家庄、郑州、太原为龙头的晋、冀、鲁、豫华北丝网印刷大市场已经发展起来,正向各行业渗透。以湖北为中心的湘、鄂、赣、皖等中南各省正在大力普及。陕、黔、蜀、重庆等省市正在蓬勃发展。东北的大连、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城市正在带动东北地区网印工业的发展。西北和西南各省正在兴起。各地许多乡镇企业和国营印刷厂纷纷上马创办了一些设备、材料公司和丝网印刷厂,正在形成网印业的发展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网印企业100000家,其中初具规模的30000余家。工商注册从业人员25万多人。从规模和分布比例情况看,大、中、小型企业,大体为1:4:5;广东东南沿海占40%,江浙、上海一带占30%,北方市场占20%,其它地区占10%。随着网印厂家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多,丝网印刷经营商也急剧增加,增长较快的是中外合资公司和国外产品代理商,他们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国内的一些骨干器材生产厂家也陆续在各地建立经销和代销点,形成了各自的销售网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网印器材经销商(包括三资企业),已初具规模的达500家左右,从业者约5000人,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以及一些省会和较大城市。各省市印刷物资公司开始经营网印设备和器材的已有24家。(二)丝网印刷设备和材料及印刷发展情况1、设备——从事网印机械设备开发制造和生产的厂家迅速增加。国内现有丝网印刷机械生产厂家近200家,初具规模、形成一定生产能力的40多家,从业人员6000人,1999年生产量约为5000台(不含手动平台),销售额2亿元,进口机销售额1.5亿元。大体分布在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福建和河北等省市。产品品种有40多个,包括气动、半自动、四分之三自动、全自动、单色和多色、平面和曲面机。从机型看,国产网印机蚌合式为多,也有气动升降式、抽拉式。制版设备基本配套,包括手动、气动、自动绷网机,各种规格型号的烘干机,各种光源和不同规格型号的晒版机等,基本能满足国内网印的需求。国产大幅面2米×4米网印机、大型投影晒版机已经配套,受到大幅面广告公司的欢迎。周边设备,诸如移印机、热转印机、商标机等型号颇多,产量、质量不断提高。2、油墨——丝网印刷油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国内生产网印油墨的厂家有100多家,初具规模的有30家,生产品种约130种(包括印花浆料和夜光、荧光、反光蚀刻等特种网印油墨),从业人员约5000人,1999年产量1.5万吨,产值3亿元左右。四色油墨、UV油墨、电子工业印料等仍依靠进口,1999年进口油墨销售额约2.5亿元。现国内生产的专色网印油墨、塑料网印油墨受到国内网印厂家的欢迎。近年来,我国对UV墨的研制加快了速度。目前天津油墨公司研制的UV印纸油墨、无锡胡埭油墨厂研制的UV印铁油墨,已投放市场。水基网印油墨与溶剂型油墨相比,无毒无味,无污染,符合国家环保法的要求。对水基网印油墨的研制开发已引起网印材料厂及网
本文标题:丝网印刷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9542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