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什么叫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复习引入: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1,即“SAS”。2.会运用“SAS”证明两三角形全等。学习目标:自学课本97-100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只给定1个或2个条件(元素)能判断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吗?(1)只给一个元素①一条边长为4cm,②一个角是45°,(2)只给定两个元素①两条边长为4cm、5cm,②一条边长为4cm,一个角为45°,③两个角分别为45°、50°.2、回答课本97-98页探究中的问题1、2.3、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1的内容是什么?4、例1用什么方法得到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5、例2的测量方案是什么?设计理由是什么?自学提纲:(1)只给一个元素①一条边长为4cm,②一个角是45°,45°4cm合作探究:(2)只给定两个元素①两条边长为4cm、5cm,②一条边长为4cm,一个角为45°,③两个角分别为45°、50°.45°4cm45°50°4cm4cm通过上述操作,我们发现只给一个或者两个元素,不能完全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那么还需增加什么条件才行呢?确定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至少需要3个元素。CABA`B`C`MN已知:△ABC求作:△A′B′C′,A′B′=AB,∠B′=∠B,B′C′=BC作法:(1)作∠MB′N=∠B;(2)在B′M上截取B′A′=BA,在B′N上截B′C′=BC;(3)连接A′C′将得到的三角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叠放在一起,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1: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边角边”或者“SAS”(S表示边,A表示角)例1.已知:AD∥BC,AD=BC。求证:△ADC≌△CBAADCB例2.在湖泊的岸边有A、B两点,难以直接量出A、B两点间的距离。你能设计出一种量出A、B两点之间距离的方案吗?说明你设计的理由。1.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的△ABC的是()A.AB=3,BC=4,AC=8B.AB=4,∠A=45°C.∠A=60°∠B=30°D.AB=10,AC=2,∠A=45°2.已知△ABC≌△DEF,且A、B、C分别与D、E、F为对应顶点,如果AB=3.∠C=60°,则DE=______∠F=______。3.已知△ABC≌△DEF,BC=EF=6cm,△ABC的面积为18cm2,则EF边上的高等于______cm.D6360°巩固练习:4、课本100页练习1、2、3.布置作业:课堂作业:必做题:课本111页习题14.2第2题。已知:如图AB=AC,AD=AE,求证:△ABC△≌ACD选做题:111页习题14.2第3题。课外作业:(1)P111第1题;(2)基础训练14.2平台一。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ADCBEADCBE
本文标题:14.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9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