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重庆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院(系)工商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物流管理A1101学生姓名李政鸿学号0141110143指导教师叶世杰职称讲师评阅教师职称2013年12月作者简介姓名为李政鸿,生于1993年正月初一,籍贯重庆市云阳县。就读于重庆科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物理本1101班,学号为0141110143.学年论文指导教师为叶世杰博士,论文研究方向为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方便、及时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冷链生鲜食品的新鲜度越来越讲究,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重庆市作为西部重要增长极、内陆开放高地、西部交通枢纽、长江上游“美食之都”,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人们对生鲜、冷藏产品的需求量相对都比较大,因此,食品冷链物发展空间巨大,而目前重庆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急需建立专业化的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和相应的冷链物流政策,确保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及重庆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然后剖析了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运输、组织模式和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对策第一章冷链物流概述1、冷链物流的概念和内涵冷链物流(ColdChain)是指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最终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将易腐、生鲜食品始终保持在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最佳物流手段保证食品质量.[5]减少食品损耗的一种物流体系。它要求综合考虑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性等各要素.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生鲜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值增值。因此,冷链物流应遵循”3T原则”:即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耐藏性(tolerance)冷链适用于初级农产品(果蔬、肉类水产品,花卉等)、加工食品(速冻食品包装熟食、奶制品等)特殊商品(如药品等)。[2]2、食品冷链的构成及特点根据我国物流行业标准中对冷藏和冷冻的分类标准,适用于冷链的食品分为两类,一是初级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禽、水产品、花卉产品,二是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①食品冷链的构成食品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等四个方面构成:1)冷冻加工:包括肉禽类、鱼类和蛋类的冷却和冻结,以及在低温状态下的加工作业过程;也包括果蔬的预冷;各种速冻食品和奶制品的低温加工等。在这个环节上主要涉及的冷链设备包括冷却、冻结装置和速冻装置。2)冷冻贮藏:包括食品的冷却储藏和冻结储藏,以及水果蔬菜等食品的气调贮藏,它是保证食品在储存和加工过程中的低温保鲜环境。在此环节主要涉及各类冷藏库、加工间、冷藏柜、冻结柜及家用冰箱等。3)冷藏运输:包括食品的中、长途运输及短途配送等物流环节的低温状态。它主要涉及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此外,冷藏运输应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络,形成冷链物流的多式联运。4)冷冻销售:包括各种冷链食品进入批发零售环节的冷冻储藏和销售,它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共同完成。②食品冷链的特点食品冷链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比一般供应链的要求更高,具体体现在:1)保证商品品质是冷链的灵魂。所有的温度控制措施及环节均为延长商品寿命及保证产品的品质服务。2)冷链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学科、行业跨度很大。从生物学、微生物学到制冷科学,从食品加工工艺到生鲜食品加工中心的规划设计,从农林牧渔业到信息产业。冷链物流体系涉及到了多种学科,多个行业。表2.1冷链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学科、行业[2]2.2.2食品冷链物流流程及对各物流环节的要求[1]表3.4重庆市四大优势农产业未来五年的产量预测第二章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2.1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2.1.1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软环境①政策环境10月24日,重庆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庆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我市要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冷链物流企业,人均库容拥有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高温库、低温库等设施及冷藏设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长江上游最具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意见》明确了2015年全市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指标:全市冷库总规模达到70万吨,人均库容拥有量达到21千克。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提高到20%、30%、37%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46%、52%、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5%、10%以下。[7]②经济环境1)重庆生鲜农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良好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为重庆市发展食品冷链物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支持。重庆是西南地区农业资源大市,已形成了柑橘产业、榨菜产业带、特色经果区、畜牧养殖产业带和水产渔业区等众多物品资源丰富的农业产区,如表2.1所示:[10]表2.1重庆市冷链农产品布局2)重庆是冷链相关产品的主要输出地之一,发展食品冷链物流有着强大的产业支撑。在西部各省中,重庆市是西部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禽屠宰产值居第二位,重庆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产值居第二位,液体乳及乳制品居第四位,粮食、肉类、果蔬、乳制品等产业发展的原料基础雄厚。肉制品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向外输出量比例约达到50%以上,是全国猪肉优势产区及出口外调重要基地。重庆市有着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的良好经济环境、产业支持、比较优势。重庆拥有重庆奥雪制冷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中益兴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重庆分三洋冷链公司、重庆思民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重庆富伦士制冷工程有限公司等生产冷藏车等专业冷藏设备的制造商,能够提供冷冻设备设计、制造、销售、安装等一条龙服务。此外还有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和重庆邮电大学等一批高校,对物流以及致冷工程、冷库安全技术及冷库节能减排技术等与冷链物流相关的理论进行研究。这一切都为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技术基石。③融资环境截至到2010年8月,重庆市已经获得国家两个批次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共计5000万元,有力推动了14个物流项目建设,拉动近9亿元项目总投资,有效促进了重庆市冷链物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城市配送、物流信息化发展。3.1.2重庆市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硬件设施①区位优势良好重庆位于中国版图的集合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优势,周边经济腹地广阔,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具有水陆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具有明显区位优势。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内陆口岸城市,初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口岸体系,三峡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后,航运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正加快建设提高“三枢纽五重点”港口能力;全国公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的渝湛线和沪蓉线在重庆交汇,已建成以主城为中心的“二环八射”高速公路;全国“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中的包柳通道、沿江通道、沪昆(成)通道在重庆交汇,已形成“一环五射”铁路骨架[2];拥有国家干线机场之一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规模不断扩大,万州②社会与法律环境中国是一个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大众消费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一直都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流通安全工作,但从整体来看,中国食品质量安全依然存在严重问题,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频频发生问题,令人堪忧。肯德基苏丹红事件、红心鸭蛋事件,三鹿三聚氰胺之祸…促使我们反思公共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加大了食品质量管理的建设力度,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监管体系、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并实施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加强了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各食品主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文件,以求建立食品公共安全的保障体系,公共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受到普遍关注[3]。③技术环境占地203000平方米,有5000吨氨制冷恒温库两座,3300吨低温库一座,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果品冷藏库。果品批发市场占地25000平方米,市场有3000平方米的交易货棚和2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水果交易市场之一。从1987年6月投入运行以来,实行果品铁路运输归口到达,已与全国众多的果品生产者、经营者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年集散果品、冷冻食品近3000个车皮,交易额达1.5亿元。[1]第三章重庆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1.运输方面(1)充分发挥公路冷藏运输的潜力。公路适宜中短途运输,其特点是机动、灵活,送达速度快,能很好地实现“门到门”的运输业务。(2)铁路系统要积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铁路系统要利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资源,对各种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简化冷藏运输的计划审批手续和空车调配环节,真正做到对冷藏货物运输优先组织,建立冷藏食品运输的“绿色通道”。此外,要积极建立与公路、水路以及海关、代理、堆场等相关部门配套的、有统一标准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3)使用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要迅速提高重庆冷链物流水平,必须大规模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藏运输设备。应重点推广应用冷藏集装箱,发挥冷藏集装箱既有冷藏车的制冷作用,又有集装箱的灵活、安全的集成优势,以及便于计算机管理和多种运输方式交接等特点。(4)发展冷藏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冷链物流企业应大力推广投入产出一体化的集约经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连接生产、销售的功能,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冷冻、短途运输等相关服务,促进易腐货物冷藏链的形成。(5)开展易腐货物多式联运。多式联运能够提高货物运输速度,降低运输成本,对物流效率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铁路、公路和水路应打破各自的行业壁垒,积极发展铁路、公路、水路的联合运输网,形成多式联运体系。同时发展铁路、公路易腐货物的运输代理。2.组织模式方面(1)在物流企业内,成立独立的冷链物流运作部门。成立独立的冷链物流部门,统筹管理全系统冷链物流业务,实行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如采取和生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甚至合资合作等形式,充分发挥其现有冷藏车、冷库等资源,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冷链物流服务。在业务逐渐成熟时,可成立独立的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2)鼓励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冷链物流的专业化、高难度以及基础设施的高投入,进入的门槛很高,一般物流企业很难切入。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3)在消费集中地区,开展冷藏食品区域内配送。鉴于冷链物流市场区域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可以考虑在一些较发达城市,面向连锁超市、大卖场等企业,以已经运作的普通物流项目为基础,实施专业冷链物流区域内配送业务。[3]3.政策方面(1)制定规范的冷链物流产业政策。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法规和制度,消除政策壁垒,满足冷链物流不断发展的需求。(2)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目前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已逐步成为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5]总之,重庆冷藏食品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4结论从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还很不成熟,存在着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冷链物流体系不够完善、整体规划缺乏、市场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少以及软件技术落后等问题,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为完善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市场,一方面,需要人们改变对食品冷链的概念,接受和了解冷链中的食品,从市场内需上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更需要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整体上把握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动向,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构想。参考文献[1]王伟娜.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现状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物流科技[J],2009.(10)[2]陈海权.食品冷链物流在国内发展的挑战与展望[J].食品安全导刊,2008,(3):
本文标题:重庆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3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