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复习课件-粤教沪版
第三章单元复习课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自行发光的物体.2.光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3.光速(1)定义:光传播的快慢.(2)大小:在真空中光速c=3.0×108米/秒.(3)特点:在其他物质中传播都小于真空中的速度.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也不同.4.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同一种均匀介质.(2)解释现象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5.光的色散(1)色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2)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二、光的反射及其应用1.光的反射(1)定义: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2)反射的条件:①遇到障碍物;②同种介质中进行.【名师点拨】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我们能看见发光的物体,又由于光的反射现象使我们看到了一切不能发光的物体.2.光的反射定律(1)概念:(一点、两角、三线)(2)内容①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路的可逆性: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反射现象的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①定义:光滑物体的表面发生的反射.②特点: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③应用:黑板反光现象,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有耀眼的白光现象,平面镜反射等.(2)漫反射①定义:粗糙物体的表面发生的反射.②特点: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而是射向四面八方.③应用:坐在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电影院里能从不同的地方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凸面镜和凹面镜反射等.5.光的反射的应用(1)原理: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①特点:a.等大:像与物的大小相等.b.等距: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c.垂直: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d.虚像:光线反向延长会聚而成的像.②应用: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成像(穿衣镜、潜望镜等).(3)凸面镜和凹面镜①凸面镜a.特点: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应用:汽车的观后镜等.②凹面镜a.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应用:手电筒、观察耳道的额镜等.三、光的折射及其应用1.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折射规律(1)角和线①AO:入射光线.②NN′:过O点的法线.③∠AON是入射角α.④OB:折射光线.⑤∠BON′是折射角γ.(2)折射规律的内容①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③角度: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④光线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不变.3.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折射现象的应用:鱼、水池变浅,海市蜃楼,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厚玻璃后的钢笔“错位”等.四、透镜1.透镜(1)主光轴和光心(2)光心的特点①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②凡是经过该点的光线其传播方向都不发生改变.2.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①特点:中间厚,边缘薄.②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③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④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2)凹透镜①特点:中间薄,边缘厚.②性质: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③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到一点,叫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3.三种特殊的光线(1)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过焦点(凹透镜反向延长线过焦点).(2)入射光线过光心,传播方向不变.(3)入射光线过焦点(凹透镜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五、凸透镜成像规律1.常用概念(1)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2)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3)焦距:用f表示.(4)2倍焦距:用2f表示.(5)实像: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可以出现在光屏上.(6)虚像:真实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像,不能出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看到.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装置图“三心同高”即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倒立或正立虚像或实像放大或缩小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像与物在透镜异侧或同侧u2f倒立实像缩小fv2f异侧u=2f倒立实像等大v=2f异侧fu2f倒立实像放大v2f异侧u=f不成像uf正立虚像放大同侧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照相机(1)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2)构成:镜头、胶卷、调焦环、光圈环、快门、暗箱.①镜头:一般是由几个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②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卷的距离,在胶卷上成清晰的像.③胶卷:相当于光屏,在暗箱里,上面涂有感光材料.④光圈环:控制进光的多少.⑤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3)成像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1)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2)构成:光源、凹面镜、聚光镜、镜头、平面镜和屏幕.①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②聚光镜:用来增加投影片的亮度.③光源:用来照亮投影片.④平面镜: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成像特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1)原理: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2)构成:短焦距的凸透镜.(3)成像特点: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倒立或正立虚像或实像放大或缩小应用u2f倒立实像缩小照相机fu2f倒立实像放大投影仪uf正立虚像放大放大镜七、近视眼与远视眼1.眼球的结构图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片.2.正常的眼睛看物体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体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焦距”最大,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3.近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距离太长.(2)成像位置: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方.(3)矫正:戴凹透镜.4.远视眼及其矫正(1)成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距离太短.(2)成像位置: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方.(3)矫正:戴凸透镜.5.眼镜的度数:眼镜的度数=1/f×100.光源:①____________光的传播:②________光速:③____________光的色散:④_________光的三基色:⑤______光世界巡行参考答案:①自行发光的物体②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⑤红、绿、蓝光的反射:⑥_____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⑦_________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⑧____漫反射:⑨______参考答案:⑥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⑦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⑧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线都沿某一相同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⑨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入射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两种反射平面镜成像特点:⑩_______实像和虚像:⑪___________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面镜:⑫_______凹面镜:⑬_______球面镜参考答案:⑩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成虚像⑪实像是指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虚像是指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⑫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⑬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光的折射:⑭______________光的折射规律:⑮__________光的折射现象:⑯__________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参考答案:⑭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⑮折线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⑯海市蜃楼、水中铅笔弯折等凸透镜奇妙的透镜定义:⑰_________作用:⑱_________定义:⑲_________作用:⑳_________凹透镜参考答案:⑰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⑱对光线有会聚作用⑲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⑳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和像距:____________凸透镜成像规律:________放大镜成像原理:________212223参考答案:物距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指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当物距u>f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u>2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小;当f<u<2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大.当物距u<f时,在凸透镜的同侧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12223眼睛与光学仪器近视眼成因及矫正:_____远视眼成因及矫正:_____照相机成像原理:_______显微镜组成及作用:_____望远镜组成及作用:_____2425262728参考答案: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合适的凹透镜矫正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配戴合适的凸透镜矫正当物体处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境组成;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物体或物体的精细结构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能看清远处的物体2526272824光的三种成像现象【跟踪训练】(2011·金华中考)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解析】选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实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的倒影、镜中像都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铅笔在水面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跟踪训练】(2011·滨州中考)如图所示,试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解析】人眼逆着光线看去,光线好像不是从点光源S发出,而是从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S′发出.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必经过像点.因此,作图时应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确定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S′,然后连接S′A,该线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反射点,进而完成光路图.作图时应注意,光线要加箭头,除光线外的所有辅助线都要用虚线表示.答案:如图所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1.凸透镜成像的倒正、大小、虚实情况及应用如图所示.其中,F为焦点,P到光心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成像时,1与1′、2与2′(等大)、3与3′、4与4′分别对应,像画成实线表示实像,画成虚线表示虚像.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大.(即物近像远像变大)3.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跟踪训练】(2011·福州中考)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817.531029.0【解析】(1)其好处是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跟燃烧蜡烛相比,发光二极管更安全、环保等.(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越大.物距u=15cm一定,当f1=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2=8cm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由此可知:当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的实像越大.答案:(1)①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光和眼睛单元复习课件-粤教沪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75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