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上交所培训PPT近期上市公司监管形势和政策动态分析2019031230页
近期上市公司监管形势和政策动态分析张小义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2019年3月培训的由来与考虑沟通不足促进交流培训的由来与考虑每季度一次面对上市公司的动态分析以专项工作的培训组织为主,缺乏整体向公司介绍市场形势与监管工作安排的宣讲。近年来很多精力用于上市公司日常监管,与上市公司交流欠缺。不仅针对董秘,还可以延伸到公司主要负责人与实际控制人,加深对资本市场的了解,促进发展动力。凝聚共识坚定信心2目录一、近一年来资本市场出现的变化二、上市公司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三、体制机制原因分析四、今年信披监管工作的主要考虑1.1近一年来市场走势的四个阶段2019年1月市场回暖2018年2月蓝筹股下行2018年6月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10月市场信心不足动因:(1)银根缩紧,企业融资出现困难(2)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3)经济结构调整中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时间4蓝筹和中小市值交错下行51.2市场下行中的三个特征1.蓝筹股和中小市值股票交错下行,但ST公司、绩差公司、壳公司下跌幅度更深050100150200250300上涨跌幅30%-40%跌幅40%-50%跌幅超过50%•2018年1月29日至12月28日,上证综指累计下跌29.91%69203277170沪市公司跌幅情况(单位:家)•ST公司、近三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负的绩差公司、壳公司等股价跌幅更深代表大盘蓝筹股的上证50指数下跌27.73%,代表中等市值股票的上证380指数下跌32.42%,代表小市值股票的上证150指数下跌36.59%。市值1000亿元以上公司的整体跌幅为24.67%,小于中小市值公司跌幅。ST公司绩差公司壳公司跌幅更深在沪市30只ST股中,除*ST新亿停牌外,其余29只ST股在2018年全部下跌。沪市共122只股票近三年扣非为负,除*ST新亿停牌外,仅两家公司2018年股价实现上涨,其余119家公司股价均下跌。沪市共83只壳公司,除*ST新亿停牌外,仅两家公司2018年股价实现上涨,其余80家公司股价均下跌。1.2市场下行中的三个特征2.成交量下滑明显,大盘蓝筹股交投相对活跃,绩差股成交活跃度大幅下滑自2018年1月29日以来,沪市成交量下滑明显,日均成交金额1563.29亿元,较2017年平均水平下降24.57%,2018年12月进一步下降至不足1000亿元,是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沪市日均换手率(以自由流通股为基准)为1.19%,较2017年平均水平下降26.02%,是近十四年来最低水平,交易活跃度与2012年市场低位运行时的水平相当。沪市大盘蓝筹股2018年度累计成交金额15.84万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64%,远小于其他公司29.76%的成交量降幅。日均成交额排名前两百公司的总成交金额占沪市整体成交额的59.35%。沪市ST板块成交活跃度大幅萎缩,2018年全年累计成交2085亿元,同比下降66.88%;沪市近三年扣非为负的绩差股全年累计成交1.06万亿元,同比下降47.73%;壳公司去年累计成交1.41万亿元,同比下降21.57%。共194只股票区间日均成交金额不足1500万元,44只个股区间日均成交金额不足1000万元,市值中位数为19.62亿元,小市值股票成交量迅速萎缩。沪市成交量下滑明显个股成交量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绩差股成交量萎缩图1.历年沪市交易活跃度情况6图2.沪市各类股票2018年度成交金额降幅情况71.2市场下行中的三个特征3.市场估值中枢持续下探,但中小市值股票估值仍偏高股票种类指数名称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大盘蓝筹股上证508.521.083.50%恒生大型股9.141.053.61%标普500指数18.832.902.12%纳斯达克指数40.083.901.23%道琼斯工业指数18.993.702.56%中小市值股票上证38014.421.652.07%上证15023.861.911.00%恒生中型股9.270.953.80%恒生小型股10.500.863.22%Russell2000指数46.451.34%整体估值位于历史底部水平•截至2018年12月28日,沪市A股(剔除金融业)整体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5.82倍和1.56倍,处于历史底部水平,与2005年7月、2008年10月和2014年4月估值水平相当。大小市值股票估值差被大幅压缩•截至2018年12月28日,上证50指数与上证380指数、上证150指数的市盈率差值分别为5.90和15.34,均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小市值股票仍处于国际较高水平•上证50估值位于历史中下游水平,但显著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股息率位居全球前列。•上证380和上证150估值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仍远高于恒生中型股和恒生小型股的估值水平。•统计时点为2018年12月28日,当日上证综指、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报收2493.90点、7239.79点和1250.53点。81.3市场回暖中需要关注的三个现象市场回暖的特征01反弹速度快•自2019年2月1日开始的16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涨幅达到15.84%,上证380指数和上证150指数分别上涨19.11%和21.54%。其中,上证综指于2月25日上涨5.60%,市场反弹速度较快。02反弹幅度大03“妖股“现象再受关注•2019年1月2日至3月1日,上证综指大幅上涨20.05%。其中,共541只股票涨幅超过20%,220只个股涨幅超过30%,99只个股涨幅超过40%,25只个股涨幅超过60%,全柴动力、岷江水电等9只股票涨幅超过100%。•在沪市快速反弹期间,部分个股股价在短期内脱离其基本面大幅上涨,市场关注度较高。•如东方通信自2月11日以来累计上涨169.60%,11个交易日内10次涨停;*ST毅达自2月1日以来累计上涨114.20%,17个交易日内16次涨停。近期股票市场出现反弹,具有一定市场逻辑,主要是市场认为风险公司已有所出清见底,前期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使得市场有所回暖。但是,对这一大背景下的概念股炒作现象,仍需要保持密切关注和一定警惕。91.4对市场结构变化的四点认识立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分类处置,有收有放。本质看,市场虽然调整较深,但也是市场生态得以净化的过程,是前期累积风险的一次结构性出清。高估值中小市值股票、绩差公司、ST公司、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等高风险公司出现了较大幅度调整,成交量日益萎缩,但部分公司的估值仍明显高于其所属行业平均水平。市场快速上行中,要防范概念股过度炒作,尤其针对由此引发的鸡犬升天现象,要充分做好风险揭示,加强投资者教育。后续监管中,要及时做好风险的监管预判和处置工作,将风险拘束于个案中,防范风险外溢引发系统性风险。概念炒作是市场顽疾,难以短期内得到有效遏制,后续极易死灰复燃。在近期市场持续下行过程中,部分控股股东因自身资金压力,通过资金占用、不当资产交易等方式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也有所抬头。要保持监管定力,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继续将高风险公司、绩差公司、不当市值管理的公司等作为监管重点。在个案处置上既要坚持原则,也要灵活把握分寸,给予部分困难企业自救的时间和空间保持监管定力,对概念炒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等乱象行为持续采取从严监管态势在市场快速下行和急速上行中始终要注意防范风险集聚,及时做好各类风险的监管预判和风险处置工作去年以来市场调整也可以看作是力度较大的一次结构性出清,要辩证地看待市场的波动变化02010304后续监管中,妥善处置问题,同时把握契机,完善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机制,培育健康估值秩序,市场形成良性的价值投资氛围。坚持主业但短期遇到困难,或有条件转型升级的公司给予支持,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注入优质资产和资金不专注主业的公司坚决让其在市场中实现出清在金融去杠杆政策持续推进、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市场大幅度调整,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要辩证看待市场的波动变化。目录一、近一年来资本市场出现的变化二、上市公司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三、体制机制原因分析四、今年信披监管工作的考虑2.1公司总体情况判断1124255126129预增预盈预减预亏与2017年相比,预盈公司减少33家,预增公司减少101家,预亏公司增加69家,预减公司增加43家。扣除预亏公司后,2018年预计有1331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91%。截至2019年1月31日沪市共有552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整体盈利,增速放缓,风险出清蓝筹公司盈利情况相对比较稳定。沪市184家沪深300成份公司中,18家业绩预亏或预减,其余166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部分行业龙头公司表现较好。预增公司多属中上游行业。据统计,上游行业中钢铁、采掘、有色金属业预增公司较多,中游行业中化工、机械设备行业产业表现较佳,下游中房地产、公用事业等行业增长较快。预减公司多受主营业务因素影响。行业方面,2018年度证券行业业绩下滑较为明显,8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减公告,占行业总数的32%。126家预减公司中,其余行业分布较为平均。盈利增速放缓的原因:传统行业经营困难、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资本市场对企业的包容与支持不足巨额亏损公司中,亏损10亿至30亿元的22家,亏损30亿元以上的9家。该类公司多为前期并购活跃、过度扩张或存在严重违规的公司,因专注主业而陷入困难的公司并不多。整体盈利增速放缓风险出清沪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均放缓。2018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增速同比下降5.67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同比下降5.68个百分点。上述巨亏公司绝大多数为交易所日常重点监管公司,已对相关公司采取问询、约谈、提请核查等多项监管措施,并充分提示风险,风险也已有所释放,并非突发式“暴雷”。未增长微增增长2.2近年上市公司典型问题121.上市公司专注主业、改善经营的动力不强甚至缺失•将上市或资产证券化作为更重要的目标,公司出现平庸化趋势或走下坡路。•2015年至2017年,沪市新增上市公司408家。部分下滑超50%,个别上市后即亏损。•在上市“造富”效应影响下,部分公司欺诈上市。•更多公司为维系上市地位,为掩盖前期经营财务问题进行造假。这些公司前期高杠杆、急扩张、拼规模,面对行业下行的压力,财务上又多表现出货币资金高、存贷双高等疑点。四.“三高类”“忽悠式”并购重组盛行不减一.新上市或重组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及预期或反差较大二.募投项目名为发展主业实为融资设计三.蓄意或涉嫌通过财务造假充业绩五.减持套现冲动明显,甚至短期内清仓卖壳•高估值下,不少公司“清仓式”“弃船式”减持动机较为明显,主要以一些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手段拉抬股价,掩护股东减持套现,反观公司经营业绩微薄甚至亏损。更有甚者,公司上市不久即通过转让控制权、重组上市等方式卖壳。六.专注主业的公司容易成为“沉默的大多数”19812090新上市公司业绩情况•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可行性存疑存在失去经营动力或前期随意编造项目的可能•频繁变更募投项目,或存在融资规模远超实际需要(1)变更为补充流动资金等无特定用途;(2)变更不履行决策程序及披露义务,或直接存在资金占用等“三高类”并购重组频发:高估值、高业绩承诺、高商誉市值管理等不当动机资产未能有效整合、甚至失控大额商誉即出现减值风险市场对此类公司估值审慎大批业绩优良、运作规范、注重投资者回报的公司资本市场收益有限。对资本市场生态建设、改革发展、基础制度完善等,多持观望态度,参与的积极性不高。2.2近年上市公司典型问题2.上市公司“关键少数”行为不端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质押权人的利益极易受到侵害。经梳理,沪市部分小市值的民企比较突出,近200家存在高比例质押风险。•近年,部分公司控股股东因体外资产经营难度加大,资金缺口扩大等原因,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有所抬头,并表现出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等新特点。•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的现象仍然突出。01过度杠杆融资或高比例质押风险爆发并外溢03隐瞒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身份02直接或间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本文标题:上交所培训PPT近期上市公司监管形势和政策动态分析2019031230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6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