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鞍山市2017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辽宁省鞍山市2017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80分,时间为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a-23k-39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2分。)一、选择题(共16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汁B.轮胎爆裂C.石蜡融合D.食物腐烂2.把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根据需加水的体积(水的密度为1g/cm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好选用量筒的量程为()A.10mLB.50mLC.20mLD.100mL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固态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C.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BCD5.某些水果在成熟期特别需要磷肥和氮肥,下列符合条件的一种化肥是()A.CO(NH2)2B.KClC.NH4H2PO4D.KNO36.工业生产合成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X+H2O高温CO+3H2,其中x为()A.CH4B.H2CO3C.CO2D.4CH4O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水分蒸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B.热胀冷缩--分子间隔改变C.氢气燃烧--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8.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B.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都含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有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B.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10.下列试管壁内残留的固体物质不能用稀盐酸除去的是()A.盛放过生锈铁钉后留下的红棕色固体B.用氯化钡试液检验硫酸后留下的白色固体C.装氧化铜粉末后留下的黑色固体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后留下的白色固体1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或选择的试剂均正确的是()选项需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碳粉和二氧化锰双氧水溶于水B氯化钠和硫酸钾氢氧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C碳酸钠和烧碱盐酸酚酞试液D铁粉和氧化铜用磁铁吸引稀硫酸12.过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成分是()A.铜、银B.铁、铜C.铁、银D.铁、铜、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17分)13.(共6分)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3)两个亚铁离子;(4)氯化氢;(5)一个水分子;(6)两个氢氧根离子。14.(共3分)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Q点表示的意义(2)t1℃时,将40g甲物质投入100g水中,所得到的饱和溶液质量为(3)从含有少量甲的接近饱和的乙溶液中提纯乙,采用法.15.(共8分)酸、碱、盐的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以下问题.(1)碳酸钠可用于洗涤剂是因为它的水溶液呈性(填“酸、碱、中”).碳酸钾的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粒子符号是;(2)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②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杂质;在与二氧化碳反应中,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出现同样现象的试剂是(填编号).A、KOHB、Ca(OH)2C、Ba(OH)2D、Cu(OH)2(3)硫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是(填编号)①制氢气②金属除锈③制化肥硫酸铵.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16.(7分)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B;C.(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量取,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4)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17..(6分)根据图一实验现象和图二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C点表示的意义(2)图二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填写编号)(3)t2℃时,50克水中加入克甲物质,所得溶液恰好饱和.(4)9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冷却到t2℃点,析出的无水晶体质量是.(5)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一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填“大于”或“小于”)乙,实验时控制的温度范围是时,均能达到上述现象.18.(7分)某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氧气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①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或,用D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操作、现象、结论).②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③丙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如图F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排尽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列式即可).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19.(共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洗净后的试管,应管口向下,倒扣在试管架上B.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纸上称量E.将稀盐酸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F.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G.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再放回原试剂瓶20.(7分)通过实验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①开始实验前装置如图所示,M处应盛放.打开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为了使实验结论科学、可靠,B装置的作用是,该实验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③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固液未分离,可能的原因是。21.(共11分)实验室用下图装置进行碳酸钠的性质实验,烧杯A中是澄清石灰水并滴加了酚酞,C中是石灰乳.实验开始前,称取10.6g纯碱置于B中,关闭开关K1打开K2,并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①烧杯C中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B中的确产生了CO2,现将C中液体进行固液分离,该分离操作除烧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名称).过滤后滤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滤液中的主要溶质是,该现象(填写“能”或“不能”)说明产生了CO2.③上述过滤后的滤渣可能存在Ca(OH)2和CaCO3.某同学为证明该两种物质同时存在,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样品,经过两个步骤完成了检验.若所有检验实验均在该支试管中进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所用的试剂或检验方法结论步骤一证明存在步骤二证明存在④实验一段时间后,关闭开关K2打开K1,见到B中液体将会压入到烧杯A中,实验中可能见到不同的现象,请完成下表:预测的反应现象B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烧杯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中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褪去.A中溶液并没有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褪去.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22.(2分)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V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当这些“Vc”完全来自右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23.(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假定杂质只有氯化钠)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纯碱固体,将其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使气体全部放出,得到氯化钠溶液56.7g.请你计算:(1)反应中产生的CO2的质量;(2)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维生素C(片剂)化学式:C6H8O6每片:100mg含Vc10%一日三次化学模拟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2分。)一、选择题(共1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CBDCCADBBDC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17分)13.略。14.(1)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130g.(3)降温结晶。15.(1)碱;CO32-、K+;(2)方程式略,A。(3)③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20分)16.(1)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2)无(3)能(4)NH3.H2O17.(1)略;(2)b;(3)25;(4)15;(5)小于;0℃<温度<t2℃18.①方程式略;E;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木条复燃,则已满.②催化作用;A;ad;③40%+60%×21%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19..③.20.①实验步骤所用的试剂或检验方法结论步骤一取样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Ca(OH)2存在步骤二继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CaCO3存在预测的反应现象B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烧杯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中溶液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褪去.Na2CO3、Na2SO4Na2CO3+Ca(OH)2═CaCO3↓+2NaOHA中溶液并没有大量的白色沉淀产生,红色褪去.H2SO4、Na2SO4H2SO4+Ca(OH)2═CaSO4+2H2O22.片.23.略
本文标题:辽宁省鞍山市2017届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86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