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行业分析 > CBNDataX口碑2017国民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
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234482556927860323103579913.6%9.0%9.7%11.7%10.8%11.1%10.8%10.6%10.7%10.8%201220132014201520162012-‐2016中国餐饮业收入规模、增长及其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餐饮收入(亿元)环比增长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中国餐饮行业从2012年开始转型,经过不断的结构调整、行业洗牌,逐步回归大众市场,激发了大量潜在消费,收入规模增速再次回到两位数水平,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情况基本持平;•2016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3.5万亿元大关。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市场格局:2016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突破3.5万亿元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2432473241.3%1.7%31.2%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2202402602803003203402014201520162014-‐2016Q3餐饮企业数量及增长率餐饮企业数量(万)增长率数据来源:商务部流通服务业典型企业统计数据34%32%30%27%26%201220132014201520162012-‐2016中国限额以上餐饮单位收入在整体餐饮总收入中占比•近两年,餐饮企业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大量新兴品牌出现,致使整个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更新换代频繁;•许多限额以上单位的大品牌企业受行业内竞争压力的影响,表现明显,在餐饮总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发展速度不及中小品牌。特征1:餐饮行业竞争加剧,中小餐饮发展势头强劲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说明:由于2016出台营改增政策,使得部分个体经营者转化为企业,造成部分增长数据说明:“限额以上单位”:指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主打线上消费的外卖餐饮品牌、O2O平台、餐饮管理服务商以及美食新媒体等新型组织不断涌现,推动传统的餐饮行业革新,运营玩法日趋多样。特征2:玩法日趋多样,新型餐饮服务商不断涌现,丰富了餐饮消费生态数据来源:IT桔子整理数据来源:36kr2016餐饮企业获投资情况外卖餐饮品牌o2o餐饮平台餐饮管理服务商美食新媒体线下餐饮品牌餐饮技术服务商餐饮社交平台2015-‐2016融资过千万餐饮项目数量20152016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改革开放以来,餐饮行业开始复苏,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入世、引进外资企业又加速了中国本土餐饮行业的品牌化、企业化发展。直至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后,高端餐饮遇冷,逐渐转型回归到大众餐饮;•与此同时,信息化开始逐步改变餐饮行业。O2O的兴起为不同规模的餐饮机构提供了以流量为主的支持,有效带动餐饮行业整体的增收。随着红利的趋紧,餐饮信息化开始往智能阶段发展,从运营、推广到供应链、生产等各个环节,进入更深一层的全面改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餐饮行业发展之路:从单纯的规模扩张到灵活的商业模式变通1987-‐19961997-‐20112012-‐2015餐饮业年营收从百亿向千亿级突破,并且保持着较高增速(年平均24%)。肯德基和麦当劳也先后在中国开了第一家店。国内连锁餐饮模发展式时期餐饮业年营收从千亿向万亿级突破,年平均增速17%。国际餐饮“巨无霸”品牌给国内餐饮企业产生了引领的作用,企业在扩张规模的同时开始塑造企业品牌,并实施多元化战略。发现转型新机遇时期“八项规定”和成本上升造成餐饮“寒冬”,年平均增速下降到9%。但与此同时,餐饮O2O进入资本市场,为行业带来新生机,2015年增速回到了11.7%。智能化管理深度应用时期2016-‐-‐至今消费环境更加复杂,消费者迭代带来需求变化,需要利用更加智能化的工具提升经营效率,科学化地运营管理,改变整体的经营思路。改革开放后的补偿性增长时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年轻化的消费群体是传统餐饮改革的动力。为了顺应时代,餐饮商家需要紧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从品牌定位、定价、菜品更新、服务和用餐环境上做优化。智能化的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了商家跟进时代需求,为其在行业“变革期”提供新的机遇。“互联网+”餐饮时代下的新技术运用和消费群体改变为行业带来新机遇造成这些改变需求升级体验智能管理管理年轻化品牌从“大而全”到“小而精”动态/智能管理菜品供应链整合菜品社交化千人千面营销80,90一代互联网原住民成为餐饮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抓住年轻人的口胃才是生存之道。餐饮消费群体的年轻化O2O外卖&餐饮平台、SaaS平台的运营数据分析助力经营者改善经营。服务流程全程线上管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智能化餐饮运营技术的应用辅助应对这些改变创新内容化高颜值归属感特色化小而美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从全国范围看,广东是全国餐饮市场规模最大省份;•2016年各餐饮大省市场规模增速基本保持在12%以上,其中,湖南、江苏、山东等地区增速领跑市场。数据来源:各省统计局除广东、福建外,2016年各餐饮大省的市场规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3,4973,2442,7602,3212,2482,2141,6461,5551,2211,0869.2%13.7%14.0%12.7%13.1%13.2%14.1%13.1%9.1%12.4%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四川省湖南省湖北省福建省安徽省2016中国餐饮市场规模TOP10省份市场规模及增速餐饮消费额(亿元)同比增长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中小城市餐饮消费比重增加2016各线级城市餐饮订单量指数上半年下半年14%18%21%22%6%1%9%7%上海北京广州深圳201506vs.201606一线城市餐饮收入增长对比2015.062016.060%10%20%30%40%50%60%70%80%90%100%一线商家新一线商家二线商家不同层级城市商家对现在餐饮行业形势的理解发展环境好,潜力大机遇和挑战并存不太看好不明确数据来源:口碑数据来源:辰智数据库•从城市分级来看,新一线城市相对餐饮发展情况较为饱和,收入增速放缓,二线餐饮商家市场拓展乐观;•中小城市市场成熟度相对较低,市场挖掘消费潜力相对较大,在整体餐饮市场中的消费比重正在逐渐增加。数据来源:商家调研,C=70份数据说明:以一线城市订单量占比为基准计算得出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大城市居民外出餐饮消费的比例较中小城市相对更高,两者之间的微差距也体现出;•而针对不同的餐饮类别,各地市场消费需求差异则较为明显,尤其是小吃和汤粥;整体看,城市线级与品类偏好存在三种关系类型:小吃、汤粥、茶饮、休食、火锅等属于“纺锤型”,中型城市较受欢迎;中餐、糕点、烧烤属于“负相关型”,大城市较为流行;因为一线城市大量上班族对速度要求较高,快餐偏好度较高,但其与城市线级的关系基本属于“正相关型”。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在消费习惯与消费偏好方面存在差异56%50%大城市中小城市2016每月至少一次出去就餐的比例数据来源:CTR《2016中小城市居民的消费趋势报告》2016不同线级城市口味偏好指数一线城市新一线偏好二线偏好三线偏好四线偏好五线偏好数据说明:城市口味偏好指数以一线城市成为为基准,数据来源:口碑城市口味偏好指数=(其他城市订单量占比-‐一线城市订单量占比)/一线城市订单量占比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综合区域和城市线级两个因素来看,区域对餐饮消费偏好影响会更大;•城市线级间的餐饮消费有相对普遍的规律递推,我们以省份为基准维度,选择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城市作为“餐饮消费核心城市”,以此来研究区域间的餐饮消费差异。数据说明:城市线级参考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17城市评级餐饮消费核心城市选择城市所属省份城市线级选择城市所属省份城市线级北京/一线重庆/新一线上海/一线成都四川省新一线广州/一线武汉湖北省新一线深圳/一线天津/新一线南京江苏省新一线郑州河南省新一线苏州江苏省新一线长沙湖南省新一线杭州浙江省新一线厦门福建省二线餐饮消费核心城市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综合消费及商家发展情况看,上海是全国餐饮指数最高的城市,杭州次之,北京位列第三;•南方城市的餐饮指数普遍高于北方城市。城市综合餐饮消费指数:一线城市领跑,杭州、武汉、南京表现亮眼天津长沙郑州青岛重庆厦门成都苏州深圳南京武汉广州北京杭州上海2016城市餐饮消费指数数据说明:根据综合消费笔数,笔单价和店铺数量计算得出数据来源:口碑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从消费力情况看,上海、北京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而苏州、厦门、杭州等城市消费能力也不可小视。城市餐饮消费力指数:北上消费力突出,苏州、厦门拥有较大消费潜力数据说明:综合笔单价和城市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得出,个别城市使用2015年数据重庆郑州武汉成都青岛长沙天津南京杭州广州厦门深圳苏州北京上海2016城市餐饮消费力指数数据来源:口碑以及各省统计局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数据来源:口碑国民饮食地图:各城市餐饮偏好差异明显上海:豆捞配奶茶南京:不爱快餐爱小吃苏州:川菜成为江浙菜之外第二大菜系杭州:江浙菜占比最突出广州:迁入人口和土著菜系选择差异最大深圳:快餐消费超过50%北京:融汇贯通,各地菜系占比均匀,川菜No.1天津:西式快餐+烤鱼厦门:最洋气城市,西餐配咖啡青岛:日韩料理占比第一郑州:菜系选择多,小吃茶饮占比大武汉:爱吃西餐,也爱吃本地湖北菜长沙:吃完湘菜,再喝奶茶配水果成都,重庆:川菜火锅当道,成都人爱喝茶,重庆人爱小吃糕点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广州、长沙、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对流行中餐较为偏好;•特色菜系发源地区对相应菜系的偏好尤为明显:长沙、杭州、成都、重庆、广州对不同菜系偏好差异显著,而郑州、青岛、天津对各流行中餐偏好差异不大;•从菜系看,在外地也可以受到欢迎的为川菜和粤菜,而湘菜和江浙菜则主要依靠区域性偏好。城市流行中餐偏好:传统菜系发源地对中餐“爱得深沉”,川菜是当之无愧的“全民地方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南京成都重庆武汉厦门长沙天津郑州青岛2016主要流行中餐菜系各城市订单占比川菜粤菜江浙菜湘菜郑州青岛天津上海厦门南京深圳武汉苏州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杭州长沙2016城市中餐差异化指数数据说明:依据主要流行中餐的订单占比的标准差排序青岛郑州厦门天津武汉南京北京苏州上海重庆成都杭州深圳长沙广州2016城市中餐流行化指数数据说明:依据主要流行中餐的订单占该城市所有订单占比排序数据来源:口碑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厦门武汉天津广州上海重庆成都郑州深圳苏州北京南京长沙杭州青岛2016主要流行西餐菜系各城市订单占比日韩料理西餐数据说明:根据主要流行西餐的订单占该城市所有订单占比排序数据来源:口碑•厦门、广州、天津、上海、武汉是饮食最“洋气”的城市,流行西餐在居民整体餐饮消费结构中占比较高,而青岛、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则是最哈“日韩”料理的地区。城市流行西餐偏好:开放较早的城市西餐偏好度高,厦门、广州、天津吃得“最洋气”长沙杭州郑州深圳青岛南京苏州北京成都重庆武汉上海天津广州厦门2016城市西餐流行化指数数据来源:口碑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武汉青岛重庆长沙郑州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深圳天津苏州厦门上海北京2016城市餐饮新锐指数•北京是新颖菜系接受度最高的城市,上海、厦门、苏州的接受度也较高;•武汉、青岛则是餐饮口味相对“传统”的城市。数据说明:根据主要新锐菜系在城市整体消费中占比排序城市餐饮新锐化指数:北京、上海、厦门最容易接受新颖菜系,而武汉、青岛则吃得“传统”数据来源:口碑大数据·∙ 全洞察×大数据·∙ 全洞察南京杭州厦门武汉长沙深圳广州苏州青岛重
本文标题:CBNDataX口碑2017国民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94776 .html